第二十六章 关于对联
这个对联很有名,相传乃是辽使在大殿上挑衅而出的上联,虽然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杨正却知道苏轼对出了四个下联。
“四诗风雅颂!”杨正假装思考了一会才说出答案。
“这…”
“绝妙之对…”
老人脸色一僵,再仔细回味,发现不论从对仗还是意境,这都是绝妙的下联。
周围的人也不乏饱学之士,刚刚也有不少人看过这个上联,结果发现无从下手得。
刚刚嘲笑杨正的人在众人有些幸灾乐祸的眼光中不由得脸色通红。
“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老朽日思夜想而不得,小郎君在几个呼吸间就能想到答案,实属难得,老宋,把花灯取给这位小娘子。”
老人笑呵呵的站起来,高兴的说道。
他身旁的老仆把花灯从架子上取下来,递给如仪,如仪小心的捧在手里,看来是真喜欢。
“多谢老人家,告辞…”
杨正眼看围着过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给如仪使了哥颜色,感激的对老头说道。
“小郎君且慢,老夫这里还有几联,小郎君不妨试一试…”,老头从怀里掏出几张纸条递给老仆,让老仆找花灯挂起来。
“小子刚才是碰巧的,碰巧的,这些花灯还是留给大家伙吧,”杨正对这些花灯没有兴趣,也不想出风头,无奈的对老头说道。
挤开人群就准备溜走。
“驸马都尉别急着走啊,听说驸马都尉在开封解试名列一甲第三名,不会连这个小小的对联都对不出来吧,”一个拿着折扇的青年挤开人群,阴阳怪气的说道。
“这不是京城四大才子中的王显一嘛,这驸马都尉又是何人?”
“驸马都尉听说是天波府杨家的,攀了高枝…”
“这下有好戏看了…”
“是啊……”
杨正看着青年有些莫名其妙,他对得出来对不出来关他什么事?
青年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大都眼光不善的看着杨正。
“你是谁?”
杨正好奇的问道。
“开封王显一”青年傲然说道。
“哦,就是开封解试第四名?”杨正恍然,他没有去看放榜,不过当初开封府前十被大家津津乐道,其中一人就是被称为京城四大才子之一的王显一。
“你!”王显一脸色阴沉,他在一帮好友面前夸下海口,并打赌此次解试必得前三,没想到排到了第四,才弄到手的美人也被人赢去,前两名都是太学里的高材生,有名师教导,唯独一个杨正是野路子出身,还是驸马都尉,让他大为光火。
正好他的强项就是楹联对子,碰上杨正在这么多人面前大放厥词,这么好的打脸机会岂有放过之理,于是他阴沉着脸,继续说道:“不用老头的对联,我有几个上联,不知道你可敢一对?”
“你让我对我就对?第四名给你的底气?”杨正淡淡说完,转身就欲离开。
“莫不是你这成绩不是考出来的?”
王显一抬高声音,大声问道。
“输的人自己扇自己两耳光”,杨正转过身,淡淡的说道。
“好!”王显一冷笑着说道。
有热闹可看,路边的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把杨正和王显一几人围在中间,如仪站在杨正身后,担忧的看着杨正。
“听好了!上八桥,中八桥,下八桥,三八二十四桥。”王显一指着汴河上的石桥毫不客气的说道。
“金四两,银四两,铜四两,四三一十二两”
杨正在王显一刚念完上联的时候就接出了下联。
这样的比赛一般都是一人出题一人答,回答的人答出来就可以出题让对方答,直到一方答不出来为止。
杨正可不想和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才子对拼到天亮,脑子里有那么多绝对,指着汴河中的水,念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这…”
“好句,好句…”
“好难,不过王公子肯定可以的…”
直到杨正出了题,王显一仍然没有从第一题中回过神来,这是他琢磨了几个月才得出的上联,他自己都没有对出下联,杨正放佛眨眼间就对了出来。
在杨正念完上联后,回过神来的他却发现自己没有丝毫头绪,周围的议论声放佛魔音,在他的耳边嗡嗡作响。
杨正好整以暇的等着,眼看王显一的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黑,他就知道这个人答不出来了,能够流传千年的对子,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出来,确实是难为人。
“走吧,”他对身后的如仪说道。
“等一下,我还没有对呢……”
王显一见杨正要走,不由自主的高声说道。
“你慢慢对,对出来再继续,随时恭候大驾,”杨正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王显一,冷脸说道。
“小家伙哪里得来的句子?确实是好句,独孤逊,要教导晚辈,你也得找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啊…”
一个穿着华贵皮裘,头戴玉冠的老头背着手穿过人群,对着杨正和老人说道。
杨正眯着眼打量着老头,很明显,这老头和姓独孤的老人应该不和,可跟他又是哪来的仇怨,一来就给他挂上抄袭的名头。
“老师…”
边上的王显一一下子有了主心骨,恭声叫道。
“张廉,你还是这么无耻,小辈切磋比划,你也好意思插一手,羞是不羞?”独孤逊从躺椅上坐起来,鄙视的说道。
“呵呵,公平比试,老夫当然认,可老夫素闻这位驸马都尉从小就是书呆子,这句子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张廉慢条斯理的说道。
“敢问这位张老先生,在何处听过此句?小子也好去道歉赔礼,如若不然,张老先生还是嘴下留德的好,”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好好的心情先是被姓王的破坏,没想到打了小的竟然还出了个老的,杨正嘲讽着说道。
旁边围观的群众的八卦之心彻底被点燃,这张廉乃是颇有文名的开封大儒,没想到却被一个小辈当街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有证据就拿出证据,没有证据就赶紧闭嘴”。
“好,好的很,”张廉气急而笑。
看着杨正的目光愈发的恶毒。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看着杨正稍显普通的穿着,张廉略微迟疑,鄙视的说道,杨正自从取得开封府解试第三后,家世马上被查的清清楚楚,虽然不愁吃喝,但过得确实不大宽裕。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杨正毫不客气的回道。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张廉气的浑身发抖,一张保养得宜的脸上满是寒霜。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杨正张口就接。
“好!”周围不知道是谁大喝了一声,随后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就响了起来。
按照电影里的情节,这时候反派就应该吐血晕倒了,可杨正发现张廉虽然气的浑身发抖,可依然耳清目明,没有丝毫要晕倒的迹象。
“走!”
在观众们指指点点中,张廉阴沉着脸,带着王显一灰溜溜的走了,跟着王显一的哪些读书人见势不妙,早早已经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