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无绝人之路
燥热的夏天悄然已至,相比南半球的清凉,这里似乎多了一种不一样的气息。
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但是来到这里对于她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之前母亲给她的钱她用来买了新手机,除此以外,自己还攒下一些钱,应该刚好够租房子。
下了飞机她就打了车直奔临西美术学院附近的橙武路,这所学校是属于鸟不拉屎的郊区地带,都说北方污染大,果然一路上都伴随着PM2.5。
她寻思着自己应该问问余程祎这里的房价,好歹他也是临西人,这边的地价他应该知道。
如果租房钱不够还需要打工。
她掏出手机,赶紧下载了脸书。可是这是在中国,不能上外网。貌似之前总是默认登录,她连密码也忘记了。
靠人不如靠己,也罢,还是自己看吧。
她通过一些APP再加上上网查询到旁边的有条比较偏僻的巷子里房租比较便宜,沿路走进去后看到有一户房主要出租。这里是偏远地区,而且临西本来就不是大城市,房价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她很快就入住了,每个月1500元的一室一厅水电齐全的小公寓对她而言已经很好了。
要求必须交半年的房租,交完后就所剩无几。即使之前在奥克兰她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在餐厅打工攒了一些钱也不够,她也不想在这方面依靠母亲,已经成年了,还是要靠自己。
思来想去,她决定去教育机构先做一段时间兼职书法教师,凭借自己的才能养活自己。
想到这些她还是满怀朝气,对明天充满信心。
第二天一早,她先去一家少儿艺术机构应聘书法老师,当面试官看到她的样子,那眼神里散发出像是观察一个异类似的鄙夷目光,她一边浏览童字如的简历表一边低声询问:“你会......说中文?”
“嗯,我从小学习中文和英语。”
“你简单介绍下自己。”
她很淡定地开始自我介绍,面带微笑道“您好,我叫童字如,今年19岁,来自于大洋洲国家新西兰的一大城市奥克兰。我是混血,母亲是临西人,我从小就学英语和国语,也是从小学习书法。我之前在奥克兰大学读土木建筑专业,九月份将攻读临西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
“好了,”面试官打断了她。
“那你这是来中国打工?为什么不在你们国家学习工作?”
“抱歉,您说错了。虽然我从小在新西兰长大,但不是说我的国家只有新西兰,我的身体里也有中国的血统,我也是半个中国人,我当然愿意来中国。况且我从小学习书法,喜欢传统文化,我来中国就是想学习更多来完成我书法方面的梦想。”她虽是面带笑容,实则心里对于面试官的这个问题略有不爽。
“我看你的简历并没有写从事过书法的其他活动,也就是说,你没有这方面经验吧?”
她摇摇头,“因为之前我在奥克兰很少有学习书法的场所,不过来到临西我会参与的。”
面试官点点头,没有表情但是语气温和地答复她,“我知道了,这样吧,我们先考虑考虑。你先回去等通知,如果通过的话三天之内联系你。”
童字如欣然接受,在道谢后就离开了机构。一路上心里无法平静,还去书店买了几本字帖,又买了一些好吃的,打算简单地犒劳一下自己。她心想这次一定会成功,毕竟她也是在名校上学,她的字迹工整又好看,看到面试的其他姑娘字都不是很漂亮,所以她的胜算应该比较大。
可是涉世未深的她还是想的太美好,她在家等了三天,都没等到她想要的答案。对方始终没有回复。
恰好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明确回复就是拒绝的意思。
看来果真是这样。
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而这家需要的是经验吧。那就再试试其他机构,不相信有那么多初来乍到的新人都会被拒之门外。
她又去了五家不同的书画机构,结果都是同样的闭门羹。
她需要想办法赚点钱,不然没有钱连学费也交不起。
正好出了橙武路的那片地区有一家肯德基需要暑期工,看到招聘网说那附近也需要发传单的人,休息日她也可以去发发传单。
就这样,她开始她的工作,尽管这两份临时工作都不是她喜欢的,但为了谋生,在现实面前她只好暂且投降。从周一到周六每天几乎是8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她为了有更多的钱还常常加班,每天回到家差不多都快晚上十二点。
屋漏偏逢连夜雨,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有些吃不消,大概半个月就有些发烧感冒,无奈下她只好不再加班,也在休息日的时候在家休息静养。
即使身处绝境,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摧毁她追梦的意志,在她心里始终相信这是老天对她的考验。中国有句话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没有人能随便成功,这么多年了自己什么没经历呢,坚持一下就好,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她努力调理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劳逸结合,减少工作日的时间去修养,或者练习写毛笔字和中国古典文学提高汉语言知识水平。
一个人在临西生活久而久之她越发地融入这片环境,熟悉了每一条道路,一想到这也是自己的故乡,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她的母亲多少还是顾及她的,而童菱对她关心的唯一方式就是金钱。就在来到临西的一个月后,她就发现她的账目上多了两万块钱。
她看到显示外汇就明白这是母亲的意思。
她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只是说怕她在外面饿死被别人说闲话。虽然母亲的话很狠毒,她知道这也算是母亲对她的关爱吧。
她简单的一句谢谢,母亲就挂了电话。
日复一日地就这样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她在忙碌中迎来开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