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第986章

“醋大多用小麦、麦麸酿成;糖主要是蔗糖和蜂蜜。做菜用调料也是五花八门。烤鸡鸭的时候,会先调味,加入葱、姜、胡椒、酱(可能是大豆酱,也可能是海鲜酱)、茴香、杏仁等搅碎,用醋调味,再腌上半日,直到变成微黄色。也有像芥末肉丝,用面酱(就是咱们今天熟悉的甜面酱),榆仁酱(榆钱和面粉制成)共同研磨后,加水调匀,再加上姜汁,醋,芥末(芥菜的种子碾磨成的粉状调料),再次调匀,滤去杂质,吃肉的时候用。有时也做成小碟蘸料,可以自己调配,有点像现在的自助调料。这些人工调料对加工技术要求高,价格也贵,都是有钱人才用得起的。穷人家,买不起昂贵的调料,只能用自己地里种的葱、蒜,或者是街坊邻里做的豆酱或豆豉。豆酱呢,大多是用面和大豆做成,也有些动物酱,用鱼虾做成。很咸,很下饭,保质期又很长。这里要说一下,咱们今天常备的酱油,和酱虽然仅一字之差,在当时的价格却差了一大截。酱油(当时也叫酱清)的制作,不仅需要大量的大豆等粮食作原料,酿造过程也极其复杂,费时费力,到头来只有薄薄的一层汁,很不划算。做酱都不舍得只用那层汁,生怕撇去了那汁,酱的味道就不浓厚了,所以几乎不会只用酱清。苏东坡对吃虽是有点讲究,但是生活所迫,省吃俭用为先,花在调料上的钱可能会多买两块猪肉解解馋。猪肉颂虽然记述了他一时兴起的做肉方法,但是毕竟不是菜谱,可能苏东坡吃的东坡肉,没有今天那么丰富的味道。但具体什么味道,也只能想象一下了。带着苏东坡的名人效应,「东坡肉」也一路升级,华丽变身。有画家凭着想象画出苏东坡的样貌。到了后来,苏东坡这个文学大IP的形象迅速走红,他的被贬经历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豁达乐观的人格魅力深受喜爱。也引来无数小粉丝竞相效仿,有人模仿他的穿着,也有人模仿他做肉,大家都想拥有文豪同款美食。苏东坡煮肉时留下的诗也成了大家的参照。再后来。。。酱油等调味品终于成了家中常备。为了让肉更加有滋有味,人们也是尽情发挥,从选肉,加料再到火候,一步也不能差。皮薄肉厚的猪五花,葱姜切好,加糖、酱油、料酒,用旺火烧沸,再用小火焖到肉块酥熟后把肉取出。。。。。。一道美味的东坡肉就诞生了。不仅颜值高,还很有料。五花三层的横截面层层分明,切成小块摆的整整齐齐,上层的肉皮煮得正是时候,色泽红润还有些透明,汁水泛着油光,微微得飘来阵阵肉香。虽然看起来有些肥腻,但恰到好处的火候使酱汁充分渗透其中,一口咬下去,绵软香糯,咸中还有一丝味甜。吃完一块,还想再来一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花痴剩女:土豪王爷你别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花痴剩女:土豪王爷你别跑
上一章下一章

第98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