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掌控关外
独立师入关引起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注,营口各国领事第一时间便要求会见辽东主事人,一开始是章继真接洽,后来卫修齐不得不出面;
但各国领事坚持要见于寒,几乎天天上门,前者费尽口舌也无济于事,这就是于寒返回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是南方那边来了位客人,而采取何种态度需要于寒拍板,而于寒也需要与众人仔细商议后才好决定,这才是他返回的主要原因。
于寒在营口接见了英、法、德、美四国领事,后者先是质问于寒是否插手了关外内的战事,不然武卫军与义和团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于寒按开始打算的那样回复道:“你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想知道答案?问武卫军吧,他们肯定知道。”
四国领事一时也无奈,明明对方很可疑,就是没有证据;来硬的吧,他们现在在华夏还真没多少兵力,有沙俄的前车之鉴,救国军的战力可见一斑;
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已从德国出发的三万远征军,但救国军有三十万,真拼起来,对方最多出三个师,前者也够呛了。
这个暂时没法谈,四国领事又要求于寒帮忙,营救京师各国公使、外交职员以及其他外籍人员、教民等。
于寒表示,京师在武卫军手中,他无能为力,这事还得找武卫军去谈。
人命关天,又涉及到本国脸面,英、法、德、美四国领事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弃,又是一番软磨硬泡;
于寒表示,可以试着接触,但结果不能保证。
这个结果对四国领事来说,至少有了一线希望,自然就此应允。话说回来,不应允又能如何?现在是他们求人。
第三件事,就是救国军突然入关的事,四国领事同样对此提出质问。
于寒不禁佩服这些家伙的无耻,这本来是我们内部的事,你们问个毛线?他两手一摊解释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那一片守备空虚,正是扩大地盘的好时机,不占白不占。
四国领事一听也有道理,但总觉得哪不对。
如果几国联军没出状况的话,那些地方应该是他们占据的,现在形势比人强,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不得不说,当强盗逻辑成了习惯,占不到偏宜就觉着吃亏了。
打发走一帮洋鬼子,于寒召见了几个南方来的客人。
为首一人年约三十六七,身穿黑色西装、系着领结,留着半寸长的短头发,个子不高,浓眉虎目,面相刚毅。
见于寒后,此人伸手道:“于总司令,您好!”
这是于寒见过唯一一个既不摆谱又不奉承的客人,他不禁来了几分兴趣,伸手一握道:“郑先生,幸会。”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孙先生一起创办兴中会的郑安臣。
郑安臣客套几句后,将身后几人作了介绍,随后转入了正题。
这几人的来意与于寒猜测的一样,是来寻求援助的。
他们准备在粤省惠州举事,这次规模也比较大,但军械粮饷筹集十分困难,仅靠有限几人捐资,对上万人的开销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能给清廷添堵,这事于寒肯定乐意,他当即表示,赠送一万支德式步枪,每支配装五百发子弹;37、57格鲁森炮各二十五闻,每门炮配三十发炮弹;
又当场交给郑安臣三十万银元面额的银票。
郑安臣没想到竟这么顺利,而且出手这么大方。他还打算对于寒进行一番洗脑呢,这下倒省了事,震撼之余,一时都忘了道谢,还是同伴提醒才反应过来,紧抓住于寒的手连连感谢。
武器弹药运送的事,郑安臣肯定搞不定,于寒好人做到底,派商船连人带货一起运送至目的地。
答应洋人的事还得做做样子,不过也是个机会。
于寒先是派出使者前往京师,装模作样地谈判几天后,使者忿忿而归;
于寒“大怒”,立即命欧胜部西进。
9月20日,救国军独立师沿着修复的铁路抵达京师,将武卫前军困于城内。
后者坚守了数天后宣布易帜,京师正式落入救国军手中,一众公使、外交职员被辗转送至营口,算是脱离了险境。
同一天,驻守津门、大沽口的津门镇清兵也宣布易帜,这意味着津门也易主了。
9月21日,吉林将军治下的梨树县守备营、宽城子守备营同时宣布易帜、换装,迅速攻陷了府衙,于9月24日在宽城子汇合一处,自称救国军独立二旅,并挥师东进,直逼吉林城;
与此同时,救国军第一军第二师沿沙河抵达吉林东丰,又分兵攻占了北部的辽源、南部的梅河口;
休整几日后,第二师留下少量兵力与招募的青壮维持治安,又兵分两路,一路为师部警卫营、骑营、炮营、工兵营、五、六团,向北攻占伊通;一路为七团一、二营,向东攻占磐石、桦甸;
第二师主力推进到吉林城的南面门雇永吉时,独立二旅也攻占了九台城,其下的一团越过黑山,推进至鳌龙河西岸,与第二师一西一南,对吉林城形成钳击之势;
吉林将军长顺见状,将防务交给吉林副都统白里后逃往舒兰;长顺前脚刚走,白里也率一哨兵马出逃,吉林城群龙无首,顿时乱作一团,兵丁、无赖乘机大肆抢掠,独立二旅一团及第二师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座古城拿下,迅速恢复了秩序,并将城内的银元厂、兵工厂控制在手中;
留下独立二旅一团驻守,第二师又攻占了舒兰、蛟河、敦化;
第三师这时也开始了征伐,依次攻占了集安、通化、临江、和龙、图们,在珲春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守卫珲春的是清军六个营,由帮办英联率领;还有刘永和率领的忠义军;
经过激烈炮战,第二师炮营击毁了城南九十里的黑顶子和城东南八里、城西南十里的三处炮台,随后劝降了忠义军及大部清军,英联见大势已去,率亲卫突围而走,珲春被救国军占领;
忠义军及投降的清军就地整编为独立三旅,刘永和暂代旅长,并驻守于此;第三师又沿绥芬河而上,最终抵达东宁。
沙俄西伯利亚第一军司令库罗帕特金立即紧张起来,东宁与双城子毗邻,而珲春则与克拉斯基诺近在咫尺,甚至威胁到了海参崴,而西伯利亚第一军又将不少兵力投入了半岛,如果就此回防,前期的所有战果将化为乌有,他连忙上报给尼古拉二世,后者连忙令驻清公使、现居于营口的格尔思前去海城摸底。
于寒这时也不想与沙俄开战,让他们在半岛和倭国去掐多好?于是一番长谈之后,双方都吃下颗定心丸。
第一军分兵攻略吉林时,第二军也开始在黑龙江圈占地盘。
这时原黑龙江将军恩泽已于去年病故于任上,历史上接任他的寿山此时成了救国军骑兵师师长,这个大任就此落在瑷珲副都统凤翔的肩上。
对近在咫尺的救国军第二军,凤翔早已如鲠在喉,而今天,担心终于成了事实。
得知吉省、京津已经被救国军占领,清廷逃入长安避难,凤翔长叹一声欲举刀自刎,被手下苦苦劝止,随后开城请降;
不久,齐齐哈尔、呼兰、吕江、呼伦贝尔、满洲里等地也落入救国军手中。
10月8日,与历史上同一天,郑安国、黄福等人在惠州三洲田如期举事,先是猛袭新安沙湾,清军溃逃;
义军首战告捷之后,乘胜向深圳推进,直逼新安县城。
15日,义军与清军战于佛子坳,缴枪700余枝,俘敌数十名。继又在镇隆大败清军。
其后,在永湖、崩岗墟又连败清军。
21日,经龙岗、淡水进至三多祝,义军辗转作战连连得胜,沿途乡民纷纷投军,队伍很快发展到2万余人。
原历史上,就在此时因弹药难以维继,起义因此草草收场,但这次有了于寒的大力援助,武器弹药库资金均充分无比,又联合虎门、新安义军围攻广州;
两广代总督德寿紧闭城门坚守,又急召各路兵马回援;
22日夜间,城内的史坚如等志士深夜炸开了总督府围墙,攻入进去,德寿以为义军已攻入城内,遂仓惶出逃,总督府乱作一团;史坚如仅率百人占领了总督府,将旗帜插上楼顶,又派人四处散布消息;
守军六神无主下,弃城而逃,郑安国、黄福遂攻入城内,与史坚如等人汇合,广州被义军攻下。
23日,孙先生从海路抵达广州,宣布成立临时军政府,就任军政府都督。
郑安臣等志士在粤省举事之时,蜀、闵、鲁、陕、豫等地也纷纷燃起了烽火;
清廷风雨飘摇之际,英国人又策动两广总督李中堂(德寿为代总督)自立,并游说广州军政府与之合作。
孙先生虽对李中堂的魄力表示怀疑,但仍派人与李中堂的幕僚刘学询谈判。
像历史上一样,李中堂仍下不了决心,但对义军来说,争取到发展时间就是收获。
南方风起云涌之际,救国军又面临着一场大战:
时间再倒回十月中旬,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尔德泽,即瓦德西率三万德国远征军如期抵华,但这时旅顺口已被救国军封锁,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德军在其控制下的胶洲湾登陆,随后就地休整,一连半月毫无动作。
救国军暗暗作好了防备,不过更紧张的是退入鲁省自保的武卫右军,即袁慰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