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这是二千三百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对于天地、自然等一系列现象的发问。太古之初,天地未形,万物未生,是谁把太古之初的东西流传下来的?又是谁考证的?人类起源的问题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困扰东西方哲学界的最古老命题。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也对现实社会开出了各自的药方。到现代社会,教派林立,主义泛滥,很多人不知所从,更多人依自己的一点知识加想象,对这个问题牵强附会、乱解一通,误人害己。所以正本清源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古印度的哲学,与西方古代哲学是不一样的。古中印的哲学是实证的,而古西方的哲学是经验的。实证是说他们都是在自己修行境界中证悟的。比如中国的老子庄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六大论师。而西方的哲学家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比如古希腊哲学家说水是世界的起源。两者都不在一个层面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喜欢看道德经、佛经。中国现代青年都是知识分子,喜欢看道德经,《封神演义》,不看佛经。所以大都认为佛教是从阐教分裂出去的。更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只因为佛教是古印度传过来的,而道教是本土的,所以大肆污蔑佛教,抬高道教。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佛经又是怎样描述世界的起源呢?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开悟时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句话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迷了本性,颠倒梦想,所以才在这里受罪。就如金子,本来闪闪发亮,只是混了泥沙,成了金矿,所以金光不显。修行就是除去泥沙,恢复纯金。金子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修炼出来的。那金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混了泥沙呢?本来是佛,那什么时候开始成众生了呢?

回答是:无始以来。这个泥沙,佛家叫着俱生无明,无始无明,没有开始。从一开始就是金子和泥沙伴生存在。

那么是谁第一个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呢?有人说是法华经里的威音王佛。威音王佛证悟之后,把自己的法流传开来,佛法开始兴盛,所以有了无量无际的佛国世界,无边的菩萨罗汉天人。众生佛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华严世界如此广大,而佛性涵盖了一切世界,一切世界都是从佛性中出生的。佛性就如镜子,一切世界都是镜子显现的。

我们的佛性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体、相、用。体大就是讲这个佛性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本来具足一切功德庄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讲体大。相大就是说佛性约本体而言无形无相,无边无际宛若虚空,但是依缘可成诸法,能依染净缘,具造十法界。一切善恶因果,染净因缘,皆可缘起诸相。所以讲相大。用大就是讲佛性依缘可成诸法之相,依染缘有染用,依净缘有净用。染用缘起六道轮回之凡夫;净用缘起四界清净之圣人。所以讲用大。

佛性有很多称呼:真如、真空、如来、自性、如来藏、妙明真心、本来面目、不生不灭、法身、法性、涅槃,寂灭、一真法界……。佛性人人具足,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因为佛性是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分别心所不能认识的。那如何才能认识呢?如何才能悟到呢?不分别!所以惠能点化惠明:“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座上本来面目。”老听到佛家说悟,悟什么?认识我们的本来面目。

现在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上,佛性清净本然,那这个山河大地怎么来的,人又是怎么来的?《楞严经》里佛的弟子富楼那问如来:“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如来仔细作了解答。

我们的自性如摩尼宝珠,本来就具有自性光明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这个虚空不是顽空,死的,而是有自性光明朗照周圆的。这个光明就是如来智光。

自性是光明的,不须另外用光明来照亮它。这时我们无缘无故动了“明”这一念,则将本然觉性妙明丢失了。这是明上加明,头上按头。这个所加的明,就是“根本无明”,妙明真心是不生不灭的,无明是生灭的,生灭与不生不灭和合而成阿赖耶识。

众生怎么来的呢?楞严经作了很精炼的概括:“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这段经文的白话:“我常说,认知外物的心攀缘在世间器物世界之上,这是由心来支使的,而这因心所攀缘的世间种种形质器物,也只是心的现示而已。你们的身和心,原本都是由圆明止寂真智慧心所现示出来的。为什麽说你们遣失了原本属於自己妙圆妙明心,遗失了你们本来清净无垢的妙明本体呢?这是因为你们的认识有了迷惑。你们以心的晦暗昏昧为空,就在这晦暗之中,认识心聚集为色质器物,这易毁变碍的形质世界则混杂了种种妄想颠倒,种种妄想颠倒聚集在身内,从而,心就被种种色尘缘物摇荡激动起来,於是就纷纷趋奔那易坏滞碍的形质器物世界而去,一派昏昧迷惑,扰动不安的样子。以如此昏昧不安为本真心体那妙圆妙明心就已然迷失了。本心一旦迷失,就只知道这个心只是种种尘缘在易坏之躯中的聚集,哪里还知道这个物质之躯,以及那些山川、河流、天空、大地,也都是如此妙明本心所现示出来的事物呢?譬如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本是澄澈明静的,可是你们却全然不知,反而要以为那一小块臭水洼就是整个大海,然後就依此而说这大海全体都是腐臭的。”

憨山大师这样解释这段话:“原夫一真法界如来藏清净真心本无身心、世界之相!但由真净界中一念妄动而成不觉之无明,以此无明盖覆真心,遂将灵明廓彻之真空变为顽然无知之虚空,故云:晦昧为空。依此顽空,无明凝结,变成四大之幻色,故云:结暗为色。真心既迷,即转本有之智光变为妄见,以此妄见对彼幻色,相待既久,即抟取四大之少分,妄见和合而为五蕴之身心,故云: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执此妄身,遂失本有之真性,但认聚缘内摇昏扰扰相以为自己之心性,是所谓性心失真也!既一迷广大之真心,而据蕞尔幻妄之身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矣!曾不知此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耳!”

无明熏真如的结果:转妙空成顽空,转妙智成妄见,结晦暗为四大种,妄见摄取少分的四大为身。认为五蕴身心是自己,身外虚空山河大地不是自己。不知此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

世界又是怎么来的呢?憨山大师结合中国五行论和道德经,作了详细解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因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故推觉明之无明以对顽然之虚空,而为世界生起之本;以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此正结色之始也!以世界乃四大种,正儒家所推先天之五行,谓由无明而成四大之世界,则天地以之而位,由四大而为五行,以生成故,万物以之而育,然世界即吾人所居之天地,非别有一世界也!说者但于经中约文字以作解,从来未有发明于目前者,故因经文乃设问以明之,不但决二氏之疑,而吾徒亦知唯识之旨矣,幸无厌其烦!

问:云何而有风轮执持世界耶?答:经云觉明空昧等:谓由迷一真法界妙明真心而为觉明之无明,遂变灵明寂灭之真空而为无知暗昧之顽空,能所相待,明暗相倾既久而成妄想,此想鼓动心体,积虚成气充满空中遂有风相,如虚室生风,又如鼓扇生风也!积想不休而风力愈大,故曰一切世界风力所持。又一切世间境界皆依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此风大种也!(老氏指觉明之无明为道体,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又以空体为虚无大道,指此风相为冲气,故专气致柔。又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此老氏之道源也!儒氏以识神为天命之性,指空大为太极,指此风大为混元一气,由一气以生成万物;是皆不知唯识所变也!故太极图黑白相参,然白即觉性,黑即无明,正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成阿赖耶识,为生万法之始,以此识有三分,而虚空、世界乃“相分”耳!)

问:云何世界而以金宝为体耶?答:经云因空生摇等:谓由顽空体中而生摇动妄想之风,返吹藏识体中无知之明觉,一动一静生灭不停,相摩相荡,摩荡既久而明体愈坚遂结为色,即成“相分”无知之外色,故曰:结暗为色。彼金宝者乃明觉所成之坚,故宝有光明,以得坚觉之性也!由是故有金轮保持国土,此性色为地大种,指体而言故曰金宝,以须弥已下地底为金刚际。(此儒家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以为生天生地之本也!此中空:静也!暗:幽也!故为阴。摇:动也!觉:明也!故为阳。故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由动静以成金轮为地大种,即天地初成之始也!以动为干体,静为坤体,故形而上者为天,形而下者为地,所谓乾坤成列而易位乎其中矣!斯则阴阳未形而动静刚柔已具,所所先天之易也!)

问:云何而有火光为变化性耶?答:经云坚觉宝成等:谓由前坚觉之宝既成,摇明之风既出,二者相对,一刚一柔,相摩相荡,故有火光为变化性,此火大种也!(此易所言刚柔相摩而成变化,以形而上者在天成象为日,乃太阳之火精也!形而下者在地成形为火,乃变化性,谓变生为熟、化有为无,且后天五行巽为风为木,故钻木取火以得先天之性也!此四象中日也!)

问:云何而有水轮含十方界耶?答:经云宝明生润等:此句文倒,应云火光上蒸,宝明生润;谓由火光上焰而蒸坚觉之宝,宝被火蒸故生润而水出,故有水轮含十方界也!此句经义极难理会,且宝为地体,何以火蒸而为空中雨露之水耶?以金宝为地体,须弥山亦名金刚山;大论云须弥山四宝所成,山顶帝释所居三十二天,是则上界宜乎金刚为地体也!况须弥山形如细腰鼓,是则上界地而覆于下者亦相若;日月行于山腰,照临一四天下,足知仰视苍苍而碧色者,皆上界宝地之体也!而为下方众生业火所蒸而生润,即空中雨露霜雪之类,皆宝所生之水也!是则众生常居宝界之中,而宝中有水,岂非水轮含十方界耶?(此即易所谓形而上者在天成象为月,太阴之精为星辰,形而下者为江河湖海流注之状,此四象具矣!)

此前因觉明空昧相待而有风、金二大,因风、金相摩而有火大,因火蒸宝润而有水大,是则因四大而成天地、阴阳、日月、星辰之四象,此正易经所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以为八卦之体,故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此上且说天地生成之相,后方说万物本末之由,以此而推,世界从觉明唯识所变皎然不爽。予昔遇一梵宿,谓予楞严经谈五行之妙极精,故刻意而推之,吾徒不可不知也!

问:云何而有江河湖海、洲潬干湿流注之状耶?答:经云火腾水降等:前言乾坤已成,阴阳既分,而天地位矣!由四大种而为后天之五行以生成万物,此火、金生水,水、火生土也!谓由火光上蒸,宝明生润,故火光上炎,水势下降,交合于半空之中,水火既济,阴阳和而生子,故水火俱坚实而成形,其本源湿性流为四大海水,其本源火性遂结成土,大者为洲、小者为潬,故有四大部洲诸小洲等;以是义故,水含父之性,故海中火光常起,土得母之性,故洲潬中江河常注也!以水火乃称性之水火,故在天成象有日月星辰,在地成形有江河湖海、四大部洲之状,故云变化见矣!此交发立坚以水、火相敌,乃水、火既济,谓相生也!下水势劣火,故有山石草木,乃相克以成物也!

问:云何而有山川高下不平耶?答:经云水势劣火等:以前水、火既济而势相敌,故为洲为海;今水、火未济,水势劣火势不相敌,而火上炎遂结为高山巨石,以其受父之性故山石击则成焰,得母之性故融则成水;即今石中有火、山顶有水、石根多润,类可见矣!此犹属先天性火,但性不相敌,故成有形之山石耳!

问:云何而有草木之类耶?答:经云土势劣水等:此五行水、土生木也!以其受父之气分,故林薮遇烧成土也!以其受母之气分,故草木遇绞成水也!由觉明空昧二妄而为四大之种,遂成天地日月、四大部洲、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而一气流行,阴阳错综,五行相生、八卦流变至六十四,故易卦始于乾坤而终于既济未济也!故曰: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也!昔大慧禅师云:楞严世界相续说五行极详。举此示众,但未细分别耳!”(憨山大师语)

以上是憨山大师解释佛经,描写世界众生形成的过程。这是憨山大师《楞严通议》里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原文。性急者可以选择不看。

元音老人也根据佛经,简单描述过我们这个世界的形成:“在山河大地未形成时,我国古语叫做宇宙洪荒,又叫混沌未开,佛经上叫觉明空昧。觉就是我们的本觉,任何人、任何一个众生都有这个知觉,都有这个知觉性。性就是能量,就是知觉的本能,就是能起知觉的功能。觉本无过,但坏在认这个觉,敲定自己确是有知觉,这叫觉上生明,明就是明明有知觉,明白自己有知觉,这就是知上加知,头上安头,这个明便成无明了。觉本就是明,明本就是觉,经觉上生明,便分而对立,认为自己有能觉,就应当有所觉,应该有事物为我所觉。在那洪荒空昧时代,地球未曾形成没有东西,于是大家乱动,寻觅能为所觉的东西。但是空劫时代,没有东西,这叫空;因为寻不着东西,大家昏乱一团,这叫昧;越昏昧、越乱动;动极生风,于是大风轮起,和我们这个一真法界本所具有的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种性的地大相磨擦,地风相磨就成火大,火大上燃,浊者下沉,清者上浮,所以就生起了地、水、火、风、空合成的世界。我们现居的地球就是这样生起来的。”

真如是清净不动的,无明是生灭摇动不歇的,无明熏真如,现出一切相。世界依无明而有,无明依真如而有,如镜子和影子,影子没有自体,依镜子而显。所以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是我们执幻为实,攀缘不歇,影子生灭相续不断,所以我们也随之流转生死。一旦我们脱开影子缠绕,“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我们就能看见镜子了。所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如来,就是见性了,开悟了。

禅宗里有许多开悟时的描述:虚空破碎,大地平沉,身心世界一时脱落。世界因一念起而起,因一念消而消。

仔细看完上面憨山大师解的《楞严经·卷四》,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佛家说的“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也叫第八识。

牛顿迷惑于世界为什么会旋转,探寻宇宙第一推动力的来源。这里佛陀已经解释了,那是风轮。风轮执持世界,风轮散了,这个世界也就败坏了。老子的“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恍兮惚兮,其中有精。”这个精,其实就是混杂了一丝无始无明的佛性,也叫“见精元明”。也是“根本无明”,离妙明真心仅仅差一步。

最后,抄录一段普贤菩萨行愿品偈颂供养大家,愿大家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一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佛和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佛和道
上一章下一章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