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1632年之将计就计

第204章 1632年之将计就计

安邦彦忙问:你有何妙计?速速说来。奢崇明捋着胡子道:咱们虽然反了,但是他们却还不知,只要咱们写三封请帖,请马祥麟、王应熊和杨一鹏前来赴宴,他们必定前来,只须多多埋伏人手,等他们喝到兴头上,一起杀出,便是他们勇武过人,也必定束手就擒,到那时候,野战军群龙无首,咱们在趁机掩杀过去,只要占领了贵阳府,便可一路大军屯驻巴州,扼守水陆要冲,一路南下攻取大理,到时候大事可成亦。

张献忠也补充道:咱们还可以暗中联络安南等地,共襄举事,到时候莫说云贵之地,只怕两广、川渝亦是土司大人囊中之物啊。安邦彦被两人说的很有些飘飘然了,虽心中有了决断,但是却道:既然如此,我已年迈,只怕无有此精力,你们都是当世英豪,这些事你们去做便是了,我无有不从。

却说两人走后,安邦彦心中揣了大事,来回踱步,他一向做事留后路,也不是莽撞之人,今日若不是张献忠杀了孙金鼎,他也不想与朝廷兵戎相见,他心道:历来西南叛乱的土司,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尤其是当今皇上也不像是个草包,不行,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才行。

想到这里,他便回到里屋,提起笔写了一封信,又叫了心腹可靠之人道:你偷偷往临安土司市一趟,务必当面交给临安土司普名声,切记,只能当面交给他,不可假手他人,去吧。心腹去后,他才稍稍心安些,又想着还有什么纰漏,想来想去应该天衣无缝了,才出了里屋,问身边左右道:少爷呢?左右道:少爷便是在织金,老爷莫不是糊涂了。安邦彦叹气道:去给少爷传信,说我身体不好,让他回来。

奢崇明和张献忠退出堂去,张献忠便道:土司大人此是何意?奢崇明冷笑道:这个老匹夫,又想造反,又怕事不成受牵连,如今他躲到后边,若咱们胜了,他倒坐享其成,若咱们败了,他便说是受咱们要挟,亦可保留荣华,呸!等我什么时候掌握了大局,那就是这老匹夫的死期!

张献忠便道:安氏在贵州根深蒂固,咱们不过客居在此,只怕还动他不得,为今之计,必要凡事打着他的名头行事,到时候他想做墙头草,朝廷也不会饶了他的。奢崇明便道:哦?莫非你有什么计策?张献忠便道:纸包不住火的,孙金鼎如今死了,只怕不过十来日就得暴露,咱们得好好利用这十来天,土司不是想躲在后头嘛,那咱们就预先以他的名义写好檄文,建号立国,到时候难道他还能躲在后头不露面吗?奢崇明奸笑道:这就叫把他放在火上烤,好主意,不过写东西这事我可是不通的。张献忠笑道:我举荐一人,可当此任。奢崇明忙问:是谁?张献忠道:杨廷和此人,你可听说。

奢崇明便道:似有听说,你细细说来。张献忠便说:这杨廷和可不是一般人,经孝宗、武宗、世宗三朝,十二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孝宗时为皇太子朱厚照(明武宗)讲读。正德二年拜东阁大学士,后拜为太子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正德七年出任内阁首辅,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奢崇明道:嘉靖年的老黄历了,说他作甚。张献忠便道:这杨廷和有一子,名叫杨慎,也是因“大礼仪”之事被嘉靖发配滇南,终生未回京师,便一直在云贵栖身,此人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世人论及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此人有四子,唯一子尚存,名杨宁仁,杨宁仁又有一子名杨金吾,如今这杨金吾尚在人间,膝下唯有一子杨开学,他们杨家累世四代在云贵开学讲课,颇有人望,且与他们朱家王朝有嫌隙,檄文若由杨开学来写,边民必定云集响应,事半功倍。

奢崇明皱眉道:若说别的,可能还成,这造反的檄文,他岂敢执笔?张献忠便笑道:这杨开学为人至孝,倘若咱们请杨金吾前来做客,杨开学岂能不从?奢崇明这才笑道:如此甚好,那此事便交你来办。张献忠便道:好说,好说。奢崇明又道:我也别闲着,我这就去给马祥麟他们写请帖去。

九月十日,奢崇明假借安邦彦之名分别给马祥麟、王应熊和杨一鹏写了请帖,便派人分别去送;九月十二日,杨金吾被“请”到都匀,杨开学无奈,只得为他们执笔写檄文,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却说这杨开学还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西厂发展的密探。

杨开学为张献忠写了檄文,便被张献忠留在都匀,不令其回归,杨开学回到自己房间,便忙掏出纸笔,写下“九月十二日,安邦彦反于都匀”几个字,然后把纸卷成一个小纸条,又摸出一直红管狼毫笔,将管头取下,里边竟然是真空的,杨开学将纸条塞进笔管里,又将管头扣上,又用细蜡细细的密封,然后又将那狼毫狠狠扯下几根,将其跟四支毛笔放在笔袋之中,便出了屋。

一出屋,便有张献忠安排的人拦住道:先生要去哪里?杨开学忙道:我这里有几只笔,破败不堪,听闻城里有一家升庵书斋,正是精修狼毫的好去处,我正要前去修补一番。那人便道:你们这些人好生奇怪,难道没得其他毛笔用了?杨开学便道:我一向用狼毫惯了的,若用其他的,很不顺手,倘若耽误了张将军的事,只怕你吃罪不起,若是不方便,你拿去替我修补也可。

那人便将笔袋拿去,又交张献忠查看,张献忠查了半天,也未看出端倪,便道:那便依了他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日后还有用处,也不可怠慢了。却说这升庵书斋正是西厂的一处密密联络点,店家得了杨开学的狼毫,又见随着其他四支毛笔,这便是最高紧急事件等级的标志,忙将毛笔原封不动的快马送往贵阳。

九月十二日深夜,贵阳府锦衣卫镇抚使戚昌国的后门处,有一人轻轻叩了三下门,过了一会儿,门开了,那人便进了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贵阳府西厂的密探,自得了都匀的密报,便忙来至戚昌国这里,戚昌国得了信,不由得又惊又喜,惊的是安邦彦此时谋反,云贵长官俱不在当地,群龙无首,喜的是自从戚祚国被杀后,戚家便失了圣宠,若此次平叛有功,只怕他们戚家还能重新进入皇上的视野。

戚昌国毕竟是名门之后,当下便稳住心神道:如今云贵督抚不在,这样,你即刻依程序往京中送信,我这就去见知府大人,务必早做准备。当下两人便分头行事去了。

却说九月十四日,崇祯命军鸽传书给马祥麟、王应熊和杨一鹏下旨,因王应熊和杨一鹏所驻守之地离京师稍近些,所以十五日中午便得了旨意,马祥麟虽驻守的稍远些,但十六日也便得了旨意。

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奢崇明计谋虽好,但却天不遂人愿,杨一鹏驻守在遵义,离都匀最近,但是送请帖的人却足足花了五天时间才到,这杨一鹏刚接了崇祯旨意,外边便有士兵报道:将军,外边有人求见,说是都匀土司知州安邦彦来使。杨一鹏心中狐疑道:我与安邦彦素无来往,且听说他一向居心不轨的,我必得好生防范。想到这里,便命带人进来,来人送上请帖道:我家老爷说,今年恰逢六十二阳寿,本不便叨扰诸位将军,但如今督抚等大人们都往京去了,若诸位将军不来,只怕面子上不好看,便是其他土司见了,也不免以为朝廷有轻慢之心,故特来请将军,务必于十九日往寒舍一聚。

杨一鹏刚才就有所狐疑,又加上刚得了圣旨,心中更是惊喜不安,便先稳住来人,只说:但请你回去告诉土司大人,本将必定准时前往。那人才欣喜万分的去了,等人走后,杨一鹏忙安排下去,按照崇祯的旨意,命令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外出的立刻归营,一日三班巡逻布防,却又令外松内紧,不叫旁人看出端倪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204章 1632年之将计就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