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结局
为了抹平轮值法带来行政效率降低的不良影响,新考成法和考吏法出炉,一个专门负责官员绩效考核的组织建立,直属于御史大夫管辖。
太平兴国5年春,李如龙迁都于蓟京,改称天京,将卢龙锦江一带设为右北平郡,划归燕云道。设东海、登莱、彭杞三郡为京东道,设北平郡、暂未被征服的青兖郡、徐郡为直隶道。
代王公孙嘉向大魏称臣,李如龙册封公孙嘉为上谷郡王,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并分封公孙闽为归义侯,公孙羽为顺义候,段飞为忠武候,派段飞率领整编后的义军进驻代郡。
李如龙在原有军官学院的基础上扩建为大魏皇家军事学院和帝国陆军大学,新建帝国海洋大学、登州军事学院、东都军事学院、江南军事学院、直隶警备学院等一系列培养军官的学校。
莫非斯汗王步度根老迈,孟琦心生贪婪,联络十一家首领暗中行刺步度根,并诱杀王子都苏。
孟琦自立为汗王,而黑衣卫禀报消息后,李如龙命满邵武在韩必的协助下率领北方军团火速行军,趁叛军不备之时奇袭莫城,六镇总兵官莫远志在此战中大放异彩。战将唐忠于酒席之上斩杀孟琦。
叛乱平定后,李如龙任命安达为平北将军,继承莫非斯汗王位,分莫非斯联邦为南北中自治领,设岭北道。
尔泰为谋求汗位,暗中联络辽兵东犯,充作内应。辽国出兵五万,由木肃该统领,顺利攻入境内,兵逼莫城。
黑衣卫截获尔泰与辽人来往的密信,尔泰察觉事情败露,连夜出海远遁,被北海巡检船队阻挡,自此失踪。
49.李如龙令韩必为大军主帅,袁攸为大军参谋,派遣李鸷、叶先、马跃、萧凌远(燕国投诚将领)等组建破辽军团。
韩必派小队莫非斯游骑兵不断袭扰辽军补给,又设计诱使辽军主力南下,围歼北部辽军史文远部,歼敌逾万。辽军后路受阻,加之缺少粮草,遂猛攻东源,辽将木华黎亲冒飞矢,数次攻上东源城头。东源都尉满虎,身受数创,中十箭,仍大呼杀贼。
辽军陷入困境,辽国为救援这支被困的辽军,增兵十万,由大将完颜全统领,企图包围韩必不足四万人的军队。
韩必故意放出道路,在辽军会合处的牧阳坡堆积干草,覆盖薄土,纵火焚之,辽军死伤数千,丧胆北还。
50.太平兴国六年9月,辽兵复犯,李如龙派天京火器军队,神机卫,左武卫,于莫城西十五里地的平原旷野处迎敌。
韩必布置骑兵于左翼,并不进攻,只是吸引辽兵分兵防御。
大魏军布下火器阵,以两万抵抗辽兵七万,战斗一日,辽兵仍未突破火器阵,而死伤近两万!
韩必令莫远志率领四千勇士,轻装绕行,翻越迷雾山偷袭辽国呼兰城,莫远志得到了迷雾山山民的支持,小道入辽,成功偷袭呼兰城,焚烧辽兵军粮。
都尉典勇破坏桥梁,阻挡南岸两万辽兵救援半个时辰之久,得手后,莫远志部迅速撤回原路。
51.辽军主帅完颜伊稚夏听闻军粮被焚,下令部将劫掠莫非斯各部。安达完成对莫非斯军队的整编,叶先率领七万莫非斯游牧民组建的游击队分散袭击,骚扰拖延辽军。韩必命令神机卫在道路、村寨处建筑土堡、地堡。
11月,辽兵粮尽,向西北撤退,未能突破神机卫的拦截,李鸷以一处村寨为诱饵,迫使辽军木肃该部不断增兵,最终被左武卫和李鸷围歼。木肃该部两万辽兵死伤过半,余者投降,多被冻死,活着抵达战俘营的仅四千人。
辽军士气崩溃,在饥寒交迫中不断饿死,辽国老将沙大石率部投降,被俘辽兵超过五万。仅有不到三万名辽兵在主帅完颜伊稚夏的率领下成功北上西归。
52.李如龙与辽皇完颜烈签订条约,辽皇承认战败,割让绥河南岸半郡之地,却未能拿出赎买战俘的赎金。(辽国贵族子弟已经随完颜伊稚夏撤回本国,被俘虏的辽兵是被抛弃的普通军士)
李如龙动用五万辽兵苦力修筑防御坞堡,称为莫北防线,封莫远志为靖北将军,唐忠为折冲校尉,典勇为破虏校尉,叶先为度辽中朗将,率领五万军队驻扎莫北防线。辽兵苦力在修筑完防线后,李如龙从中择取万余名表现优异者免除苦役,打散编为各部辅兵,企图逃跑者则送往南方作奴隶。
此役之后,火器大显其名,李如龙扩建火器局为火器部,武装各军的火器部队。
53.四年,楚帝国太子景明昊在景启驾崩后不久便遭遇刺杀,礼亲王景叔仲于中都登基称帝,封郑亲王景隆为江淮王,定都淮阴。太平兴国6年,公子唐于苍梧建国,自立为南楚王,后进军广兴,占据7郡之地。
同年秋,备受景启宠爱的福王景明秀企图夺位,失败后被改封安阳侯,囚禁于安阳。
宗室景荀率兵讨伐玉滕国后,占据大理称大理王,国五郡。
太平兴国9年,李如龙已经完成推行普及教育和新军整编,进军青兖,以雷霆之力扫荡伪齐。
主力武威候骠骑大将军李鸷、军师中郎将张安世,副将李如松、李如柏率领近卫集团军(原东源、长水、平原、燕云四军共六万人)自天京出发,进攻兖州城。
东路平难候左武卫大将军张大智、军师祭酒袁攸,副将张览、彭天佑率领直隶军团(原燕地义军、新募军、降军共四个军五万人)自彭城出发,布防江北阻断江淮楚军北上。
西路上谷郡王公孙嘉及手下大将田奋、伍文定率领上谷兵团(原上谷骑兵、代郡郡兵、及塞外胡兵共三万人)自易阳出发,从侧翼进攻定州城。
54.4月初,上谷兵团围困月余,伍文定攻心取定州,定州守备呼延卓降魏。
伪齐以河东地说服姜宣镶出兵援助,奉武将军姜宣维(镶弟)率领两万河西楚军与公孙嘉战于大河中游,6月,田奋部攻取长治,姜宣维部避免受包夹,撤至新城。
5月中,李鸷采纳张安世徐图渐营之策,以李如松部取溧阳、李如柏部取安县,溧阳守备黄寺在突围时战死,安县守备耿兴忠被擒。
兖州守将黄应龙收缩兵力死守州城,魏军与齐军陷入僵持,兖州守军近三万人,李鸷分兵占据两线,不断占领附近村镇,诱使黄应龙出城作战。
两军战于野,齐军未能突破魏军,各自损伤数千人,黄应龙遂撤回兖州城,不再出战,僵持持续到12月底。
江淮地区的楚军没有北上,段飞部率领万余战斗力较强的整编义军奇袭前关,夺取前关后形成对兖州的关门打狗。
困守青州的周一贯派出心腹大将马袭珏、郝捷试图夺回前关,段飞部膺战三日,死伤过半,被迫撤离。马袭珏率领大军东进,郝捷与千余士兵留守。
是夜,校尉典勇率领三千死士重新夺回前关,斩杀郝捷。
马袭珏部被阻挡在兖州城外五十里的正阳岗,12月底,李如龙御驾亲征,率领五万生力军围困兖州城,并击败马袭珏部。
兖州宋氏欲为内应,消息走漏被黄应龙发觉,连夜剿灭宋氏。
10年2月,围城八月后,凭借抛石机和大将军炮,魏军攻入兖州外城,齐将黄辰被轰死。
17日,兖州发生兵变,黄应龙率领千余死士退守景山囤。
29日,李如松部攻入景山囤,黄应龙力战而死。
兖州即克,魏军直扑青州,五日攻占后关,十五日夺取青莱郡除郡城外所有地区。
4月中旬,周一贯病逝,青州不战而下。
周一贯之孙周黎安跪迎魏军进城,李如龙晋李如松为青州将军、段飞为兖州将军,张安世为青兖总督,
丞相李丰
青兖总督张安世
燕云总督
东都留守乐晔
四郡总督审正南
东海总督袁攸
御史大夫虞世良
江南总督虞世卿
8月,设京西道,任命公孙嘉为京西总督,征讨河洛。
54.
连年战事,魏军疲敝,李如龙决意修生养息。
通过《田亩改制法》、《两税法》,魏国诞生大量军功小地主阶级,同时原燕国、伪齐的一批世家门阀的地产被均分给新军功阶级。
被调任大军军师,协助公孙嘉部与姜宣镶交战,
太平兴国10年冬,李如龙以灭伪齐之功宴赏群臣,登燕山封禅为大皇帝,加封公孙嘉为上谷亲王,立皇后赵洛施之子李传胤为太子(9岁),加封长子李伏波、次子李定远为亲王。
55.在鼓励生育与积极往东北移民的政策驱使下,大魏励精图治五年,广纳有才之士充任地方官员,开科举士成每年定例,小学校、学室、郡学成为地方三级教育制度。
丞相李丰与中丞吏部尚书陈瑜、左丞户部尚书卢长安、御史大夫虞世卿组建内阁,制定了《教成法》,天京国子监拆分为京师大学、天京军事学院和天京工程学院,各部官员必须经过学习和考核才能上任。
与此同时,大量高等学院在各行政道建立,培养出军队和文官的中坚力量,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黑衣卫分离成三个三个组织,原黑衣卫继续保持间谍活动,直接听命于大皇帝李如龙。
另以原黑衣卫军事侦察部门和军情局组建中央情报部门,监察所有军队和各地郡兵县卒,地方守备力量被整合,每郡设800郡兵,大县300,下县120。
55.
李如龙先后征服河洛、安西,在辽皇病逝后征服辽东。
灭金,统治辽南。
南征江淮,与大楚划江而治。
大楚东西分裂。
大魏殖民台州、花莲,奇袭杭湾,击败大楚舰队。
大魏灭东楚,南下江东。
西楚灭蜀,西楚王景项攻取江西,大魏与西楚签订永不为敌条约,景项称大楚皇帝。
大魏北伐北辽,占据辽北,扫荡西域,与欧罗巴人交手,抵抗图坦人入侵,向东殖民夏岛。
大魏远征军向西征服图坦王国、科斯公国、兰芬公国、最远抵达蓝瑙河东岸。
大魏舰队纵横东南大洋,先后殖民夏岛、安达曼联邦等地。
李如龙28岁登基在位五十年,缔造了整整100郡的庞大帝国,太子于太平兴国19年病逝,李如龙二十年未立太子,太平兴国40年,立已逝皇后赵洛施幼子李传玺之子李孟德为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