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上学(一)
说的是七岁那年,慕容蓝云上学时已经是八岁,所幸的是这个学校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幼儿园,当然也是没得选,这个年代只要能上学就是已经很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的期许。
“爹,人家孩子都上学,今天是报名的日子,但是我听人说要起个官名,就是,就是学校里要叫的名字”蓝云挠着头对着田里干活的父亲说道。
父亲那时候也是上了几年学,但是后面就退学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穷,没得钱上学,父亲只好去荒山野外捡点废品,更多的是牛啊羊啊之类的骨头,拿去卖了换几个小钱,一直上到五年级,要去镇上的学校上学时,终究被没有钱碰了回来。
之后父亲一直在家干农活,在儿子慕容蓝云这里可不能这样了,他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儿子蓝云去上学,其实名字都已经起好了,那就是后来的慕容蓝云,像天上的蓝云,自由翱翔。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给儿子起的名字。父亲嫌麻烦,就直接叫慕蓝云。
因为很少去外面,甚至同村都没有去过的蓝云有点胆怯,不敢一个人去学校报名,就支支吾吾地让父亲一起去,但是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去了庄稼就没有人照顾了,那时候两个大孩子都出去打工去了,只剩下蓝云和二姐慕梅。
“您二姐也要去,你们一起报名,就让你二姐带你去吧”
说完,父亲就坐在田里,头也不抬的用手拔麦子,蓝云也没有一哭二闹,只是噘着嘴走回了家。
衣服是从小舅家里拿来的大人衣服,母亲剪成缩小版,供蓝云穿,鞋子是前几天父亲去镇上买的绿色球鞋,一双五六块,但只买了一双,是蓝云的唯一出门要穿的鞋子,至于二姐慕梅,只能穿母亲做的布底鞋,而且不是很新,多半的布都是从大人们穿的短袖啊裤子啊之类的衣服上裁下来的。
简单的穿搭之后,姐弟两人背着母亲用布片拼凑的书包,有黄红蓝,还有黑色的,各一小方块,布包里可以装点吃的,也可以装水,但最主要还是用来装书的,单肩的可以挎在脖子上,也可以挎在肩上。两个人一前一后撒着小欢从院子子里出来走向去往学校的那条土路。
这条路到学校有两公里,路不是很远,跟几个同伴一起说着笑着不一会儿就到学校了。姐弟两在路上有说有笑,还有两个大人也一起跟着自己的孩子。
“这娃子,家人咋没来,怕是不好吧,自己会报名?我都不会啊”有一个年纪近三十的年轻妇女说道。
“这可是收庄稼的时候,我也是把家里的活儿落下才来的,不瞒你说,我还没见过学校长啥样”一个五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说着,脸上露着羞涩的笑容。“家里儿子都不在,老伴走的早,我不去谁去啊?”老太太接着又说:“这孩子命苦,刚生下来不久,儿子媳妇就闹着离婚,这几年儿找了个后妈,跟我孙子不和,一直在我跟前长这么大”说着,老太太摸摸孩子的头。
“前段时间有个人到我们家来,说是学校的老师,看到我孙子时问了年龄,刚好能上学了,这不我今天赶着给报名去”老太太激动地说着。
“也是,一个人也着实不容易”年轻妇女同情地说道。
“不说我了,也说说你吧,你婆婆公公看的你可是紧,咋就有时间来了”老太太问着。
“今天婆婆和公公去了镇上,娃他爹去田里去了,让我带娃赶紧去学校,婆婆公公回来肯定不同意,怕孩子走路”年轻妇女说着。
'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是啊是啊“
......
在一片惋惜和感叹声中,两人结束了谈话。眼看快要到学校了,蓝云的心跳开始不由自主地加快,他就像给陌生人开门一样,侧着半边脸,在这个不认识的老太太身后躲藏着,渐渐地从远处传来很多声音,家长的,孩子的,学校老师的,就像麻雀窝一般,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嘈杂的声音回荡在被山包围住的这所不大的学校上空,偶尔也有孩子的哭闹声。要知道这里的孩子可不是一两岁,而是六七八岁以上的孩子,当然还有五年级的大孩子。
第一次被这种场景给吓住了,慕梅皱着眉头,把母亲给的学费,从那个书包里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给了老太太。
“奶奶,你帮我们报个名吧,我爹妈今天没有来,他们,他们在田里干活......”慕梅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生怕老太太不答应,这一路上可就只有老太太和年轻妇女两个人能帮点忙,年轻妇女都说自己都不会,只能找老太太。
老太太接过手里褶皱的一塌钱,有一角的,两角还有五角,最大的就是十块,拿在手里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软绵绵的不行,但就是这些钱,也是父亲和母亲收完庄稼换来的。
学校坐北朝南,采光好,通风佳,冬暖夏凉。学校的南面是个空场地,地上是纯粹的黄土,没有任何水泥和其他的沙子作为地基。空场地东西两边有个木制的篮板,供老师和学生闲暇时用,学校四面围墙是土著的,墙上还长满了青苔,整个占地面积也不过是十来亩地左右的样子,院子里两排架构的灰色瓦房,人们习惯叫篮瓦房,总共两排,前排四间,三间用来当老师宿舍和供老师办公用房,一间供五年级大一点的学生当教室用,后来由于人数不断减少的原因,这间教室便用来堆放杂物。
后排是四间,从大门方向进去,右边起到左依次是一到四年级小一点的学生。一年级的蓝瓦房后面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厕所,男右女左,学生有时候会趴在后窗能看到厕所,为此有个学生还挨了一顿批评,这个以后还会说到。
四年级蓝瓦房后面有个厕所,是男老师的专属,三个厕所的共同之处就是敞开的,没有顶,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喜欢上课再去厕所的原因。
这时候的学校还没有完全建好,有好几个不知名的大汉拉着农家用的木制的车子,有轮胎,还有扶手,我们叫它架子车。前面的大汉装满土,后面的大汉就拉着土往学校外面运,脸上的汗水擦了又擦,脖子上的毛巾几乎分辨不出它原有的颜色,但大汉们脸上的笑是发自内心的。这群人当中有学生的家长,也有附近的居民,都是自发地来到这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学习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