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战多尔衮(3)
在李岩集结白蜡军赶奔北京的时候,延庆、昌平一带已陷入地狱般的惨象。几十万难民由八旗兵驱赶着,涌过山丘和田野,直扑到城垣之下。
城上的守军惊骇的发现,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都是人头。他们顾不得同胞百姓的情意,拼命的开弓放箭,拼命的丢下灰石炮子,以及一切可以扔下去的东西。
但是,无济于事,难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倒下一波,又来一波,无穷无尽。他们被八旗兵驱赶着,用同胞的尸体和还活着的人,很快填平了护城河。手里拿着棍棒,也有赤手空拳的,哭喊着,踉跄着,直扑到城墙之下。
难民们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工具,甚至是手指,开始挖墙脚。一块墙砖可以换得一天的吃食。
怀来城就是这样被挖塌的,随后,八旗军蜂拥闯入城内,见人就杀,见财就抢,放火烧房,肆意横行。因为睿亲王有钧令,从现在开始,凡攻破的城池,永不封刀。
怀来县城不到一天就夷为平地,现在轮到了延庆和昌平。
告急的情报如雪片般传到京师,飞落在崇祯的龙书案上,这位身材瘦弱的人主,熬的两眼通红,蜡黄的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水。正在全神贯注的的批阅一份奏折,不时的还拿起朱笔,在上面刷刷点点——他已经两天没合眼了。
司礼监大太监王承恩端着一碗鸡丝白果粥恭恭敬敬的立着,等了很久才小心翼翼道:“皇爷,您喝一口吧。”
崇祯似乎没有听见,突然放下笔,将那奏折狠狠的扔到跪着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面前。“尔等都说建奴要出关,结果呢?……怀来完了,京都也是一日三惊。”
陈新甲缩在地上,仿佛一只受惊的鹌鹑,不住的向上叩头,“臣惶恐,臣该死……”
崇祯靠在龙椅上,喝了一口王承恩端的粥,大概觉得对陈新甲有些严厉,放缓口气道:“昌平要紧,那是祖宗的陵寝所在,务必好生防守。”
“请皇爷放心,勤王军已经有一部分增援昌平。依臣看,昌平是不要紧了。”
崇祯不知又想起什么,恨恨道:“如今看来,还是朕识人不明,这个卢象升是用错啦。传旨,改用内阁首辅刘宇亮节制天下援军。卢象升只能统领自己的宣、大,二总兵,关宁军则宦官监军高起潜指挥。”
“遵旨。”王承恩答应一声,着黄门侍郎拟旨去了。
崇祯又对陈新甲道:“你派人再去,告诉卢象升。如果明日,宣大军还不能赶到昌平,真以为朕不敢杀人么?”
“是。”陈新甲答道。
崇祯有些累了,想结束谈话,便对陈新甲说:“纵观满朝文武,只有你和杨嗣昌得用。如今国事维艰,方垣呐,你可要多操点心啊。”
“方垣”是陈新甲的字,他听到皇上说出这么掏心窝的话,激动的不能自己,带着哭腔回道:“圣主在上,臣就是肝脑涂地,也要替陛下分忧。”
“好啦,你下去吧。”崇祯捏着眉头,淡淡道。
……………………
昌平城外的战斗依然激烈,汉旗军几度登上城墙,都被守军顽强的顶下去。随着勤王援军的到达,明军的实力有所增强,双方陷入无休止的消耗战。但是,鞑子的主力部队一直没有动用。
多尔衮和多铎站在一处山丘上,眺望远处的战场,只见随着几架云梯车的烧毁,汉旗军又如潮水般败退下来。
“哼。”多铎冷笑道:“这些汉狗真是不中用,这么小小一座城,连着三天都未能攻下来。”
多尔衮笑道:“行啦,我看已经不错了。至少,明军以为我们要攻打北京。你看这两天,来了多少援军。我估计白蜡军也在往这赶呢。”
“哈、哈……”还是二哥聪明,多铎佩服道,“要是我,也得上你的当。”
“哼。”多尔衮冷笑道,“这一手还是跟咱们皇帝哥哥学得呢。当年,我跟着他扫平蒙古,没少玩围点打援的勾当。那是我们还是好兄弟,他没少教我军中之事。现在……哎……”
多铎又道:“我看这场戏演的也差不多了。下一步,咱们还得早做打算。”
多尔衮笑道:“咋啦,着急啦。告诉你,二哥我早就计划好了,咱们主力今夜悄悄撤走,在巨鹿贾庄一带埋伏,等着鱼儿上钩。”
“二哥,让我去!”多铎听闻,不由眉飞色舞,争着要领兵埋伏白蜡军。
可惜,有一点,他们兄弟俩弄错了。由于战场情况错综复杂,明军编制混乱。根据他们好不容易搞来的情报,白蜡军的上司是宣大总督卢象升,于是他们想当然的就把宣大军当做白蜡军了。
当时的八旗军傲慢无比,在他们看来,明军都差不多,打谁不是打,也就没有深入探究。结果搞了史上最大的乌龙。
可怜的宣大军还在回援的途中拼命赶路,不知道即将遭到,清军主力的埋伏,而且还是替白蜡军受过。
真正的白蜡军仍然在极速赶往北京。结果李岩嫌行军速度太慢,就命令骑兵团同上次驰援高阳一样,不必等待步兵,快速向前挺进。
李岩给他们的任务是,寻找清军主力,伺机而动。发挥骑兵灵活的优势,不许与敌人硬拼,同时做好与步兵的联系,使得主力部队能够尽快拉上去。
在高阳,骑兵团表现不错。作为团长的李坚很是露了脸。
凡事有利就有弊,结果这厮战后就有点膨胀,总觉得在李岩的注视下,浑身难受。
万幸这次又能独自行动,真好似鱼儿入水,鸟儿高飞。他带着骑兵团撒着欢得跑,结果悲催了,错过了路口,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简单来说,就是迷路了。李坚骑在马上,四处张望,苍茫的大地上满眼都是荒凉。四面八方景色一样,也分不出个东南西北。
作为一团之长,他还有点小执拗,不好意思问别人,显得自己是个路盲。结果过了北京还不自知,只以为还没到,一路向北跑了下去。
李坚闷着头往前跑,麾下将士也不敢问,也都跟着跑,大概他们中也没几个清楚的。
结果跑来跑去,直到天黑,也没发现个也没人影,也没发现个村庄。
李坚有点慌了,命令全军停下,准备找地方在野外宿营,同时多派斥候,搜索方圆二十里内的环境,看有什么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