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徐家村
翌日清晨,已经完全和诸葛亮身心合一的孔明亮与自己的“家人”一同下山去了。虽然和韦天师无师徒之实,但却有师徒之名,所以他也很欣然的接收了韦天师所赠之字:孔明。
诸葛玄本是信道之人,再怎么说,韦天师救了诸葛亮的命,恩同再造,如今还收其为弟子,自己也没什么好反对的。只是诸葛亮怎么也不愿意留在山上学艺,只好一同南下。
诸葛玄心里盘算着,此子从小聪慧,学识不亚于其兄诸葛瑾,日后必有一番作为。可惜如今不慎事故,整天沉默寡言,神志不清的样子,感觉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只盼能够早日恢复才好。毕竟是叔侄的关系,又没生活在一起多久,能够为其如此奔波,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而诸葛亮则是跟小弟诸葛均混在一起,两人不断的攀谈,还拿出韦天师所赠之书不断的教诸葛均。其实旁人哪里知道,根本就是诸葛亮在不断的套诸葛均的话,好了解一些自己的过往。至于教授书本,完全是自己看不懂的时候,让诸葛均帮忙解释,至少有个商量的人,实在弄不懂了才会去询问诸葛玄。
山间车马难行,诸葛玄的随从并不多,留下几人在山下看管车马,随他上山的只有兄弟姐妹三人和两名奴役。所以下山时完全是靠徒步的,好在山并不算高,下山之路也并不难走,闲来无聊孔明亮就看看书,希望通过看书来掩盖自己不通世事的真相。
孔明亮对于什么什么经其实并不是很感兴趣,大致了解几卷书的意思后,随手就丢给了诸葛玄,说是“此书珍贵,还望叔父代为保管”。但孔明亮对其中一篇所注内容却很是关注,因为里面记载了对道家真言的描述,其中就有关于转度之法的真言。虽然描述的很是模糊,但孔明亮很希望弄清楚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时代的。
几日来脑子始终想着里面所记载的文字:“真言,道之本,明者或翔、或伏、或观生死……”当然,标点符号是他自己理解上去的。他至少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所谓的道家真言,应该是某种符号、图腾一类的事物,这种古老的符号或图腾并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恐怕所谓的道家炼丹术或炼金术就是基于这一些图腾完成的,没有图解,也不知道灵不灵。在一个唯物主义时代诞生的孔明亮并不信鬼神,却又不得不重视。
山脚下有一座村庄,诸葛玄的其余仆从就留在这座村庄内。当一行人来到村口时已经是第三天的黄昏时分了。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子正在村口乱跑,见有一些人来到村子外,就各自跑到村边的小土丘后躲藏。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跑进村子里找老人报告去了,而小一些的就交头接耳的议论着孔明亮这一行人。
诸葛亮的姐姐自从山上下来就一直带着附有面纱的斗笠,看到村落,也就自然的与其他仆役一起停下脚步,远远的站在村外。诸葛玄则带着诸葛亮与诸葛均向村内走去。
作为上位者,孔明亮很想从口袋里摸一些糖果来讨好村口的一群小孩子,可习惯性的摸了摸衣服,发现根本就没有口袋和任何吃的,也只好作罢。
此时已经有几个妇人从村子里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领着几个孩子就躲回到村子里去了。同时村子里的一位长者一路小跑的出了村。见是诸葛玄,便擦去额头的汗水,松了口气道:“原来是官人下山了来了。”说完便招呼一个正拎着自己娃娃往家走的妇人道:“张家女人,快给客人们挑些水来。”说完就带着诸葛玄一行人往村口的一家杂货铺子走去。还不时回头笑眯眯的和诸葛玄攀谈,告诉他留在村里的那几个仆役都和村民们下地收庄稼、打猎去了,看天色也差不多快回来了。
老者姓徐,这个村子的人大多数都姓徐,所以村子也就叫徐家村。老头的儿子前些年就被抓去当兵了,村子原本是在山下的农田附近,因为战乱,所以村子整个搬到了山脚边的山坡上,事实上这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因为山上的路相对狭窄,所以在心里上还是有一些慰藉的。
诸葛玄吩咐诸葛均和仆役带着小姐去找晚上住宿的地方,自己便和诸葛亮一同坐在了杂货铺前的大树下。没有桌子,甚至连凳子都没,只有几块石头。不一会那个张家女人就挑来了两桶水,放下一桶拎着另一桶去找诸葛均等人了。
老者拿起一个葫芦瓢喝了一口,撇撇嘴递给诸葛玄,示意他也喝一口解解渴。诸葛亮原本以为是给自己洗手洗脸的,可没想到居然这是用来喝的,只是浅尝了一口,就微笑着还给了叔父。毕竟是生水,而且刚才那两人也喝过,虽然纯天然,这几天来也没少喝,但习惯上还是有些介意的。
此时一个留着鼻涕的小男孩端着一盘豆子走了过来,依依不舍的把豆子放在了三人的面前,老者摸着小男孩的头道:“这是俺家大孙子,大牛。”然后瞪了一眼大牛,拍了下大牛的背道:“还不快给两位官人行礼?”
大牛的眼睛就没离开地上的那盘豆子过,被爷爷一拍,急忙就跪下身子打算磕头。诸葛玄见此状,马上起身扶起了大牛,连忙道:“不打紧,小孩子家家的,哪来这么多讲究?”孔明亮则抓了一把豆子塞到大牛手里,大牛欢喜着一边鞠躬一边嘿嘿的笑。
诸葛玄重新坐下问道:“老人家,看你这情形也不见得富裕啊,现在兵荒马乱的,不必和我们客气。”
老者嘿嘿的挠了挠头到:“这几年,俺们徐家村里的男娃子都给抓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些女眷和孩子了,好在离城远,也没给咋祸祸,马上有收成了,今年的冬天看样子不会太难过。”说着又是嘿嘿一笑,把盘子往诸葛亮面前推推道:“吃,乡下人没啥好东西,前几日官人送了俺们一匹马,这可是稀罕物,以后也可以带村子里的娃娃们去城里转转了。”
看着老者一脸的喜色,诸葛玄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忍住了没说。而孔明亮却敏锐的感觉到了叔父的一些变化,心想,兵荒马乱的,恐怕今后的几十年里都不会太平了。为了缓和气氛,孔明亮转头问大牛:“小弟弟,今年几岁啦?”大牛似乎没听懂一般,茫然的摇摇头,随后看着爷爷。老者骂道:“笨娃子,人家问你多大了。”大牛似乎明白了一些,支支吾吾道:“俺……8岁了。”啪的一声,爷爷在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只听爷爷道:“9岁,去年才是8岁。”随后大家又笑了起来。
正在此时,远处一匹快马疾驰而来,老者赶忙将大牛抱在怀里,眯着眼紧张的看着远处。只见一骑向村口而来,马上的骑士见村口有人,便减缓马速,待来到村口之时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属下见过主公!”
诸葛玄见来人是自己的亲卫队长王二,便示意旁人不比惊慌,随后道:“何事如此急?”王二还是很有眼神的,看了看周围的人,意思是不方便与人前说。
老者很知趣的拉着大牛往村里去了,说道:“天色不早啦,今晚就在村里吃,我去张罗张罗。”
待老者走远之后,王二就急忙的把事情告诉了诸葛玄。原来诸葛玄等人上山之后王二便和两名护卫不断的打探周围的情况,此番带着诸葛亮一家人南下,并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去世,诸葛亮一家年幼无法自立。更大的原因是诸葛玄得知曹操可能会攻打徐州,所以为了避祸才带着诸葛亮一家赶忙迁往南方,而上山之前命属下王二密切监视周围的情况,若有不测好早作准备。
今日王二在村间发现北边的村子似有浓烟燃起,并不是炊烟,想必是有变故,就快马回村,不想正好遇见诸葛玄等人已然下山。
诸葛玄没有多作迟疑便道:“那我们连夜起程,若是耽搁,恐怕不测。”孔明亮问道:“那村子的人怎么办?”诸葛玄凝重道:“顾不得这么多了,他们也不可能和我们一起走。”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明白,如果村子的人逃散了,会把消息一路传下去,世道一乱对自己一行人并无好处,而留着村子反而可以给自身做很好的掩护。
孔明亮并没有想这么深远,便道:“不可能不管他们啊,虽不能带着他们逃离,至少也告知一声。”说完便要向村子里走去。诸葛玄一把抓住了孔明亮,犹豫了一会,还是放开了手,命王二迅速准备。
不一会孔明亮就带着之前的老者和一些妇孺来到了村里的杂货店,进入内堂,内有一口天井和一些牌位,原来这里还是村里的祠堂。
又过了一会,出去收割庄稼的两三个男丁和一些年轻的女眷就在另一个诸葛家护卫的带领下回来了,因为有马车,所以装回的粮食也比往常的多。
在诸葛玄来到祠堂后,村里的人就齐齐看向那个徐老头,而徐老头压根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只好看向诸葛玄。
诸葛玄也是个爽直的人,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就说道:“虽然相识只有短短的数日,但也算有缘,在此玄自先感谢相亲们的帮助。然适逢乱世,我也不瞒大家,不日曹军即将南下攻徐,经我家仆探查得知,其先锋部队如今已到达北面村庄,距此不过百里。”
说到此,下面的人已经纷纷议论开了,北面的村庄,应该就是前东市集,是大庙山东面的集市。那里如果被劫掠的话,预计要不了太久,就会把周边百里的村庄清扫一空。
“俺们往山上跑吧!”
“再往南走三五十里路就到东海城了,不如我们往东海城走吧。”
“村子就是我们的命,眼看秋收刚开始,就这样走了?”
“带上粮食跑,我们有马车……”
顿时间各种声音响起,诸葛玄敏锐的发现一些不好的气氛正渐渐升起,原本对自己甚是尊敬的村民,感谢自己送了一匹马的老徐头,以及带着敬畏眼光躲着自己的村妇们,如今都开始躁动起来。如果不快速将这种气氛安定下来的话,弄不好,自己的马匹、马车、财物、粮食都会成为这些暴民很好的猎物。
于是诸葛玄果然的打断了村民的议论,道:“听在下一言,在下诸葛玄,也是个朝廷的官吏,与这徐州太守陶谦相识,不如在下先修书一封交于护卫,急报东海城郡守,让其发兵来救?”
左右的村民虽然不是很懂诸葛玄的意思,但大致觉得人家是个官,应该有些办法。
诸葛玄又道:“眼下很快就要入夜了,即便是现在启程赶路,月黑风高的也走不出几里,不如乡亲们各自准备好食物、干粮,明日一早随我赶往东海城如何?”
一个声音响起:“那地里的庄稼咋办?”随后跟着又是一大片的议论声。
很快就有人叫了起来:“我们连夜去收庄稼吧,能收多少是多少。”
诸葛玄正要阻止,可几个自发的村民已经迫不及待的冲了出去,跟着就是一群人都走了,只留下几个看孩子的妇孺和老人。
孔明亮一直想要说些什么,却被诸葛玄给制止了,一个十几岁的娃娃能懂啥,就算说的在理,这些村民也不会听的,在村民眼中,庄稼和命是一样的,一年的辛苦收成假如没了,就算跑到城里结果也未必会好到哪去。
而当诸葛玄等人一同走出祠堂的时候又一阵马蹄声响起,原来是第二名探哨回来了。上前行礼后和王二交涉了几句,就焦急的看着诸葛玄下命令。
王二转身道:“禀报主公,贼军在占领街市后只留了一小部分打扫战场,其余的人分为数队向周边村落扩散扫荡,目测每一队大约有百人之多。”
诸葛玄听完问道:“按行程,大约多久会到此处?”王二道:“按理说马上入夜了,扫荡的队伍应该会沿着灯火搜寻,但不会太远,只是清理一些周边可能存在的隐患而已。对方并非精锐,骑兵有限,从搜索的范围和速度来看,到达此处应该会是明日晌午。”随后顿了一顿后续道:“就怕对方的斥候发现地里收割庄家的村民……”
此时孔明亮看着刚被收回来的稻草堆发呆,听到这里顿时想起以往经常听见的一句诸葛亮的台词来,不经冲口而出:“亮有一计……”刚说出来自己就给恶心到了。随后摇了摇头对叔父诸葛玄道:“看来形势不妙啊。”指着地上的马蹄印道:“一路狂奔而来的马蹄印和夜间收割的村民火把,不把斥候招来才怪。”
诸葛玄见诸葛亮如此睿智的发现了这一细节,也是一惊,仔细思索了一番,别说是斥候,恐怕连百人队都会给招来。村野间哪里会有疾驰的马蹄印,既然是军队必然会有寻踪之人,何况夜晚收割的村民点着火把,不让人生疑都难,恐怕到不了明天这里就会被发现。忙吩咐王二准备好车马,万一事情有变,连夜赶往东海城。
孔明亮拉了拉慌忙的诸葛玄道:“叔父,孔明……倒是有一个办法。”乍一听诸葛亮自称孔明,诸葛玄还并不是很习惯,但马上也就反应过来了。便道:“你且说来。”
孔明亮想了一会道:“村民在地里收割,会有明火,我们不妨在周边多安设一些明火,一来可以分散对方的注意,二来可以疑兵之计让对方有所忌惮。待对方发觉之时,我们再劝说村民躲入村中,伺机埋伏,借用这里的干草和树林、庄稼以火攻之。”
孔明亮说完这一段话,满是得意,后世人的思维就是开阔,不过就是一小队兵马嘛,诸葛亮平生烧死的人可不少。
可很快就被诸葛玄一盆冷水给浇了下来,“不可!”
疑兵之计或许可行,但目前距离对方只有短短的数十里,快马仅需半个时辰就足够了,步兵疾行也不足两个时辰。到时候别说是百人队,弄不好把对方大军招来也难说。那时候别说是救村民了,恐怕自身都难保。
此外火攻只适合针对大规模的军团站,这种小股实力的军队,能烧死几个人?
孔明亮一时也给反驳的懵了,看来自己有些想当然了。但如今自己也不可能袖手旁观吧,于是就找来了先前的老者商议。徐大牛也在一边掺和,不时的帮孔明亮前后跑腿。
此时的诸葛玄已经打定了注意,万一有军队攻来,就只能撇下村民带着家人先跑了。毕竟自己身边只有十人不到的家丁,村子里的男丁加一起也没有自己的手下多,真要打起来绝对是没好结果的。诸葛亮等人骑不了马,马匹马车也有限,连夜赶路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只是碍于士绅的气节,所以才想要留下来帮助村民而已。
安排好求救的亲卫后回来只见孔明亮正在村口打磨着什么东西,仿佛和一个罩子一般,还有人在村口帮忙挖坑铺设干草。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便上前询问。
孔明亮见叔父来了便向诸葛玄解释道:“叔父请看,这个村子的北面入口是一个斜坡小道,从地形上看整个村子沿山而建,除了这一条路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道路进村,南边的小路比较隐蔽,外人不易发现。”
诸葛玄仔细看了看地上的干草和诸葛亮所制作的零件道:“那这又是为何?”
孔明亮继续解释道:“既然进村的道路只有这一条,那么我们只需要将这一条路用火烧之,就可以减缓外人进入的脚步。万一贼军发现了我们,如此大的火光再加上如此大的村庄,想必可以吸引住军队的注意力,村民们就会有足够的时间逃跑了。”
诸葛玄点了点头道:“那地上这个坑和这个罩子又是为何?”孔明亮微笑不语,只是说一些机关陷阱而已,因为他也没办法和这位古代叔父去详细解释。
就在他们刚刚布置的七七八八时,又一阵催人的马蹄声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此时的马蹄声仿佛就如同惊雷一般在诸葛玄等人的心中响起。
果然不出所料,有一支小队已经发现了先前马蹄印,马蹄前后的距离必然会让斥候生疑,已经往这个方向赶来了。夜空里的火光明亮而又醒目,如果对方有了明确的目标,估计要不了一个时辰就能找到这个村子。
诸葛玄紧张的问:“地里的庄户们回来了吗?”家奴道:“已经吩咐他们马上离开,但……”很显然,庄户们还是对庄稼恋恋不舍,而且以庄户们的速度来看就算是现在跑,又没有足够的马车,带着如此多的物质,怎能跑得过士兵?
诸葛玄不再犹豫,迅速的找来王二,吩咐他即刻带上诸葛亮、诸葛均和小姐启程,务必赶在庄户们回来之前,将必要的物资和孩子们带走。
王二应诺而去,但孔明亮却没有走。他不是诸葛均和姐姐,他清楚诸葛玄的用意。当村民们回来,恐怕会引起一阵混乱,到时候别说是村民,恐怕自己也难以逃生。
如今若是以村民作为自己的掩护逃跑的话,良心上又难以交代,所以诸葛玄选择了将家人托付给王二,先行离开,自己有马和若干仆役,即使发生意外,也可以很快的逃生。在此稍微阻挡一会追兵既可以让自己心安,也可以给家人争取更多的时间。
孔明亮何尝又不是良心上过不去呢?他看着笑呵呵的大牛,对诸葛玄道:“叔父,我等……士族怎可丢下乡民独自……苟且?”他实在是说不惯这种文绉绉的话。挠了挠头继续道:“我也不小了,让我一同留下,姐弟们可先走,这些陷阱机关是我做的,自然只有我会,叔父带着家丁们埋伏在村子内即可,且看我如何击退贼军。”这一番话说的自信满满,在他后世人的眼中,要吓唬吓唬古代人应该不算什么难事。
诸葛玄见他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不勉强,毕竟诸葛亮的确也不算是小孩了,在农家,这样的孩子都下地干活,甚至有的都娶了媳妇了。只是看着诸葛亮,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谨思慎行啊。”孔明亮做了一幅受教的样子,向叔父行了一礼道:“侄儿谨记!”说完就各自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