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进洞验尸
第六章进洞验尸
第二天一早,宋负就肩挎了一个大木匣,等在馆驿门口。赵起、掌狯等人也都陆续到了门口。因为昨天已经留了不少人在洞口和封路上,寿阳县捕头把剩余的十几人都带了,可谓倾巢出动。
一行人走到洞口,问了昨夜留守的人,并无异样。掌笠让他们先回去休息一天。
依旧留了人在洞口守候,其余人跟昨天一样,顺序进入,只不过这次准备比昨日充足多了,带了很多火把,把洞道和石室照的如白昼般。因为已经打开了一夜,想必室内已无瘴气,大家也没再用布巾围住口鼻。
石室内还是昨天的样子,宋负一看有尸体,立刻好像兴奋了许多,没等任何人吩咐,他已经打开随身的木箱,拿出了一副麻布手套戴在手上,又取出一根长长的银针和一把长长的夹子。掌笠示意一个亲兵过去给他验尸打下手。
这边王劭和赵起带着两个工部人员继续仔细地勘查着石室的内部构造,希望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
而掌狯则已跃上高台,对着三个打开的棺木仔细打量。
掌笠一直对这种不言而动的各行其责非常满意,他觉得军人就该训练有素,就该配合默契,就该分工协作。有这样的手下,才能让指挥的人有更多的精力考虑全局。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三拨人陆续返回了掌笠跟前。“发现了什么?”看样子他们都有所收获。
“宋负,你验的如何?”
“启禀牙将,据属下所查,这四具尸体和停尸房的十一具差不多,也是二次击杀。只不过,这四具的伤口位置相同,都在脖颈,且伤口极细极深,割断气管。”大家跟着他走到尸体旁,果然发现每个人的咽喉处都有一道细细的裂口,如果活人击杀,伤口很可能会迅速合上而不被发觉,但这里没有血迹,且被割开后就不再合拢。
“还有呢?”
“另外,尸体都有中毒痕迹。这也许就是第一次的死因。”
“知道因何而毒。”掌狯问道。
“这个暂时无法判断。”宋负说,“还有一个发现,就是这四个人的死状姿势都一致,好像是被一起击杀的。”大家再次看时,果然四个人都是头朝门口举着双手趴着,只不过位置前后不同。掌笠点点头,似乎对宋负的汇报表示满意。
“极细的伤口。这究竟是何种凶器所致?”王劭疑问道。
“软剑?”
“不会是软剑,就算是最薄的软剑,也要一、二分厚,可这个伤口细得多。”掌狯说。“会不会是刺或者判官笔?”他扭头看掌笠。
掌笠摇摇头。
“如果是刺划过,伤口应该是中间深两端渐浅,可这伤口深浅均匀。”宋负回答。
“又细,力道又重,还能一招致命,这是什么兵器?”大家都在脑海里搜索着。
“莫不成用的是线吗?”不知有谁说了一句。
“线?”掌笠和掌狯对视了一眼:“鱼线?”“琴弦?”王劭和掌狯俩人异口同声。
“这倒很像啊,不过有人用这种武器杀人吗?”宋负说。
“我曾听一位朋友说,万物皆可杀人。如果按这个道理,的确有可能啊。”王劭说道。
“如果力道足够大,应该可以。”掌笠终于开了口。“敬伦君,你那里有何发现。”经过昨天的工作和闲谈,掌笠和王劭已经不像第一次见面那么生分和拘束了。
“我们这边到没特别发现。这石室设计的还是很规矩的,但建造却粗糙。”王劭答到。
“如果一开始就是要做衣冠冢,又好像没必要特别在山腹之中挖那么个石室来放几个空棺,而且什么都没盗走。”赵起补充道。
“掌狯,你呢?”
“少主,我觉得,也许并非没盗走任何东西。”掌狯有点不确定地说。
“哦?”掌笠抬了抬眉毛。
“我刚看到,这右边的棺材里,好像少了件东西。你们看这里。”他带着众人走到棺材前,指着一处。佩刀旁边有一块长约两掌的浅色长条形印记,似乎曾经放置过什么,被取走留下的痕迹。上次火把不足,导致室内昏暗,不被察觉。
”看形状,像个匣子?”赵起说。
“也有可能是一卷竹简呢?”王劭补充。
“不管什么,先记下再说。”掌笠吩咐属下把石室内的一切按原样划下,另外把他们几人刚才说的也一并纪录。
“这尸体?”宋负问。
“带走一具,画好位置。其余的所有物品都不许挪动。”
然后他示意王劭跟他走出洞口,其余人按他吩咐,把石室内部各细节记录下来。
走到洞外,掌笠才说:“看来我们要把其余的案发地都勘查一边,再一起研究有没有规律可循了。”
王劭点头赞同:“没想到这查案可比在工部看图纸复杂多了,完全没有头绪啊。”
“彼此彼此。着急也没办法,慢慢来吧。”掌笠宽慰他道。
“如果他在就好了,很多事情肯定能看出端倪。”
“他是。。。”掌笠问。
“哦,没什么。”王劭赶紧说。
大家都记录完毕,陆续走出洞口。掌笠又吩咐把石门放落,洞口尽量封好,道路也放行,免得周围百姓人心不安,但要求寿阳的捕快每三天来此巡查。
一切准备就绪,一行人抬着尸体,开始返程。下意识地,掌笠往对面坡上扫了一眼,对面是一片郁郁葱葱地矮林。
见一行人走远,一个低沉的声音从矮林里响起:“走!”两道黑影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