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缓进急决

第141章 缓进急决

右军轻骑在街上巡视,中军步卒在每个街口驻守,右军分散各处,顺着被中军左军画成一个个小方块的街区清剿,准备将德州城作为前线基地的袁凌鳯不希望在德州城在看到一个红巾反贼。

主将的意志贯彻在每一个镇武卫官兵身上。

破门,重盾兵,跳荡兵一拥而入,那些藏起来的红巾军死忠,要么丢下兵器投降,要么被明刀枭首。

至于那些脱了红巾,丢掉兵器的百姓,镇武卫没有去管,因为总不可能将全城人当做红巾反贼吧。

傍晚时分。

“斩。”袁凌鳯坐在德州县衙里面,面无表情的对着刚刚来禀报的部下说道。

红巾军的大小头目被抓住了三百多人,对于这些人,袁凌鳯没有丝毫手软,伪德王都砍掉了,这些人,没道理不清算。

不一会儿,就在德州城的东门,镇武卫临时组成的刽子手们,斩下了三百多人,尸体填埋,头颅悬于箭楼。

这便是造反的下场。

到了晚上,德州城四处都有人作乱,只因为镇武卫杀的太狠了。

桑园一战,收复德州,镇武卫前前后后斩掉了两万四千首级,而这些人的亲人此时就在德州城内。

为亲人报仇,成了这些晚上做乱的人最好的理由。

只是人做错了事情,要么一直错下去,将错事做成正确的事情,要么便要承受被纠正的代价。

而造反,要么十年功成,要么便是头颅被斩,袁凌鳯没有去追究这些红巾头目的家人,就是不想牵连太多人,三天时间,镇武卫的杀戮够多的了。

只是这些人处于被清算的恐惧之下,不知道白天镇武卫对于城里红巾军的清算,只是停留在头戴红巾,手持兵器负隅顽抗的红巾军死忠,还以为镇武卫为了战功要扩大清算范围。

消息的不通畅,让这些人处于内心的恐惧中,只是现在四门都被镇武卫重兵把守,街口还有镇武卫的官兵把守,这些人想逃,却没办法去逃,绝望的恐惧会诞生极限的勇气。

于是到了夜里,如同飞蛾扑火般,去攻击镇武卫中军把守的街口,但是别忘了,镇武卫中军那可是袁凌鳯的心头肉,袁凌鳯将自己的心头肉放在这里,没有丝毫担心的底气,在哪里呢?

构件钢盾在街口围城一个个独立的小型碉堡,身穿重甲,就连脸上也罩着钢制面甲,远处去看,分不清是睡着了还是紧盯着街面。

而左军虽然去休息了,但是街面上巡游的马蹄声却没有丝毫减少,而且这马蹄声更为响亮,游骑在城内,还是处于夜晚,发挥不了他们远程奔射的本事,但是秦长武的前军却不同,注重近身搏杀的重骑兵,丝毫不怕从黑夜中射向自己的冷箭。

喊杀声总是短暂而丛生的,持续了一夜,第二天,一个自报家门的锦衣卫成为了临时的主事之人,袁凌鳯知道经过了昨夜的事情,德州红巾军的最后一点力量也被绞杀殆尽,现在是自己交出德州城所有权的时候了。

身为从锦衣卫出身的袁凌鳯,自然不会将锦衣卫的真假弄错,文书,腰牌,通用暗语,全都一一符合,八百里的报捷想必今天早上便到了崇祯的桌案上。

只是这时候袁凌鳯想的事情,却不是眼前德州城的归属,虽然镇武卫需要一个驻扎的城郭,毕竟野外驻扎太损战力了。但是袁凌鳯思考的却是最迟下午便到了圣旨。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似乎没有毛病,但是若是不知道则行,知道了,还用这句话去反驳,大明朝还没有那一个将军说了这句话能得善了的。

一大早看到背后插着着红色旗帜的镇武卫精骑,便将捷报一路送至皇宫内,崇祯拿着捷报,只是示意宫人带捷报使者下去休息。

自己则面无表情的想着什么事情。

不得不说,此时崇祯对于袁凌鳯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因为袁凌鳯现在已经初具总兵之势。

但是袁凌鳯的出身和年龄却是横在眼前的障碍。

若是一切顺利,作为独揽平叛首功的镇武卫也没有办法安排。

功劳太大也是一种烦恼,此时崇祯已经想到了战后。

对于济南府造反的红巾军,崇祯是有过担心,但是袁凌鳯的麾下的镇武卫却将这份担心打消了,也许不用三个月,济南红巾军造反就会成为史官笔下轻描淡写的一笔。

而崇祯现在烦恼的就是镇武卫的以后。

有功不赏,遗祸太多了,但是要是真的去赏,说白了,崇祯还没有做好将镇武卫全部升官的准备,若是以银抵功,讲点实在的,户部哪里拿的出来这笔钱。

大明积忧太多了,花钱的窟窿是越来越多,这两年通过周皇后的内库,暂时缓解了缺钱的紧要口子。

只是就连袁凌鳯此次出征的饷银,朝廷,甚至是崇祯都没有掏出来一分钱。

而军费,若是平时养兵用不了那么多,一旦处于战时,一万多人的镇武卫堪比吞金猛兽。

这一仗按照三个月时间去算,那至少需要军费五十万两。

现在镇武卫所需都是从本部后军山城调出来的,而这些原本是用来给京营更换装备补给的。

各种无奈就是崇祯的现状。不能否认崇祯的能力,但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这样。

国库进账很多,同样的出去的也多,粮食银两,甚至都不会经过库房这道手续,就会被运往急需的地方,而现在大明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袁凌鳯的请示,崇祯是必须回复的,关系到前线战事,崇祯还不糊涂。

取来朱笔,在黄绢上,临笔未定。

崇祯思考了很久,盏茶还是半个时辰。

崇祯写下来:“缓进急决。”四个字。

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缓还是急,都要袁凌鳯去揣摩抉择。

事实上,崇祯希望袁凌鳯可以收复一地便扫清一地。但是派武斌去镇武卫后军山城仔细询问后。

上官无名给出的答案是:“后军山城倾尽所有,只能维持镇武卫战兵两月之用。”

武斌也开口问道扬言可以让镇武卫不花朝廷一分钱的镇武卫后军,为什么到了战时却掉了链子。

上官无名的回答让武斌难以再开口询问。

“禁军,京营,那一个不伸手,伸手了,我们给了,可是兵部给我们的回报是什么?收据?一百九十万两白银的借条?请武公公有时间帮我们问一下,兵部什么时候可以还钱。”上官无名的话很是不客气,但是确实是兵部惹急了他,钢甲,兵器,吃食,兵部的调令到了,后军只能接受,可是曾经说好的财货两清,货物也就是钢甲兵器什么的没有变化,但是言明的银两却变成了收据和欠条。

镇武卫的运行,或者说,后军山城的运行,时处于一个极限的平衡状态,要不是后军攒了点老底子,恐怕现在后军山城一点原料都没有钱去买了,平衡一旦被破坏,不亚于从头建设。

兵部老爷们可不管这些,镇武卫要是敢不尊调令,那么兵部可不会手软,贬官砍头,兵部砍一个卫所的将领,不说随随便便,但是真的要去做,还是十拿九稳的,即便是镇武卫出身于亲军。

后来甜头,谁都想要伸手。镇武卫声势浩大的背后是,崇祯支持力度的减小。

不知道一个月前,还是三个月前,周皇后雷打不动调给镇武卫的那笔例银没有了。

袁凌鳯当时是知晓这件事情的,因为这笔钱先用于朝廷官员的奖励,接着便是边军,之后还有嗷嗷待哺,哭喊叫苦的宗室。

到了晚上,崇祯的圣旨到了。

袁凌鳯面无表情的接过圣旨,皇使是一位陌生的公公,看着意思算是监军太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看着被婉拒的白银凭据,袁凌鳯知道这位公公的所图不是自己给的银两,而是替某人看住镇武卫,说的更清楚点,便是替着当今天子崇祯盯着袁凌鳯。

这是惯例,袁凌鳯的选择只有接受。

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面,袁凌鳯拿着圣旨凝视了很久。

缓进急决,这四个字让袁凌鳯很是悲哀。

看来崇祯是不打算去管镇武卫和兵部的糊涂账了。

缓进急进这四个字,让袁凌鳯看懂了崇祯不希望战事拖的太久,同时也要济南府再无红巾的我意图。

所以留给袁凌鳯的时间不多了,而袁凌鳯现在考虑的就是找紧时间,因为原本的三个月,可能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了。

镇武卫是用银钱堆起来的,军中很多的将领明面上或者背地里都说过这样的牢骚话。

三人成虎,袁凌鳯要走的是军方一脉,没有败仗还好说,牢骚只能是牢骚,若是战败,这便是袁凌鳯的取死之因。

袁凌鳯知道,镇武卫要是没有了从后军山城顺着运河源源不断运来的补给,恐怕三五日不说全军崩盘,战力不足还是会有的,而他袁凌鳯可以扫清济南红巾的底气,却正好是镇武卫的战力。

时间真的不多了,下一步该怎么做,轻重缓急,各有优劣,袁凌鳯一时拿不定主意。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秦国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秦国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1章 缓进急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