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爆石惊天神猴生
从此以后,龙祖和人祖每日辛苦抟土造人。{手.打/吧Shouda8.Com首发}他们首先摒弃杂念,把体内的精气注入在捏好的泥人身上,这样,泥人就有了生命。这些泥人向女娲和龙祖跪拜在地,叩谢“祖爷、祖奶的造育之恩”,然后就蹦蹦跳跳地消失在丛林中。由于造人过于耗费心神,在造人的过程中,极度疲劳的祖龙和女娲有几次竟然走了神,体内精气输入不够,捏出的泥人先天体质赢弱,甚至捏出了缺胳膊、少腿……这样的畸形人。祖龙当即要把这些残次的“作品”毁掉,女娲叹了一口气,说道:“宇宙中诸事本没有完美,这些也许就是天意吧。我们可赋予他们多一些坚韧的品格,让他们活在世间不以残缺的身体为惭,并能以之为动才,创造出更甚于健全人的生活……”看着面前自己的这些特别的儿女,女娲叹了一口气,好像对自己,也好像对祖龙说道:”唉!当然我希望我们的那些有着健全身体的后代子孙,在以后的生存中,能尽他们所能帮助他们的这些先天不足的兄弟姐妹们,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子孙。”
“是呀。”祖龙若有所思地看着同样若有所思的女娲说道:“正是由于我们先做出了他们健全的身体,耗尽了咱们的精神,神思恍惚中才造出了这些残缺的子孙。咱们那些有着健全身体的子孙们,有义务去帮助,去照顾他们先天不足的兄弟姐妹们。”
在漫长的造人过程中,女娲也先后生下了两个自己和龙祖的孩子:先生的是龙头人身的公性龙人,取名“天龙”;后生的是人头鸟身的母性鸟人,取名“天凤”。
不觉一万八千年过去了,由于祖龙和女娲造人辛苦,耗尽了体内的元神精气,至使大限提前来临。二祖的魂魄依附在长江、黄河之上,与天地同寿。他们抟土造出的人类就生活在黄河、长江两岸。祖龙、女娲大限后,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龙和龙婆婚配后,生下了六个龙子:老大人身,被天龙立为太子,封为寰宇之帝,名:昊天,居住在天庭;老二人头蛇身,被封为地界人王,名:伏羲,居住在人间;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都是龙头人身,被封为风、调、雨、顺四大降魔龙王: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四兄弟分别居住在东、南、西、北四海。天凤和三界禽王“凰”婚配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女承父业,被封为百鸟之王,合父母名为已名,曰:凤凰,喜在梧桐树上驻足。(后来凤凰嫁给了东海龙王敖广,成就了龙凤配的千古佳话。
日月如梭,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一万八千年,天龙与龙后,天凤和禽王――凰两对夫妇也都迎来了自己的大限。天龙和天凤的魂魄变成了七色彩虹和极光。这以后,昊天大帝继承了父王天龙的权力,正始开始统御诸天、主宰乾坤、权衡三界(天界、地界、冥界)、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十方(四方、四维、上下)等,是三界的至尊之神,万圣帝王。
光阴荏苒,至盘古开天辟地宇宙已形成了亿万万年,人间经过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到禹王时,天下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扬州东临大海,海中有一山,名为花果山。山上奇峰峭壁、巍峨壮观、高耸入云端;山中云烟缭绕,古树参天,怪石异洞遍布其间;林中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随处可见,更有满山果树四季结果,循环不断。
春来鸟语百花香满山;夏至飞瀑急流映桃红;秋临风景如画猕猴喧;冬到银妆素裹温泉暖。晴日,站在花果山巅,登山远望,眼前云山雾海,如临仙境,使人顿觉“恍疑身世出尘寰”。古人诗云:
浓郁郁花果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
花果山山脚踏浪处,有一猴形巨石,乃始祖女娲补天时,石盏中滑落的五彩石浆所化。此石高十二丈,寓一年有十二个月;围长四丈,寓一年有四季;石上有二十四孔,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亿万年来,这块奇石感受日月精华,又遭风吹雨淋之浸润,石内竟孕出一卵。日久,卵内与五色对应化生出:青――肝、红――心、黄――脾、白――肺、黑――肾,后来又化生出五体、五官……
一日正午,晴空万里无云,艳阳高照,巨石上的二十四孔内竟突然同时开始冒出缕缕青烟。青烟越冒越浓,渐渐地把整个巨石包裹其中,随着一声晴天霹雳,一道闪电击中巨石。巨石应声爆开,烟雾弥漫中,碎石飞溅,一只神猴从石卵中跳了出来。神猴刚一出世,就紧握双拳抬起头来,仰天一声长啸:“啊――”汹涌的声波激荡着直冲九霄。神猴呼出体内积存了亿万年的浊气后,就立即蹦蹦跳跳地窜上花果山,隐入林中不见。
却说这一日,天帝正聚集文武仙卿在灵霄宝殿听道教至尊圣神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讲经。通天教主嘴里经文刚罢,却忽然话锋一转,向天帝说道:“普天之下唯道独尊,人神共知。如今西方佛教异军突起,在下界扩张无度,似欲与我教试比高。天尊既然敬我道门,可不能视而不管呀!”
“哦!竟有这事?你且说来听听。”灵霄殿上有资格坐下来的神仙也只有道教的三清圣神了,因为天帝也是道教信徒。他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欠了欠身,看着下面分坐左右的道祖和通天教主,似乎对通天教主的话感到很突然。通天教主接着说道:“最近有弟子报与我说,佛教为了扩张地盘,发展门徒,处处于我道门作对。我道派宣称:天地间凡有九窍者,都可修仙。已经承认连飞禽走兽••••••不但人,所有动物也都能成仙了。可是,佛派却宣称:无论动物,甚至非生物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我道派宣称:成仙需要凭一颗上进之心,通过自我修行得以封神。佛派却宣扬:只要你相信佛门的神通教义,就会有佛来引渡你”说到这里,通天教主竟然有些激动,他站起身,看着天帝继续说道:“佛门如此作为,不就是故意和我道门对着干吗!”
天尊闻言,抬手示意通天教主坐下,他不急于就此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却向闭目不语的老君问道:“相必佛门在下界扩张的事,道德天尊应有所闻吧?”
道祖见天帝相问,忙睁开眼睛,向天帝稽首说道:“佛门在下界虽然发展很快,但也没有到与我教相抗衡的地步。众生平等,信教自由,只要众教宗旨向善,教众敬天礼地,万教归一,皆是善事。”说到这里,他竟看着通天教主道:“道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通天教主见老君如此态度,不由更加激动,竟又一次站起来,看着老君道:“道兄,现在佛门编制已经有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佛,四大护法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假以时日,佛门必于我道教不相上下,而佛门是不是真如道兄所言,以善为法,佛祖神通广大,我们又怎得知?”见老君不语,他又向天帝道:“下界是天庭的根本,如果被佛门垄断,天庭堪忧呀!”
“通天教主,朕统领宇宙,执掌万物,怎可以自身信奉道家学说,而贬拒他教。”天帝知道通天教主思想,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又道:“但凡新教,无不以扬善为本。佛门新教,但可任其发展,还是如道德老祖所言,顺其自然的好。”
见天帝和老君对自己的话不以为然,通天教主很有些窝火,便找了个理由,辞别天帝和老君,出殿往三十三天之上找原始天尊去了,老君则留下来继续讲经。
“……圣人体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觉,更与守一、静心、坐忘、服气、内丹等成为修道炼养之根本。”老君出口成章,侃侃而谈,至此方换气少歇,冲天帝点头示意。
天帝似有领悟,冲老君颌首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必反,终必归。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是以‘无中生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君捻须颌首,赞道:“天尊深谙道法,已知我之道,是自然之道亦是修行之法;我之德,是品行之德亦是处世之道。修道者须先修德,德高而道深,‘德’与‘道’合二为一,缺‘德’之辈难修道,修道之人先有德。识我真经妙义真谛,才会超脱物外,拥有平和安静的胸怀,明无为之道,实非‘无为’……”
老君正讲到这里,忽然灵霄殿内竟无故起了一股风,吹得他颌下银须飘飘。老君顿觉诧异,不由“咦?”了一声,停言不语,移目看着天帝……
殿内的文武众仙正在专心听老君讲道,也被这无名之风搅扰,都觉得有些奇怪:“殿内向来无风,这风从何而来?”他们也如老君一样,不约而同地把疑问的目光向昊天大帝看去。
天帝更觉纳闷:“没有自己的允许,应该没有谁胆敢在大殿之上无故兴风啊?”他面带不悦,疑惑不解地向在殿内听道的风神问道:“风神,你可知这风……从何而来?”
风神正在寻思殿内何故无名风起,忽听天帝问话,急忙答道:“小神刚才专心听道,也未觉察到风起何处。当然也更非来自小神。”
“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天帝向站在殿角的天庭巡察灵官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叫道:“朕命你三神即刻出殿,查明此风起自何处?速来报朕。”
三神领旨刚出殿不久,东天门值守的广目天王勿勿进殿来报:“启禀天尊圣帝,刚才小神在东天门率部值守,忽听到下界传来一声巨响,声如惊雷,紧接着一股连绵不绝的声波,激荡成风,由下往上只扑天门。风中隐约夹杂有不明生物的吼叫,小神不明,特来报与天尊得知。”
天帝略一沉思,说道:“看来刚才这殿内之风,定与这来自下界的吼叫有关,只是不知是何生物有此能力,一声吼叫可以震扰天宇?”
众神面面相觑,议论了一会,正不知这吼叫缘于何物,只见千里眼、顺风耳、万里鼻三神已从殿外查看回来,向天帝奏道:“禀天尊,我三神出殿已探察明白:下界花果山山脚下的一块始祖女娲补天遗石,因感受天地之精华,吸日月之灵气,竟孕育成卵,晴天丽日之下爆石而生,产出了一只石猴。这石猴出世后,仰天一声呐喊,聚起的声浪呼啸而上,至九天而成风。刚才这殿上之风,就是这出世的石猴所为。”
天帝闻言“哦!”了一声,甚是惊讶,捋须说道:“晴天霹雳石猴生,仰天长啸九天惊。此猴乃天地所生,当非凡物,若能修道成仙,则能造福三界;若是为妖,以后则有可能会搅扰天庭。”说到这里,他环视了一眼殿内的文武众仙,问道:“此猴非同一般,众卿以为……”天帝对如何处理此事有些犹豫不决,他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殿上的文武众仙神。
武班列中当即闪出天兵降魔大元帅――托塔李天王。他手托降魔塔,出班冲天帝施礼奏道:“小神觉得此猴今日刚一出生,就搅扰了我等君臣听经,由此可见,此猴当非良善之辈。为杜绝后患,请天尊即刻下旨,小神愿领天兵下界擒拿此妖猴治罪。”李天王身为统领天兵的降魔大元帅,平时降魔无数,这几日在灵霄殿听经,早已听得昏昏欲睡,今日见有这样立功的机会,当然不肯错过,不待天帝定性,就已把石猴称为“妖猴”。
方才一直没有言语的道祖老君,却冲李天王摇摇头,然后向天帝说道:“禀天尊,老道以为此猴既是天地所生,不如顺其自然,随他去吧。将来他有什么道业归宿,就看他以后的造化了。”
天帝闻言,点头道:“既如此,就以道祖之言,暂且饶恕这个石猴搅扰我等听经之罪。将来他如果能成仙得道,那也是他的造化;如果将来他成了魔邪,惹下祸端,那时再擒他不迟。――老君可以继续讲经。”
作者题外话:关于龙(三):由于不同的部落所崇拜的动物不一样,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时,战胜方就把战败方的图腾形象特征兼并到自己的部落图腾上,以示敌方部落被征服。随着部落不断壮大、统一,图腾形象也在不断地吸收演变,便有了现在“龙”的复合形象。由于当时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便想象出天地之间一定有一位神秘的主宰,在操控自然界的一切。加上当时的部落酋长,都是人们公认的据有智慧、勇猛、平等、公正的品格的人,是深得人们爱戴的领袖。时间久了,人们就把对自然的崇拜和对部落图腾的崇拜,都转移集中到了部落酋长身上。然而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酋长们也都成了雄霸一方,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