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才子军师

第一百八十七章 才子军师

方孝玉根本想不到黑山的左路军会突然出现在绍兴,不但占领了绍兴城,而且趁清军不备,从背后发起了突袭,在自己的右路军配合下,一举歼灭了八千清兵。

不过让方孝玉痛心的是,自己右路军战损惨重,整整伤亡了七千余人,几乎快赶上被消灭的清军人数了。

但是让方孝玉庆幸的是,最后还是明军胜了,虽然是惨胜,但是占据了绍兴府,杭州的南大门便打开了,而且浙江的清军主力基本被消灭,接下来控制整个浙江已变得更简单。

原来黑山攻占衢州以后,并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马不停蹄地稍作补充以后,向杭州进发。

在路上,黑山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被俘的衢州知府杨九龄,一点都没有难为他,也没有逼他归顺大明。直到三天以后,在到达距离杭州一百多里的地方,杨九龄突然主动求见黑山。

这几天,杨九龄所见所闻,发现俘虏自己的这支军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根本就不像传闻中“无恶不作”的叛匪。

“也许他们真的是大明的军队,也许大明朝真的回来啦?”杨九龄数次盘问自己。

有一次,杨九龄试着问给自己送饭的一个明军老兵,他们从何而来,要去做什么。

没想到那个老兵也没瞒着,就像拉家常一样,将自己以前在福建绿营做伙头兵,后来如何的在麒麟山被俘,又如何的加入明军,见到了大明皇帝,大明军队对每个士兵都一视同仁,军纪是如何的好,最后老兵甚至将明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背了一遍给杨九龄听。

当杨九龄听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得知这是出自大明皇帝的手笔,心中惊讶万分,有道是“民为重,君为轻”,历朝历代得民心者得天下,大明皇帝有如此见地,何愁大明不能复国。

回想起当年,杨九龄就是因为看到明朝**透顶,百姓怨声载道,才不肯出仕,等到满清入关,政~治算是清明一些,这才走出家门,应友人的邀请,出仕做了满清的官员。这些年,自己尽心尽力,为百姓造福,可是仍然抵不住满清朝廷的苛捐杂税,如果不是自己禅精竭力地想办法减免赋税,衢州的百姓恐怕早就造反了。

杨九龄想到这些,反倒拿不定不注意。记得孔圣人曾经说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夷狄之。”反观满清入关以后,所行之事,虽然也有利民之举,但主要还是为了自身着想,尤其是“剃发留头”,让汉人改变祖宗之衣冠,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满清官服,杨九龄苦笑了一下,伸手撕开自己的衣领,将官袍从身上脱了下来,只穿着内衣,将外边站岗的卫兵喊进去,说要见他们的将军。

黑山开始以为杨九龄就如“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要想说服他归顺大明,还得需要一段时日,但没想到短短三天,杨九龄就改变了主意。

果然,杨九龄在黑山面前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出愿意投靠大明,但有一点要求,就是善待浙江的百姓。

黑山当然是求之不得,如今军中就缺像杨九龄这样的文人。他知道自己是粗人,不过早在进军浙江之前,方孝玉就和他说过,到浙江以后,一定要礼贤下士,收浙江士人之心。

于是黑山马上表示同意,又使劲想出了一个官职给杨九龄,想要他来辅助自己。

黑山任命杨九龄做自己的“军师”,其实大明军中那里有这么个官位,完全是黑山看戏看多了,用戏中的表演替代了现实。

如今是非常时期,杨九龄也知道眼前这位大明“军团长”任命自己做军师是何目的,但是他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才疏学浅,不习战阵,难以胜任“军师”之职。

不过杨九龄也没把话说绝,马上提出可以做黑山的行军司马,为明军打理粮草兵备事宜。不但如此,杨九龄还向黑山提出了一个“军师”的人选。

这个人选,即使黑山这个以前的“山野草寇”也是听过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江浙第一才子”沈珩。

沈珩乃是浙江海宁人,年逾而立,却少有才名,曾经向大儒顾炎武、钱谦益等求学,就在前年竟然中得会试第一。殿试中,操控满清朝廷的内阁大臣鳌拜厌恶其是汉人,又不会逢迎拍马,所以只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

做了京官的沈珩,觉得在北京呆着憋闷,便向上官请假,回浙江省亲来了,此时正杭州东南的海宁。

这个沈珩,可不单单是精研“四书五经”,而且曾经熟读兵书战法。很小的时候,被其父带到史可法身边,史督师就曾说过:“此子聪颖非凡,学儒则为大儒,学武则为大将,将来成就必在我之上!”

而且他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立下“匡扶天下,济世爱民”的志向。那时候“闯贼”祸乱中原,满~鞑屡犯辽东,沈珩便专注学习武略,将班超作为自己的榜样,想要成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可是沈珩也算是生不逢时,当他长大的时候,满清入关,大明覆亡,天下兵戈渐息,他学的兵书武略却无用武之地。最后没办法,他只好丢弃心中的梦想,转而钻研经学,不过三年,十八岁的时候,便是乡试第一,又几年成为会试第一,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黑山听杨九龄将沈珩的来历说了一遍,马上来了兴趣,听说就在海宁,据此也不过二百多里,只要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就能回来。于是黑山下令,特意派出一队精锐的侍卫,化妆成清军,去海宁沈府“请”来沈珩。

一昼夜之后,果然将沈珩请来了,其实是绑来的。本来怒气冲冲的沈珩,进了明军大营后,马上变得满脸狐疑,直到见了黑山。

沈珩并不认识黑山,而黑山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小白脸”,虽然年纪要比方孝玉大些,但却连方孝玉一半都不如。

黑山心想:“这小子也太瘦弱了,也许也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沈珩不知道这是哪里,马上出口询问,黑山哪里解释的清除,这时候,杨九龄从后边走了进来。二人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错,就由杨九龄将发生的一切转述了一遍,从大明永历皇帝“天赐复活”,一直说到大明“第二军团”进入浙江。

这完全让沈珩懵了,就如同听到“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他最近也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如今江南各地反叛四起,有人举起大明的旗帜,甚至快要打到江宁。

如今证实这些都是真的,沈珩反而不敢置信了。好在沈珩自己镇静了一会,又和杨九龄寒暄了几句,说了一些闲话,心情才算平静下来。

黑山不会说话,说服沈珩改投大明的事就全交给了杨九龄,反正人是他举荐的,黑山只顾自己在旁边喝茶。

当杨九龄说出招揽之意,杨九龄也早已猜到,让人惊诧的是他马上就同意了。

黑山见到沈珩不当满清的官,竟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心情大好,马上代表“第二军团”,任命沈珩为“军师”。

沈珩倒也没推辞,马上接受了任命,而且当众就把身上的便服脱掉,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穿上了大明的四品官服,以表明自己绝无反悔之意。

其实黑山是想给沈珩更大一点官的,不过按照万岁爷的旨意,他的权力最高只能任命四品官员。

黑山没想到自己在衢州吃了一次大亏,却得到了两个人才,当即就要大摆筵席,为沈珩接风。

不过黑山的好意却被沈珩一口回绝了,因为他在海宁的时候,听说杭州满人佐领隆尔萨率领一万清兵去绍兴了。而绍兴是右路军进攻杭州的必经之路,隆尔萨当然会死守绍兴,但以对隆尔萨的了解,沈珩认为隆尔萨绝对会给右路军制造麻烦,甚至是很大的麻烦。

于是沈珩马上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希望黑山绕路去绍兴,先与右路军合力消灭隆尔萨的清军,然后再攻打杭州。此时杭州的清军都被隆尔萨调走,也就是一座空城。

按照黑山的原计划,是准备要直接攻取杭州。这几天,黑山就连做梦都梦到自己拿下杭州,在杭州城的城上大口喝酒的模样,甚至都能笑出来。

可是沈珩却让自己去绍兴,那么自己先行攻去杭州的计划,不就要落空了吗?

想到这些,黑山内心真的不甘心,但是他知道方孝玉是自己的“政委”,和自己一样都是“大明第二军团”,应该不分彼此的。

看到沈珩坚定的目光,还有他马上就尽职尽责的干上了“军师”,为自己出谋划策。最后黑山决定,立即绕路,日夜兼行,向绍兴进发。

到了绍兴以后,因为此地只有两千清军驻守,主力跟随隆尔萨出城截击明军去了,所以左路军根本没费劲,就占领了绍兴。

然后,黑山在沈珩的建议下,马上出南门,急行军二十里,终于赶上了方孝玉和隆尔萨大战,最终在南北夹击之下,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黑山和方孝玉见面以后,将沈珩和杨九龄介绍给方孝玉。方孝玉对于沈珩和杨九龄这样的“降官”,很是客气,得知沈珩被黑山任命为“军师”以后,也表示赞同。

绍兴城被拿下,杭州旦夕可下,据探子禀报,杭州如今只有三千清兵,而且是群龙无首,仅剩最大的官,就是杭州知府,正准备逃跑。

就在黑山和方孝玉寻思如何进攻杭州的时候,沈珩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马上进军杭州,趁势拿下,不给清军任何重整旗鼓的机会。

黑山和方孝玉想了想,立即采用了沈珩的意见,下令在绍兴城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出兵杭州。

(虽然更新不及时,但是字数能保证,我很辛苦,不信你也试试!)大文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永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永历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才子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