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来信3
何在江闪电般完成角色转换,跻身外资企业重要管理阶层的时候,李大和的广告业务却陷入了一个低谷――因为公司战略扩张,对全面业务进行分类管理,以业务类型设立分支机构,原本在服装、婚纱摄影这一块已经有所建树的李大和,在内部角逐中被弄到餐饮分部担任部长。众所周知,在媒体广告中,餐饮的竞争是最强烈的,利润也低,平日里搞的是人海战术。这样一来,他的热情多少受到挫伤。要知道,广告公司的老板不会以历史贡献论英雄,而是以当月业绩推行“末位淘汰”制度。
在这个形势下,李大和开始思考未来怎么走这个问题。因为,这时他跟王霞已经突破“兄妹关系”,把将熟未熟的柿子摘了。他的一颗脑袋,开始要思考两个人的未来。
权力就是资源的代名词,这一点何在江深信不疑,他想过把李大和弄到身边来,安排个一官半职的,正好实现兄弟会师,这对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他很快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在他所交往过的朋友当中,包括供应商里头,有不少人已经自己出来创业了,单干的也好,合伙的也好,发展得都不错。(手打吧www.shouda8.com首发)为什么不可以鼓动李大和也走出这一步呢?但他也知道,李大和这个人谨慎得近乎前怕狼后怕虎,要说服他不是件容易的事。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何在江先做通了王霞的工作,在王霞的协助下,好不容易把李大和说通了。
把李大和扶上马,现在,他的最大任务就是要把资源最大化,集中化,为李大和所用。看着他卯足劲干起来了,他倒有了一种做实验的心态――要看看一个小作坊是如何玩大的,一个理想是怎么成为现实的。
自从到了相宜电子,跻身中层管理岗位,而且是举足轻重的岗位,何在江对这种高效率、高责任运行的职场生存模式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在这个职位上,他看到了更为丰富的职业内涵,他能够把心性、志趣集中到这里。过去他曾经宣称,不能一辈子给人打工,当牛做马,幻想过自己出来单干,或者做生意什么的,而现在,他放弃了这些杂念。
如果时间往回拨五年,何在江也罢,李大和也罢,怎么可能想象到今天的情形呢?
胡晓梅现在是他的一个牵引力,他无数次地下结论,两人的关系完了、完了,但是,她没有完了的意思。短暂的同居生活之后,他们分开了,胡晓梅带着她的读书计划,投奔伍小姐的门下。到了苏州,稳定下来了,胡晓梅才给他打电话。后来他们不讲电话了,写信。胡晓梅写两封,他回一封。奇怪的是,信里面不抬杠了,几分客气,几分牵挂,像是一对屈于命运而不得不两地分居的夫妻。
胡晓梅的本科文凭已经稳稳当当拿下,根据前几封信里说的,她正在全力以赴着手考研究生的问题。她选准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上海,一个是北京。“当然,最好是北京,但愿菩萨佑我,”她在信里写道,仿佛天下之大,任她翱翔。
起初,胡晓梅不相信何在江摇身一变,混进人人向往的相宜电子,而且担纲生产经理的重要角色。在她眼里,何在江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少意志力,一副得过且过的心态。而何在江也不相信胡晓梅能够坚持把书一路念下去,真的读了专科读本科,读了本科要进军硕士博士,这些异想天开的事,偏偏被她一步步实现了。现在,他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下一步跟胡晓梅的走向联系起来。比如一旦她考研成功,要资助她完成学业,毕业后她到哪工作,自己该怎么对应……这些充满变数的问题,都牵引着他的想法。有时候他也会静下心来想,怎么你何在江从过去抗拒她,到现在服从着她,愿意跟着她转了?!
“伍小姐希望见一见你,”手上这封信里,胡晓梅又提出要他择机去一趟苏州,而且搬出了伍小姐。
“小何,又有一段时日没见你了,”何在江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伍小姐那一副台湾腔,心里禁不住涌起一股向往,苏州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份牵挂与期待。
。。。。明天继续更新下一章节《裸画》。。。。】
作者题外话:读者朋友……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作者求收藏、投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