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杂草传说
杂草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为什么这样说?你猜猜?
金庸先生写情,三分甜七分苦,人生本来就是三七开的,批注易经中有许多版本的解释。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许多人像“杂草”一样生活着!
那些有时候在外面看上去金光闪闪的事物也可能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那些外面看起来灰头土脸的,也可能是秀外慧中,人们总分不清另外一些人们真正的样子,那一团和气或者是一团姻媪的气质。时间总是不听话,带走了许多人的心上人,岁月总是爱唱歌,歌唱的都是离别的苦,我们总是觉得不满足,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那些不被人关注的角落里,还有许多人如同杂草一般的活着。他们在“零丁洋里叹零丁”,他们在“宁古塔”流放。有人习惯了“颠沛流离”却不知道有些人的“颠沛流离”却是另外一些人的“诗和远方”,有人习惯了“弄虚作假”,却不知道他们的“弄虚作假”却是别人的“以假乱真”,我们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千疮百孔,却不知道有人生活的比杂草还要卑微。
为什么“诗和远方”让我们觉得很是遥远。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江南烟雨四月春,琼台楼阁懒梳妆,蓦然回首阑珊处,妮侬软语叹伤感,五里桥头北方客,三千里路等春风,百年修得同船渡,青城山下礼佛经,十万八千梦里空,恒河沙里百万中,浮云总是百千磕绊,羁旅江湖无归途,恰似人间不归路,好比春光乍暖寒,又见怜月冷枝头,不见故人江湖远,不见长江不回头。
唱戏曲的时候,当代票友喜欢清新雅致的装束的“大青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确幸”与“小欢喜”“小团圆”这样的小艺术作品,要比大气的团圆更接地气,当年的月光挂在谁的窗棂,月光下的凤尾竹,张扬了中国古典绘画中张弛有度的留白艺术,人生总是无法被全部填满事情的,空闲的时光里,总觉得这安逸的时间像是同生活中偷来的安详,都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那十分之一的小确幸显得拟足珍贵,千万方寸一张榻,百亿身家半条命,梦里花落知多少,千万里路云和月。
小时候喜欢cosplay的动漫文化,梦想去参加cosplay活动,想和那些雌雄莫辨的coser交朋友,也想偶尔兼职一个coser,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是荷包很骨感,coser服装真的很贵,自己做衣服又没有那个耐心去学习裁缝,懒这个字搁浅了我无数的梦想,但是这个世界想要得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去付出代价和努力的,懒这个字将欲望里所有的东西都给阻隔在千里之外,而且不要回来。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这个词汇应用于动物,动物的应激反应更加的明显。人也有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主要体现在受到伤害的人或事物,但是人类的应激反应的成因更加的复杂。
人与人之间“恃强凌弱”这个关系几乎是永恒的,即便在家庭关系里也都遵循这样的规则,就像网友说的,一个人要是没有能力,没有钱,没有势力,即便是亲生的父母也会同样的欺凌你,“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几乎就是真理!
不然怎么只有人类被称作智慧型灵长类动物,人们知道物尽天择适者生存,可是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哪些人是适用者,那些带不走的终究带不走,那些留不住的终究不中留。随遇而安吧!既然我们不能参与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又身处问题之中,既然我们不能不留余力,那么我们只能随波逐流。难得糊涂,顺其自然,尽人事,听天命,个人的力量在面对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的时候。必然是渺小而无助的,所以活在当下,是中年人四十不惑的无奈感慨,为什么感慨?因为无能为力,因为身不由己。成年人配讲身不由己,少年热血已不在,青春浮华春梦里,天外有云天亦老,轮转回还又争春。
是的,个人的应激反应扩散成为更多人的应激反应,而这种多数人的应激反应就构成了一种大众普遍焦虑的社会现象。但是个人的应激反应可以自愈可以逐渐用时间去治疗,而人群中向群性的应激反应也是一样,群体性的应激反应,大家可以一同共同治愈,但是他也是一个时间中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群体自愈的过程之中,人们逐渐的社群行的进化,人们对于免疫,对于群体性心理治愈,对于如何排解焦虑,都会有新的进化的方式方法,这也许就是智慧型生物对于环境改变在几千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一种规律,是的,自愈与向群性都是进化的结果,我们享受进步的结果,我们为了前进的努力是有目共睹,我们对于天灾的抵抗逐渐经验老到而熟练,这一切的进化来自基因与社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