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房
京城首善之地,便是经过战火恢复得也比别的地方早,这时的京城又有了些往年的富贵气象。尤其日后的王妃公主们聚齐了经过,这难得的景象日后怕是不会在有,所以虽然有车架两边都是铁甲武士,也没拦着百姓们围着看热闹。
忽然人群中就人嚎哭,哭的是梁朝的列代皇帝,在今朝的风子龙孙面前哭前朝已是大逆不道,所以都不用蒋存智招呼,武士们早循声扑过去。
道路两边的行人挤挤挨挨,看着武士过来虽然知道闪避,一时也让不出道来,好在魏朝初立,无论是蒋璋父子们还是下头的军士待百姓都多几分容忍,这才没闹出挥刀鞘抽打的事来,可如此一来,速度大受影响,只以为这世上哪有人等死的,必定哭几声就逃窜了。
哪里想到,他们分开人群后,就见一个男子浑身缟素,手持哭丧棒,脸上竟在笑,看着武士们扑过来,大笑道:“蒋贼!你以下克下,以臣克君,今生必遭报应,子孙不全。”
这话一出,武士们吓得魂飞天外,一起扑上去要拿他,哪里晓得这人将手上哭丧棒一扔,露出一柄短刀来,反手在颈上一抹。顿时鲜红飞溅,他身上的孝衣瞬间就叫鲜血染得通红。
回宫的路上出了这等事,原本的欢喜荡然无存。当着满街的百姓,蒋存智还不得不道:“此人忠心可敬可叹,只是他的皇帝对不起天下苍生,辜负了他这一腔赤忱。”又命将他的遗体好生收敛了,“切不可损伤。”
福郎坐在石秀怀中,起先因为刚父子重逢,还有几分新鲜,能坐得住,过得一会儿就觉得气闷。虽然在魏地时,福郎也极少上街,可这一路上京,只消不是人烟密集之处,蒋苓便不禁着他往窗外看,甚而在驿站安歇时还许他在驿站里走动,所以心早野了。这会子听到外头热闹,哪里还坐的定,从石秀怀里爬起身,抬手就去够窗帘。
蒋苓忙抓着福郎要掀窗帘的手:“不要胡闹。”
福郎看看蒋苓的手,挣两挣挣不脱,他倒也聪明,晓得求救,竟是抬头去看石秀,口中还咦呀做声。
石秀虽然有个已将成人的长子,可毕竟第一回见着宝郎时,宝郎已是个小少年,再是会讨好卖乖,石秀也很难拿怜惜幼小的心来看他。可福郎又不一样,虽然石秀也没见着福郎出生,可到底是才出生不久,身子也弱,小小软软的一团,捧在手里时,说话声音大些就像要把他吓坏了一样,禁不住心生怜爱。
何况现在,宝郎已有十二三岁,已做不来撒娇的举动,便是做了,也远不如一个雪白粉嫩的婴孩做来惹人爱,所以就叫福郎拿乌溜溜眼睛盯着,石秀的心早化成一滩水,要不是晓得下头出了人命,只怕就应了他。
可叫福郎看着,石秀又拉不下脸说不答应,想了想,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玉佩来,在福郎眼前一晃。
玉佩色做芙蓉,润泽如冻,下头的穗子打着同心结,就是以蒋苓的眼光来看也不是凡品了。
福郎也不懂品相,只晓得颜色好看,伸手就来抓,石秀便将手抬高些,福郎便在爬在他爹身上去抓。石秀有意逗引福郎,又将手举高了,这一回福郎再够不到。
福郎见拿不到,倒也晓得该求谁,便对着石秀咿呀,仿佛是要石秀将东西给他。石秀也起了试探之心,温声道:“要就自己来拿。”
福郎看看玉佩,再瞧瞧石秀,两条小肉腿儿一用力,竟颤巍巍站在了石秀腿上,一手搭在肩膀上,另一只手去够玉佩。石秀顿时喜心翻到,“好儿子。”说着将玉佩放到福郎手上,又向蒋苓笑了笑,“给儿子了,日后补你。”
蒋苓这才明白玉佩的穗子为甚是同心如意结,饶是她素来冷静自持,脸上还是微微一红。石秀看蒋苓笑了,一手拢着福郎,另一只手将蒋苓的手握在掌心,也自笑了。
不说蒋苓车厢里温情脉脉,后头刘丽华的车里却是一片安静,母子两个隔着小几对坐,宝郎脸上一点欢喜之色都没有,刘丽华的双眼也有一点湿润。
在刘丽华看来,如今她到底是侧室小星,前头又都是皇子皇女,她身份低微出去不得也罢了,可宝郎呢?他一破案孺慕之心的过去见爹爹,可他那个爹爹,见了新妻幼子就将他抛在一旁。这也是蒋氏还没受封呢,要真受了封,蒋氏瞧他母子不入眼,石秀是不是就要他母子去死上一死!
刘丽华越想越恨,可碍着阿采在一旁服侍,不但不敢露出痕迹来,还要做个懂礼知耻的模样道:“二郎且小,侯爷怜惜些也是有的,并不是要冷待你。”
宝郎口唇动了动,待要说什么又闭了口,只是点了点头。刘丽华还待说什么,就觉着马车忽然停下,转而便了方向,这还罢了,变动方向之后车轮滚动的粼粼声,马桶的哒哒声就少了许多,连着街上行人说话走动的声音也热闹起来。
刘丽华再顾不得克制,扑到窗前探手去掀窗帘,一旁的阿采见而不禁。
刘丽华眼看着她前头已只剩两对骑士,自家的车架已成了头一架,顿时惊惶,只以为是叫蒋苓石秀抛弃了,立时转头去看阿采,就看阿采面上都是笑容,笑得刘丽华后心生寒、
“阿姨,阿娘他们要进宫面圣。”你一小星,连着靠近皇城的资格也没有。我呢?如是阿爹或者蒋氏引荐,许还能面圣,可那蒋氏怎么肯!这样的话,便是宝郎不晓得阿采是蒋苓送过来的人也不敢在她面前露一个字,更何况,刘丽华一早说过,是以宝郎也只能哑忍。
刘丽华听说蒋苓石秀面圣去了,身上忽然一软,整个人跌坐在软垫上,什么精神也没了。
又说蒋璋等李氏蒋芳蒋茜他们已等得心急,遣内侍去看了好几次,这回终于听说车队到了,欢喜已极,便向身边的一个年轻美貌的娘子笑道,“我几个儿女,个个都懂事孝顺,就三娘五郎爱淘气,尤其三娘,自家都是二十出头的人了,还做了娘,还变着法儿闹,从不肯叫我省心,一会子你就知道了。”
这个美貌妇人嫣然笑道:“都是圣人疼的。”
蒋璋听了,哈哈哈大笑,道:“你倒是肯帮着她们说话。”
美妇人听说,笑而不语,却是不动声色地往侧挪了半步,将粉面微微抬起,一双妙目斜睃向大殿门口,若是蒋苓等人在,看着这她的面庞怕是都要大吃一惊,却是这位娘子面貌与岑氏有四五分像。
你道这妇人是谁?她也姓个岑!正是岑氏没出五服的一个堂妹,这位小岑氏的曾祖父恰是岑氏的曾祖父的兄长,是以小岑氏还要唤蒋璋一个堂姐夫;要论起年貌,小岑氏恰是绮年玉貌,论身份乃元后的堂妹,怎么就是蒋璋纳了她不说,还给了名分,要晓得,连着岑氏虽然说着是元后,可追封的册书可还没下呢。
要说乱了辈分,这在历代皇家并不奇怪,从前那位宠爱赵合德,宁可死在她温柔乡的汉成帝的许皇后论起辈分来,还是他的表姨。而唐朝太宗皇帝,玄武门弑兄杀弟后有纳被他杀了的李元吉的杨氏王妃做妃子;到了玄宗这里,更是娶了儿媳。前头两位皇帝因着无人为他们美言,是以到了后朝,汉成帝自有昏聩好色的名头,而太宗皇帝,纵是千古明君,因纳了杨妃,也少不得受了责难。堵有玄宗皇帝,因有白居易一篇《长恨歌》倒是成了千古绝唱,受到后世称颂,连着玄宗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都不提了,小岑氏不过是在堂姐死后多年,嫁了姐夫而已,更没甚了不得的,
只是蒋璋与小岑氏之间,也是很有一番曲折。
当年岑氏忽然去世,魏国公府一家扶灵回乡之后,岑氏一族的族长日夜悬心,唯恐天兴帝迁怒他们。他们一家子虽然谨慎,却还有良心,不忍将岑氏出族来保全自家,只得一家子龟缩了,凡事都不敢出头争风,恨不得大伙儿都将他们忘了,老老实实在京中窝了三年。
而后齐王暴毙,天兴帝只剩晋王,鲁王两个个儿子,其中鲁王愚钝丑陋,当不得大事,是以天兴帝的选择只剩了晋王一个。可晋王与蒋家那是结了仇的,又或者说,要不是蒋家与晋王结仇,岑氏也不会这样早去世。要等他做了太子皇帝,或许一时拿蒋璋没办法,可他的姻亲故旧要为难一二,却是不难。
别人自家在朝中还有些势力,也有些故交,就是皇帝想为难,也要找些借口,唯有岑氏一族,龟缩得也狠了些,不过三年,虽然故旧还在,已不会有人肯顶着天兴帝和晋王两重不喜欢来回护他们,自家也没什么本事让晋王忌惮一二,想来想去,只是发愁
说来也不是一点法子没有,且都有前例可循,那便是回乡守孝。
只是守孝这回事,都有成例在。比如儿子儿媳以及未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丧是斩衰,需得服丧三年。若是长子亡故,他的长子便是承重孙,一样为祖父母守孝三年。且凭是多大的官,在朝廷没夺情之前,都要丁忧在家,若是家乡在外乡,还得扶灵回乡。当时无论是淮阳郡公家还是岑氏,都是如此。旁的长辈,便是有孝,孝期即短,更不用在家守孝,不然整个朝廷都要无人可用。
可到了岑家,虽然只有两房,也是人口繁多,竟是没一个要紧的人能令全族都要守孝的。譬如岑氏身在二房,她爹岑尚书倒还在,可他也只能管二房这些人,至于长房,不过是穿个素服罢了。反之,长房也是如此。
就在两房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头一道雷就劈了下来,却是岑尚书被参了十三条大罪,卖官鬻爵已是小事,要命的其中那条同女婿蒋璋串联。有了这条罪名,再亲近的人都不敢为岑尚书说话,不但不敢辩解,还得摘清自己,免得晋王将怒火投射到他们头上。只能眼睁睁看着年纪老大,头发花白了的岑尚书颤巍巍地脱帽伏地请罪。
偏是那刻薄的晋王还要做个好人,有意放岑尚书回家,“好好想想你的儿孙们的前程,不要糊涂,不要辜负圣恩。”
什么个好好想儿孙?他认罪了便可从轻发落他的儿孙吗?莫说岑尚书不是蠢人,就是蠢人都不敢信。可怜他年纪老大,须发白的比黑的更多,颤巍巍的站不来,还是两个内侍过来扶起岑尚书,将他送出大殿,又叫来他的随从,左右两边夹着扶出了宫。
这时的岑尚书脚都抬不起了,是被随从们塞进轿子的。因看着岑尚书浑身战栗,脸上没有一点颜色,所以轿夫们脚下生风,往日一刻钟的脚程今日连一半时辰都不用,可还是太迟了,轿子还没进大门,岑尚书就从轿子里载了出来,官帽儿打着旋的落地,当时就昏死过去。
岑尚书这一昏就再没醒来,请了两波御医都摇头,只能由长子代为上书告病。晋王不免疑心岑尚书是师法前人故智,又遣了三回御医,其中一个还是他心腹,没他援手,天兴帝还不能这样快就倒下,连着他都叫预备后事,这才信了。
岑尚书昏在床上,牙关紧咬,连一滴药都灌不进去,遑论其他,不过三日,溘然长逝。便是晋王有意问罪,可岑尚书即死,再盯着岑家其余男丁不放,倒是惹人口舌,是以岑氏二房终于得以扶灵还乡。
这一走好比得出生天,可岑氏长房就倒了霉,晋王的眼光牢牢盯在他们身上,就是要使苦肉计也使不成了。长房的几个郎君们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脱身之计,只好先想法子能留几个留几个。
要说遇到这类事,通常会留几个年纪幼小又聪明伶俐的男童,或是藏与族人中,或是投靠远方的亲友,只消岑氏一族犯的不是族诛大罪,总不会穷究到几个幼儿身上,这几个孩子就保下了。倘或有一日皇帝既往不咎,岑氏长房要翻了身,这几个孩子还能寻回来。
只是相对岑氏二房的人口简单,岑氏长房好说人丁兴旺,自家里都要分好几房,小长房,小二房,小三房。
其中小长房是长子嫡孙一脉,小二房却是庶出,到了小三房,虽也是嫡出,却是继续室所出。这三房也各有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