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急救!

第六十二章 急救!

“拿水来……”聂寻说道,立即就有一个保镖拿出一瓶饮用水,“给你奶奶喝小口……”聂寻把水递给郭漫雪,说道。自己则迅速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个葫芦状的灰色瓷器瓶子,放在一旁,又取出一副银针,从自己的白色布衫上撕下一块布,用水浸湿,用军用匕首割开老太太肚子上的衣服。聂寻定神看了看,深吸一口气,心中就有了计算,要救老太太得分三步:拔刀,止血,包扎。这三步里面拔刀最危险,很有可能老人就在拔刀这一刻撑不住,撒手人寰。

所以聂寻决定先止血再拔刀,这样虽然难度大得多,但却保险些。聂寻左手五指分来,按在老人伤口偏上方,拇指按住老人气海穴,中指按住终极穴。右手拿着浸湿的布,轻轻擦拭干净老人伤口附近的血迹,以便辨认穴位,然后迅速拨出一个银针,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捏着银针的方式如持毛笔,左手配合推压,对着腹部曲骨穴扎入,接着又在气海穴和终极穴各扎下一针,这三针呈一个标准的正三角形分布。这三针下去,郭老太太立即就感觉好多了。这三针不是止血,而是为老太太局部麻痹。

聂寻这三针看似轻松,步骤也简单之极,但是如果有中医同行在场,定然要为聂寻娴熟的手法折服。聂寻看似无奇的三针,实则却是运用了针灸之术的“刺手”和“押手”两种绝技。聂寻右手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的这种手法称之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以辅助针身,左手所用的手法叫做“押手”。

聂寻进针时,右手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弹震刮搓,这些对于手法的要求都是极高,而左手“押手”则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老人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对着施针者的手法都有极高的要求,更别说,这两者同时进行了。

聂寻见老太太脸上痛苦之色慢慢褪去,心中暗松了一口气,但是也不敢懈怠,深吸一口气,平缓了自身的呼吸,右手捏起一枚长针,以指切进针法,向着郭老太太鸠尾穴刺去,封住动脉。聂寻又捏起同样的一枚长针,同样以指切进针法,在方才那枚银针对称的巨阙穴扎下一针,这两针都是封住动脉,起到止血的作用。

本来聂寻扎完这两针就已经达到止血的目的。可以收针了。但是,他又从针套中取出一枚毫针,这最后一针比之聂寻前面所扎的五针要难上许多。

这一针名为的“针刺补泻”,“针刺补泻”是聂寻根据苏家中医密学《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的思想,和参考了《御医笔记》中的针灸之法,自行研究出来的。

聂寻自创的“针刺补泻”一共有两针,一针叫做“补”,一针叫做“泻”。郭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此时流血过多,身子虚的很,虚则补之。所以这一针,聂寻要给郭老太太补充人体正气,所谓人体正气,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生机。人体生气旺不旺,代表他的生机是否旺盛。

聂寻要给郭老太太扎的这最后一针就是“针刺补泻”二针之一的“补”针。这“补”之一字说来简单,但却是几乎逆天,试想通过针灸之术能够补充一个人的生机,岂不逆天?

聂寻将毫针捏在指间,神情肃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中却是有一股极为慎重之芒。毫针在聂寻的手指间自行抖动起来,毫针是所有一针中最短的银针,此时抖动起来,如一个装着发动机的小机器,似乎想要挣脱出聂寻的手指,却是被聂寻紧紧的捏住。

腧穴不但具有其他穴位的普遍性,还具有一些其他穴位没有的特性,例如生气旺血。腧穴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穴位,而是一类穴位的统称,一般腧穴在医学上可以分为天地人三部。关元穴正是一个腧穴,它就是聂寻最后一针的目标。聂寻依旧左手按住关元穴四周,右手则以捻转法在两指之间微微颤动,聂寻气一定,手起针落,将手里的毫针刺入关元穴中,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尽量控制速度,缓缓刺入。

“针刺补泻”中的“补”中最关键的就是“得气”。所谓“得气”指的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感觉。如果针刺入之后,感觉到了“得气”,那么这次“针刺补泻”就算是成功了大半,只需稍加疏导调理就行了。聂寻细心的感受,大致过了半分钟左右,聂寻感觉到针下有徐和、沉紧的感觉,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是不是感觉有些酸、麻、胀?”聂寻对着郭老太太问道。

老太太细细感受了一番,在被针灸的地方还真是有些酸麻的感觉,眨了眨眼,表示肯定。

聂寻便肯定真的是“得气”了,捏着针的右手转动银针的速度更慢,力度也更加的轻缓,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聂寻正缓慢的给郭老太太“补”生气的过程。聂寻动作轻缓,但是精神却是高度集中,这一针对他的负担甚大,额头已经渗出密密的一层汗珠。聂寻持续旋转着手里的银针,过了足足有三分钟,才毫无预兆,猛的将银针拔出。

其实,苏家医术中也有类似于聂寻自创“针刺补泻”的针法,根据苏陌所传授,苏家有两式针灸之术,一式叫做烧山火,一式叫做透天凉。

烧山火是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三分之一,这里在中医上被称为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三分之一,此处即为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最后三分之一即为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三分之一,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

透天凉大致与烧山火的行针相反,是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三分之一即为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三分之一即为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三分之一则为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三分之一,如此反复操作三次,将针紧提至上三分之一即可留针。在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就是苏家医术的透天凉法了。

苏陌当年在向聂寻传授这两式针灸绝技时,还和聂寻提到,在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个叫做柳下挥的老中医,他从中医公会退休之后,闲在家就根据自己从事中医四十多年的经验,写了一本叫做《天才医生》的小说,那本小说当时可谓是红极一时。

书中就提到了“透天凉”和“烧山火”这两门苏家绝技,只是在他的书中“透天凉”写作“透心凉”——大概是老中医喜爱雪碧的缘故吧!当然,透天凉也确实有透心凉一说的。《天才医生》中说透心凉和烧山火是“太乙神针”的绝技,当时苏陌就有些愤然,聂寻记得苏陌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烧山火”和“透天凉”是苏家独门绝技,绝对不是什么太乙神针中的把式。

自然,“烧山火”和“透天凉”的归属现在都已无从考证了。

聂寻根据苏家的烧山火和透天凉,又结合《御医笔记》这等逆天秘书中的精髓,自创出的“补、泻”法,比之烧山火和透天凉要高明不止一筹两筹,见效极快!聂寻收针之后,郭老太太的原先蜡白的脸上立即就多了份血色。

聂寻将毫针收好,其他的五枚银针则是仍旧扎着没动。

“老太太感觉好了些了吗?”聂寻问郭老太太。

“好些了……”郭老太太脸色显然的好转,也能微微的开口说些话了。

“您平时都有锻炼吧,这身子骨不像是您这个年纪的啊!”聂寻笑着和老人聊天。

郭老太太勉强一笑,说道,“平时没事就……”

就在郭老太太说话的时候,聂寻突然伸手一把抓住老人腹上的匕首,向外一拔,动作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聂寻和郭老太太聊天其实就是转移她的注意力。

此时匕首被拔出,老太太感觉腹部有些生疼,脸上又是抽搐一下,不过只是一瞬间。随后老人的脸色又渐渐恢复正常了。匕首从老人腹部拔出,并未有鲜血飞射而出,聂寻丝毫不敢怠慢,从身上又撕出一块布条,将原先放好在地上的灰色葫芦状瓷器瓶塞打开,倒出不少的粉末,均匀的洒在老太太的伤口上。粉末一接触到伤口,就有凝血的效果,鸽子蛋大小的伤口隐隐有些将要结疤的痕迹。

聂寻用刚刚撕下的布条将郭老太太的伤口包扎好,顿时众人都松了口气。看着聂寻的眼神又是另一番神情。而聂寻关心的是这次倒出的粉末不少,这着实让他心疼了一把!

聂寻想是不是应该再添置两件新衣服了,昨天在异域风情西餐厅外,帮伊拂晓临时包扎的时候,就报销了他一件布衫,这才过去不到一天的时间,又毁去一件,聂寻也有些为这两件价格不菲的布衫心疼了。

ps小小的调戏了老柳一下!另,厚颜无耻的求红票票,收藏!红票实在少了,实在看不再去了,第一次求票!人家第一次都献给你了,你还不成全我?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医手杀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医手杀圣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