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微风渐起(二)

第11章 微风渐起(二)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菱花窗下,熏香袅袅,白皙纤细的手指行云流水般在琴弦之上肆意。

指尖下缓缓流淌而出的是一曲婉转缠绵的长相思。

十五六岁大小的少女身形纤柔,一袭青蓝长裙裙摆铺散于地,脊背挺直,漆黑如墨的长发及腰垂落,身姿娉婷,宛如一朵盛放的山木蓝。

少女身后跪坐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少女,听着室内回荡的长相思,圆圆的脸蛋浮现几分犹豫与伤感。

“小姐,您若喜欢严公子,不如与老爷说道一二,老爷如此疼您,肯定会想出法子不让您入宫的。”红豆抓着腰间流苏,眉眼间满是焦虑。

闻言,琴声骤停,少女抬起头来,一双明眸看向半开着的菱花窗外,四方院落里,那些花期已过,原本一簇簇盛放,叶色翠绿,花色淡雅的山木蓝,现如今已经枯萎凋零,片片零落成泥碾作尘。

“红豆,我需要入宫。父亲待我如珠似宝,他廉洁奉公,爱民如子,却当了十一年的县令,至今难以施展抱负,”少女眉目溢满坚定,语气感怀隐含丝丝怅然,“至于我与严公子……该是无缘了。”

红豆默然,看着眼前忧郁却坚定的背影,眼底划过一丝不忍,神色复杂。

而少女不再说话,小小的院落里,悲戚缠绵的琴声再次响起,伴随着少女甜软含愁的歌声,悠悠回荡。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一曲长相思,道不尽几多忧愁。

……

汴州城。

汴州府最大的家族莫过于本地的望族贝家。

贝家起不过三代,但第一代汴州巨贾,第二代二子一女,长子汴州知府,二子汴州按察使,幼女嫁给汴州盐运史为妻。

政,狱,钱都握在贝家手中,在汴州府,贝家可以说就是土皇帝。

而贝家第三代,众多子嗣,却只得了一名女孩,闺名玉儿,自小千娇百宠,养得一跋扈性子。

“这什么料子?本小姐要的是最上等的流云纱,这是什么?”朱红色襦裙,橘色半臂,以金丝勾勒复杂精美的牡丹含春图,十六出头的少女活力四射,一身红裙称得少女白皙的肤色越发剔透,配着微微上扬的妩媚眼睛,樱桃小嘴,端得一副好样貌。

随手丢了新做的裙衫,贝玉儿拿起托盘里新制的首饰,面露嫌弃,“这是百年的珍珠吧,倒也不错,只是本小姐素日里便用惯了,就没有点新意吗?”

金钗心底暗暗叫苦,面上依旧维持着恭维的表情,“小姐,您肤色白,又颜色好,穿戴什么都好看。”

这都是赶制的第五批服饰了,再换都该找别国的绣娘匠师了。

贝玉儿冷哼一声,面色缓和了几分,似是勉为其难的挥了挥手,“那就收了吧。”

悄悄松了口气,金钗笑着恭维几句,让一旁的小丫鬟将衣饰收起来。

此番选秀,自家小姐真是折腾了一大顿。

……

桐庐沈家,世代书香。

不过却一代不如一代,尤其是这一任家主沈帆。

沈帆今年不过四十出头,五官颇为俊朗,却身形消瘦,面容苍白,行走间脚步虚浮,一副纵欲过度的模样。

沈家后宅现有主母一名,小妾六名,通房三名,总计十名。

膝下子女十一名,八女三男。

嫁出去了四名,留在沈家的,正值妙龄的只有六小姐和七小姐,余下的两个小姐还在嗷嗷待哺。

此番选秀,沈家两位小姐都要去。

六小姐沈宛宛,虽是嫡出,却是前任已逝正房所出,又不得沈父疼爱,在府中地位颇为尴尬。

“小姐,您决定好要进宫了吗?宫里怕是比沈家还要难以立足。”

墨香自幼与沈宛宛一起长大,主仆间的情分自然非比寻常,是以真心为沈宛宛担忧。

绣着手帕的女子轻轻一笑,目露讽刺,“我今年过了秋,便满十八了,你瞧瞧我那好母亲给我挑选的夫婿人选,说得好听富甲一方,可那年龄,比父亲还要虚长三四岁,更别提出了名的怜香惜玉!还有那比我还大的孩子等着唤我一声母亲!”

墨香神色一暗,倒了杯白水,隔着杯盏试了试水温,才递给沈宛宛。

继室入门后,明面上大度,暗地里却克扣为难,堂堂沈家嫡出的小姐,连日常生活所需都要自己做绣活维持。

主仆俩原寄望着嫁出去后哪怕是清贫些的人家,也总好过现在的生活。

哪晓得这继室先是压着年龄不论婚事,如今过了好岁数,又开始寻那些说着好听的婚事来。

分明不想沈宛宛好过。

沈宛宛心底气极恨极,手上绣着的动作却依旧稳当平和。

眼中不时闪过几丝野心。

入宫,是她的机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帝女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帝女聆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微风渐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