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五十九章 与子同袍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步卒的激战之中,加入一个虎痴许褚,即使是战力坚强的蛟龙一军,也抵挡不住。
不要以为虎痴是虎豹骑的统领,步战就要稍弱,恰恰相反,步战是他的所长。否则当年兖州一会,他也不会和叶信步战。
尤其是魏郡之战突破之后,更是挥洒自如,面对这样的许褚,普通士卒在他身前,能站稳就不错了,蛟龙军依旧拼命相斗。
不过十余息功夫,十名蛟龙悍勇士卒,倒在了许褚的战刀之下。一般是中刀而倒,另外的一半,都是被许褚巨力所伤。
绝对的力量,在步战之中,是最大的助力。而虎痴的力量,即使在定边军中,也只有典韦和张飞两大猛将可以硬扛。
什么,你问叶欢?叶将军会说,我可不是那种脑子里长肌肉的。
看似嘲讽,其实叶欢是很认可许褚的实力的,也欣赏对方的性格,就如一块浑金璞玉,一旦雕琢得当,就会大放光彩。
战阵之上,面对强敌,牺牲是必然的。刘志叶星与麾下士卒都心中有数,强军能做到的是,牺牲,一定要有所代价。
一军一什士卒的堵截,看上去没有给许褚带来任何压力,但虎痴心中清楚,他们卡的那个位置,恰到好处。
将自己再度前进的时间,延缓了两息左右。不要小看这两息时间,足够林间的蛟龙军做出反应,迅速撤退了。
打不过?怎么办?郭大侠的师父教过他,打不过,就跑啊!
最简单的道理,有时候也是最高深的。许褚出现在林间的一刻,在军官眼中,战斗已经结束了,纠缠下去,蛟龙必败。
两军混战之时,跑得掉吗?若是旷野之中的混战,很难。但树林的复杂地形,却降低了这个难度,且在他们的撤退线路上……
根本没有陷阱!不是不想,而是来不及,半个时辰,到了极限了。
蛟龙军对此心知肚明,但站在许褚和朴刀手的视角,却不能不考虑,毕竟敌军设置陷阱的威力,之前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一个全力撤退,一个心存顾忌,表现在战场上,便是在那阵惨烈的阻击之后,蛟龙军的撤退进行的十分顺利。
尤其是在林中深处,射来品字形的三箭,精准命中三名士卒之后。
许褚微微皱眉,他就跟在朴刀手士卒的身后,战将有战将的职责,蛟龙军中,没有能与他相敌的“人”,但陷阱不在其内。
朴刀手的反应,是最为自然的,此刻的许褚,在他们眼中就是关羽!一般的勇武,一般的无敌,他们要全力护卫主将。
相隔一丈不到,凭自己的感觉,竟然无法及时上前,击落三根箭矢。这才是许褚真正皱眉的原因,敌军射术,极为高明。
要知道,这是林间,弓箭的路线,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对手不但精准找到了线路,且自身的杀气,隐藏的近乎于无!
一手三箭,同时激发,许褚的脑海中立刻出现四个字,山地飞龙!恐怕唯有他们的阻击手,才能在林中做到这般威力。
虎痴皱眉,负责阻击的队长也在皱眉,按照战前的布置,一旦挡不住敌军的攻击,十二队士卒,是要先与蛟龙撤退的。
论山林战,十二队士卒的实力,不在山地飞龙之下,他们保存下来,才能更好的牵制眼前的敌军,这一点,队长很是明确。
为什么不尊军令?皱眉的同时,队长心中的第一感觉,是气愤。就算他很快想到了原因,不尊军令,也是不行的。
“二勇,疯了?快点下来,撤。”林间之处,什长正对着树顶大喝,喊声之中,也带着怒气,和蛟龙队长一样。
“诺!”树顶之人下意识的回答一声,从树干上滑了下来。
“想死啊,知道战时不尊军令……”队长拉着对方就走,边走边在口中叱喝,抗命不遵,可是斩立决的大罪。
不管你干了什么,杀伤多少敌军,军法如山是不容改变的。
但说到一半,什长忽然发现了异常,二勇的双眼血红,似乎要择人而噬。胸口不断的欺负,嘴唇嗫嚅着,欲言又止。
“什长,我错了,军法处置,我也认了,许褚,他,他杀了我大哥。”看着什长疑问的目光,狙击手喘息片刻之后方道。
什长闻言,双眼蓦然睁大,一瞬间,他可以了解二勇的那种情绪。方才阻击虎痴许褚的一什士卒之中,定有对方的兄弟。
“二勇,这仗还没有打完,有你报仇的时候,越是如此,越要冷静。你要真想报仇,就该知道,许老虎有多厉害。”
再度出言,什长的语气已经变得温柔了许多,却更为坚定。
他了解自己麾下的兄弟,也记得那一日,二勇在自己面前,欢欣鼓舞的模样。多年失散的兄弟,居然在此战之中,找到了。
二勇听了,深吸一口气,颔首道:“什长,我听你的,我要为兄长报仇。犯军规的是我,什长你千万不要为我担当。”
什长闻言,迅速的翻了个白眼,撇嘴道:“说的什么屁话,我是什长,你犯军法,也是我的职责,听我的,一定要冷静。”
“二勇,我们一起帮你,你放心,今天的阵仗,军法要制裁我等,却也不容易。记住,听什长的,不要冲动。”
二人说话之时,脚步可片刻未停,听了他们的对话,同袍也立刻知道发生了什么。口中出言,那种维护之意,及其明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持子之手,与子偕老。当年在洛阳,叶欢对袁鸾表达心意之时,自以为巧妙,其实闹了个笑话。
持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汉末,是用来形容战友之间的情义的。只不过袁鸾饱读诗书,知道叶欢的心意,才并未点明。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兄弟之情,同袍之情,在汉末这个时代,你用神圣两个字来形容,也不以为过。
当蛟龙军队长投来疑问的眼神之时,什长说了一句话;“大勇是他亲哥,当年走投无路,才把弟弟送给了别人家。”
前者闻言,眼中的疑问,立刻及消失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力的拍了拍二勇的肩膀,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军中士卒,很多都有与二勇相同的经历,当年的困苦,才显得今日的幸福。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释。
“小子,想要报仇,先保住自己,盯死那个许老虎。”什长对队长点点头,飞速撤退之中对二勇快速言道。
对方的动作,他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军人之间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军法,队长是不追究了。
与子同袍,感同身受,换了自己,是不是也会如此?队长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哪怕被人举报,他也要承担军法。
但这种事情,在蛟龙军是不会发生的,上报有功不假。军营中,却有着独特的规矩,一般上报的人,都会让人看不起。
十二队士卒二勇的遭遇,算是拓领之战中的一个小插曲。多年的军旅生涯,还是让他的理智战胜了仇恨,眼下,战局为重。
许褚并不知道,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二勇最后的三箭,还是让敌军的跟进,拖延了片刻的,那般射术,的确可怕。
为了应对许褚和关羽的进攻,刘志和叶星都是绞尽脑汁,没有任何的商议,他们的配合,依旧称得上默契,但并不能改变……
蛟龙一军在陆战之中,落入下风的事实。器械队的攻击受到干扰,且同袍被敌军牵制,他们也只能选择,迅速后撤。
不过后撤是后撤,间中的骚扰,是不会停下的,因为唐河之中的战斗,还没有停止。早在许褚下船之际,他们就接到了军令。
竭尽全力,破坏敌军的战船,保存自身实力,军号之中的含义,士卒们听得清清楚楚。荆州水军没有入水,恰是有利条件。
三曲四曲是急行军而来,水鬼的战斗,并没有战船的支撑。但蛟龙军恐怕是大汉唯一一个,没有战船也能打水战的军队。
水性,是基础,灵活的战术,才是最大的依仗。只要身在水中,想要将蛟龙军的水鬼全部消灭,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许褚关羽相继登陆,打击蛟龙军的伏兵,在河道之中负责阻击的水军,则对战况视而不见,军令下达,他们就要有绝对的专注。
四艘艨艟,短短的小半个时辰,蛟龙一军的水鬼,凿穿了四艘敌军的艨艟,在敌军的乱箭之下,伤亡则控制到了最低。
整个唐河之中,有蛟龙军的“水鬼”整整两队士卒。刘志一开始的作战重点,河道就是关键,兵力必须充足。
只要是水战,无论是什么样的地形,大江大河也好,河流小溪也罢,蛟龙军永远不会缺少兵力,两队士卒,个顶个的强劲。
唐河一战,他们是在以超强的个人实力,对抗敌军的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