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六十一章 都是第一次
唐河之战,曹军有许褚关羽两大虎将坐镇,步骑之间能形成配合。蛟龙士卒依旧不惧,但身为军官,单纯的不惧,就是愚蠢!
眼下,唯一的优势,就在水中,唯一的战术,是摧毁战船。
而要保证这唯一的优势可以进行下去,方今要做的,不仅仅是率领士卒奋战。还有一点,他必须要坚定的加以贯彻。
“兄弟们,别慌,你游回去就行,我们只要船。”当战船被凿沉,自然会有士卒落水,此刻,蛟龙水鬼依旧不忘记出言。
听见这句话,荆州军水军士卒差点傻了,这都是什么节奏?还能这样打仗?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敌军”士卒说的是真的。
因为在他落水的那一瞬,对手是有足够的机会杀死自己两次以上的。都是水军,看了对方的水性,这个判断并不难。
“啊……”此时耳边,又传来一声闷哼,鲜血染红了水面。
“别慌兄弟,那是曹军,不会水的都是。”声音再度响起。
闻听此言,即使在生死攸关之际,荆州士卒也不禁摇了摇头,然后转身飞速游走,面前这帮对手,不但可怕,而且……
是不是精神还有点问题,一边口中喊着兄弟,一边手里捅着刀子,关键,那声兄弟还喊的很有“情义”,更会令人不寒而栗。
同样的一幕,在落水之时,多有发生,这是方今之前就布置的战术。他不想刺激那些荆州士卒,分化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南船北马,除了服饰上的差异之外,蛟龙军还是比较好判断的。会水的是荆州军,不会水的是曹军,会水的,不打!
执行方今的军令,蛟龙军士卒是丝毫不会犹豫的,至于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敌军反击怎么办,听听队长是怎么说的。
“就这么定了,我蛟龙军在水军就是蛟龙,错过最佳时机就打不过别的水军呢?我丢不起那人,现在,荆州军是朋友!”
不得不说,方今很清楚麾下这些士卒的心思,那一句蛟龙军在水中就是蛟龙,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我们是在打水战。
水战之中,按将军的说法,我的蛟龙军,可以让天下三先!
让天下三先!蛟龙军最爱将军这句话,也知道其中的含义。抛开他们敬仰将军不言,若论棋艺,将军也是天下第一。
这一点,比叶欢的武艺,还无人质疑。比如现在天下公认的大国手,多年以来百战百胜,下邳鲁平,便是大公子之徒。
三先,是极大的优势的,不是绝顶高手是不敢让的。但要论水战,蛟龙军就是绝顶高手,从上到下,没有人会有异议。
于是乎,令荆州水军士卒心中发寒的一幕就出现了,蛟龙军专门盯着那些不会水的动手,也丝毫不妨碍他们和荆州水军“交流”。
精神有问题,那是荆州水军的第一反应,哦,用直白一点的话,叫失心疯,还能这么打仗?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不过,蛟龙军士卒可不会这么认为,将军说过的,我强啊!只要我够强,怎么打都可以,你们不理解,因为你们不强。
深入的“交流”之下,荆州水军士卒纷纷划水而逃,曹军士卒就没有这个待遇了,落在唐河之中,绝没有优待俘虏一说。
陆地上,虎豹骑士卒,可不会畏惧蛟龙军,绝对可以一拼。但到了水中,不客气一点说,十个绑一块儿,都不是对手。
船头不是没有士卒,往水中放箭,但不要忘了,河道本来就不太宽,两艘艨艟并列,已然占了不少空间,还有艘搁浅的。
它们以及之后被凿沉的战船,会成为蛟龙军最好的掩护。你想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射中水鬼,是极有难度的。
加上之前的一阵“劝降”,包括这一阵水中的“交流”,荆州士卒就算放箭,也多有出工不出力的,准头吗,自然要差了一些。
曹军的弓手?之前行舟平稳,他们才渐渐适应,此刻水中那么多的人,还有沉没的战船,甲板上,是并不稳当的。
身体摇晃之时,还要能保持准头,不是不可能,却需要训练。
再言,蛟龙军会挨打不还手?水中亦有不少拿着手弩的士卒。按方今的军令,那二三十名士卒的任务,就是压制对方箭手。
也不仅仅是箭手,只要你靠近最前方的船舷,他们就会立刻攻击。对荆州水军可能还会有一两次警示,曹军没有这般待遇。
面对眼前的战局,许褚和关羽相继登陆,可为做出了正确的应对。但剩下的曹军军官,却有点手足无措,他没有见过这般场面。
绝不是他作战经验不够丰富,许褚能留在船上指挥的军官,说身经百战也绝不为过。可身经百战,不代表他打过眼下的仗。
曹军校尉入军十余年,大小数百战,单和定边军就打过不少。兖州之战,他也不是没有见识过,蛟龙军的威力。
大河之上,百舸争流,乱石如蝗的场景,至今印象深刻。说实话,在那之前,他还不知道船,能有那么大的。
但今日场面截然不同,唐河的河道之中,没有蛟龙军任何一条战船,河中却似乎到处都是蛟龙军的士卒,密密麻麻。
说密密麻麻吧,是他们出水放箭的时候,等到自己战船射出箭矢,他们就能忽然不见,河水,成了对方最好的天然掩体。
箭矢,射不到敌军,挠钩也并不好使。兖州之战,他之见到了战船上的蛟龙军,见到了陆战之中,实力强劲的士卒。
似这般潜入河中,不断对己方战船造成伤害,进可攻退可守神出鬼没的蛟龙军,是头回见,他们在水里,比游鱼还灵活。
校尉心中有一句话,一直没有说出来,眼下的仗,他是真的不会了。心中有很多对付敌军骑军步卒的战术,一样也用不上。
很显然,眼前的战局,怪不了曹军的校尉,哪怕他能看出荆州水军心存顾忌没有出全力,也不敢用武力进行逼迫。
这正是许褚将他留下的原因,虎痴可不是心软之人,换在别的战场,等待荆州水军的,一定是曹军的钢刀,不会留情。
但这是在水上,一旦用武力强行逼迫,许褚也不敢保证,蛟龙军在侧的情况下,荆州水军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万一激起了他们的抵抗之意,与蛟龙军联手,曹军的乐子可就大了。且从后者刚开始的劝降来看,他们就等着曹军如此。
将军的交代虽然简短,经验丰富的曹军校尉心中亦是清楚。若是关键之时,被荆州水军反戈一击,更在水上,会极为麻烦。
只不过许褚能想到内中的厉害之处,却也算不到仅仅百余蛟龙军士卒,利用唐河的掩护,就能给自己造成如此大的威胁。
毕竟,校尉第一次见到的作战方式,对许褚关羽而言,也是第一次。或者说,在实战的层面,河中的蛟龙军都是第一次。
同样是第一次,蛟龙军的训练,可不是后者能比的。战局进行下去,方今率众,越打越是得心应手,战术越加变化多端。
很多时候,有效的战术和心得,都是在实战之中打出来的。曹军的那一刻慌乱,也被方今抓住了,蛟龙军的攻势更甚。
曹军校尉的不知所措,虽然还能调整,却也会表露在战阵之上。对蛟龙军而言,也是意外之喜,毕竟之前,全是强敌。
曹军弱?当然不是,河道中的较量,蛟龙军一时占据了全面的上风,但在许褚关羽登陆之后,蛟龙军陷入的,则是绝对的下风。
两大猛将的威力,蛟龙军只能尽力加以限制,连针对都很难做到。尤其是关羽和他的朴刀手,面对轰天炮,也摸索出了经验。
不是只有定边军的战将,才善于学习,只不过叶欢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似关羽许褚这般大将,也是不断在向敌军学习的。
刘志率领三曲,与叶星的四曲联手抗敌,但在关羽亲自领军的不但攻击之下,也只能步步后撤,阻挡前者,全是靠拼死之志。
没办法,当敌军阵容中,有一个不可抗拒之人,仗,很难打。
二人咬紧牙关,联手苦苦支撑,蛟龙军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地形条件,阻拦敌军。战斗胶着之后,他们的伤亡不断增大。
战局激烈,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但在叶星和刘志眼中,三曲四曲几乎一半的伤亡,都是许褚和关羽带来的。
武艺到了他们那种层次,当真不是人力可以对抗。哪怕轰天炮用出了玉石俱焚,二将身边的亲兵,也会用血肉之躯遮挡。
绝对的下风,在刘志和叶星眼中如此,但在关羽和许褚的眼中,却未必。蛟龙军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抵抗依旧顽强无比。
坚强,是士卒的斗志,是平时训练出来的强大战力。关羽和许褚看重的,是他们在劣势之下,恰到好处的战术变化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