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剃辫子

第三十三章 剃辫子

我白天忙于学业,不仅要完成学校留的寒假作业,还要写自己买的教辅资料,没有多余的时间管理琐事。

只有到晚上的时候,才有时间听刚子和强子讲关于时事政治的事。就像围在一起说话的男人们,必定会把事情扯到政治上去,什么上级政策、宏观理论、国家经济啊,我会时不时的插上几句话,主要心思还是在电视里放的《乔家大院》上面。

八月初的一个上午,我把书桌搬到树荫下面习作,爷爷坐在旁边的轮椅上乘凉,清风吹过,树叶哗哗地响,身心感觉无比畅快。

我戴上耳机听歌,让音乐流进耳朵,静静地享受这个时刻。

强子在大门外面劈柴,看到庭院里的我和爷爷,对我说道:“凌伟,把你戴的耳机摘下来,不然咱爷说话你听不到。”

我一时间没听清,摘下一只耳朵上的耳机,凌强又重复了一遍。

我有些生气,气呼呼地把耳机全部摘掉,和凌强理论到:“我在写作业,咱爷说话我能听得到,为什么非得摘下耳机?”

他不依不饶:“你戴的什么东西咱爷不知道,你发什么脾气?咋爷要是说个什么话你能知道吗?”

我沉默不语,把耳机放在一边,埋头写起了作业。

不一会,我们的耳朵都被隆隆的唢呐声包围了。

暑假里整个村子里就我们三个年轻人,门口大院逛逛,也没有别的事情。这次唯一的一次热闹事,就是村民凌照才大孙儿“剃辫子”。

“剃辫子”是阳泉县周边农村特有的习俗。家里有个男孩的都视若珍宝,刚出生开始就会在后脑勺的位置,留出一个位置用来长头发,直到六岁才把头发剪掉,举行的这个仪式俗称“剃辫子”。

“剃辫子”是一种不亚于新婚的仪式。照才大孙子生日赶到旧历的六月二十一,正是今天。村子后面的空场上围满了前来赴宴的人。

凌照才家场地当中搭了一个大戏台,上面正唱着当地老人最喜欢的豫剧,声音时而低沉婉转,时而嘹亮开阔,时而高亢激愤,时而斗志昂扬。台下不少本村的老人搬来板凳观看,我也把爷爷推到戏台前面凑个热闹。

而戏台旁边更热闹,前前后后放了20多个桌子,都是照才的亲戚,老人带着孩子还有外地打工专门回来的中年人,都前来祝贺。而这些人中的小男孩们,无一例外都留着辫子,有的即使幼儿时没有留,稍大点也会蓄上,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敛钱罐”,尝到甜头的大人们对此乐此不疲。

这场宴席的重点,在于大门前摆着的一张桌子。桌子是旧式的实木八仙桌,上面铺着一张红色账本,一个乡里识字的老者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记账,谁来了交了多少钱都一一记下来,早些年用毛笔和宣纸,现在都是改成了圆珠笔和红账本,记起来速度快。

打头来的都是孩子的舅舅,从外地专程赶回来,甭管有钱没钱,1000块是起步价,有的感情好的,往往加到2000~3000,记账先生就把名字记到打头预留出来的位置上“打样”,后面来随礼的就不得不多掏点钱,以免丢了情分。

随钱多的,往往自己也有两三个儿子,个个都蓄上尺把长的辫子,等孩子到六岁,婚宴一办,钱又都回来了,多个儿子还会多收钱。

但是,也有家里没有儿子的,指望不着拿着个来赚钱,只能干瞪眼。有的连生几个姑娘,顾不上计划生育的政策,千方百计也要生出来个儿子。有的生一个嫌少,越生越多,上了瘾一样就停不下来,生的多,儿子就多,辫子自然就有了。

我问爷爷:“怎么有的这个习俗呢?”

爷爷叹气道:“这都是想钱想的没法了,搞出来的鲜点子。过去权贵人家把儿子当宝贝,给儿子蓄辫子再减掉,相当于一种仪式。现在跟风留辫子剃辫子,他家搞了,亲戚门口都跟着搞,不搞不就亏钱了吗?一个带俩,越带越多。弄来弄去,还是穷!”

我说:“怎么想到剃辫子这个习俗,为啥不搞个成人礼,生日宴啥的?”

爷爷说:“那是城里人的玩意,咱这农村人没这些东西,都搞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也有盖新房子,搬新家都办宴席的,过去脸皮薄,也都穷,借钱也不好借,只能搞这些宴席从亲戚那里敛点财,到别人家办的时候再还回去,也是个点子。不过现在搞这些的都少了,谁家不出门打个工,都不差这点钱。”

“这没儿子的可亏了钱了。”

“那也亏不了钱,现在有儿子的都稀罕有闺女的,反而闺女越多越好。现在女孩少男孩多,有大把男孩找不到对象的,女方比着要彩礼,有房有车是基础,钱再要10万,那还是起步价,40万往上的都有敢要的!”

我笑着说道:“我大姨跟我说过。一个闺女40万,生三个就发财了。”

爷爷说道:“要的彩礼都不是自己拿,大多数都是给闺女存着。也有自己拿着给儿子娶媳妇的,这要钱的就昧良心了。”

“还有这事?”

“根茂他爹,拿着他妹妹出嫁的钱给根茂娶的媳妇,这也是没办法,根茂手断了,不拿出来这么多钱人家不愿意跟他。”

“哎,也是啊,不是我爸,他当年都难活着回来。”

因为这场宴席,整个村子都重新焕发了生机,远方荒无人迹,四面八方的风都吹了过来,舞台的正中央是一个6岁的男孩—凌照才的大孙子,此刻似乎众星环绕,他意识到自己就是这个舞台的明星,兴奋地有些手舞足蹈起来。此刻,他明白,自己比那个整日和自己打闹争斗的姐姐重要,他是大人们的宝贝。

剃头师傅拎着挑子上台,用剃刀把辫子剪下来交道男孩父亲手中,台下唢呐声四起,宛若皇帝登基时的奏乐。

朗子在不远处的树下看着,每逢上这样的宴会,他都会来凑个热闹。

“朗子,又来啦?”

“朗子,找到媳妇没?”

……

村民们不免要调侃一番,摊上结婚等喜庆的婚宴,朗子是可以上桌吃饭的,但是像这样的事,朗子只能在旁边看着,吃些被人退下桌的饭菜,大门都进不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北漂三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漂三十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剃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