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再见了,苍老师!

第二章 再见了,苍老师!

王森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向门外走去,街上的人很多,但大多衣衫褴褛,更多的是乞丐,尤以青少年居多。

众人一见王森走来,都厌恶的吐了口吐沫,王森只好尴尬的笑了一声,暗骂一句这该死的“王森”,不知道有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花柳病。

但是当他想起这幅身体便是十世前的自己时,便再无抱怨之言了。抱怨什么,无论是那个王森,不都是你自己的魂魄吗?

“我有那么淫*荡么?”王森从摊子上拿起一面铜镜,照着这张瘦削的脸,苦笑着问道。

那卖铜镜的商家却是骇了颜色,双手抱拳苦苦哀求,“二少爷,小老儿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还请您高抬贵手放过小的……”

“老丈,为何如此?”王森愣住了,发现这摊主一直盯着自己手中的铜镜,这才认真打量这面铜镜,的确很漂亮,磨得锃亮的镜面,刻以云纹的花边,上面还镶嵌两块透明的水晶,没错,货真价实的水晶。

看着城门上大大的“海州”两个字,王森放下镜子,向城门口走去。

海州,便是后世的连云港,亚欧铁路桥的东方终点,黄海上的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水晶生产地。

但是王森看到的不是这些,而是黄河,史载:明朝中期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堵塞淮河河道,导致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更为严重的时,自万历二十三年始,黄河连续决口十八次,几乎年年决口,将苏北地区变成了一片汪洋泽国,水旱灾害频发,百姓苦不堪言。

城外不远便是一片水乡泽国,再向远眺,隐隐可见茫茫黄海,水天一色。

王森叹了口气,拖着步子向家的方向走去。

明朝的官吏大多住在县衙,但是王镇家中人口众多,便在县衙附近买了一所房子,院落也不小,分为东西厢房和南北正房,下人们则住在前院。

王森住在西厢房。一路走来,众家丁对王森的态度谈不上好,只是行了礼便匆匆走开,生怕和王森多说一句话。

“二少爷。”胖丫鬟站在门口,看到王森,急忙喊了一声,跑到他身边神秘兮兮的一笑,“老爷在屋里等你回来呢!”

王森看看胖得连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的丫鬟,这丫鬟本名叫小翠,虽说每天粗茶淡饭,却胖得全身都是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喝凉水都长膘,王森和她倒是谈得来。

“我知道了。”王森点点头,心中骤然紧张起来,这“王森”在父亲王镇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万一……

“随机应变!”王森吸了一口气,推开房门进了去。

屋子正中的八仙桌旁坐着一名身穿正八品朝服的中年男子,头戴黑色乌纱帽,端起茶杯,正轻轻的吹着茶叶沫。

“爹爹。”王森觉得有些拗口,但还是喊出来了,垂首站在一旁,等候训斥。

“你的病好了?”王镇没抬头,问道。

“好了。”王森应了一声,他觉得自己的嗓音有些发抖,手也不由自主的抖起来。

“诗文读得怎样了?”王镇站起身,来到王森面前,看着瘦削的王森,神色威严,“你是我王家子孙,不可在外仗势欺人,如果再被我知道,仔细了你的腿!”

“孩儿知晓了。”王森抬头看看王镇,发现这王镇已过知天命之年,头发胡子白了一半,卧蚕眉下一双虎眼,闪烁光芒,配合这一身大红官服,显得格外有气势。

“你哥哥前年便考上了举子,而你……”王镇叹了口气,“后年便又是大比之年,你好自为之!不成材的东西!”王镇的脸有些红,显是动了怒气,一甩衣袖,推开门走了出去,留下王森一个人站在那里,脑子飞快运转,分析着王镇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

王森不停的回忆刚才王镇所说的每一句话,一个个计划在脑中不断成型,他干脆坐下来,将所见所闻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一点点的串联成一条线,一个面,最后组成完整的体系,摆到了纸面上。

王森对毛笔的掌控力很差,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但这都不是关键,最大的关键在于王森知道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马上就要到来的明朝末年,最缺少的是什么?

粮食。

万历十五年之后,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导致中国北方水旱频发,朝廷一向仰仗的江南地区却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形成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区域,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由此导致粮价飞涨,粮食成为全国最急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因此控制了整个王朝的命运。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陇亩,对农业颇为重视,积极鼓励开荒种地,并下令在开荒地耕种三年以上便为耕种者所有,这条垦荒命令到现在依旧有效。

王森找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小心翼翼的画起地图来,既然自己回到了十世之前,就要好好地活着,虽然敌寇还很遥远,但未雨绸缪,不得不早作准备。

王森在纸上画的却是一台电脑,永别了我的网游,我的清纯小萝莉,还有自己最喜欢的日本爱情动作片,撒由那拉!亲爱的苍井空,武藤兰,冲田杏梨,永别了!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

清晨的空气还带着丝丝凉气,王森深呼吸一口,感到肺部传来一阵刺痛,他看看瘦弱的胳膊,该死的“王森”,你把一副好好的骨架糟蹋成什么样子了?

王森下定决心,从此以后他每天早上都要早早的跑步,锻炼身体。有一副好身体才有活下去的资本。

前面走过一个人,正是那粗莽大汉牛三,看着在院子中一圈圈跑步的王森,牛三重重的哼了一声,提起斧子走了出去。

跑出一身热汗,王森这才停下来,用衣襟擦擦汗,看着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光点,王森看了看天,推门走了出去。

城中静悄悄的,只有几个早期的农夫挑着担子拿着斧子,或是下田或去砍柴,黄色的土质城墙上斑驳陆离,城墙的一角贴着一张告示,用繁体写就。王森走上前去,一个字一个字的辨认。

上面写的却是如何安抚流民,避免大量流民久居城内,造成祸端的招贤榜文。王森看了几遍,将招贤榜撕下来掖在怀里,出了城门,向城外走来。

城外是一条官道,但是年久失修,早已变得坑坑洼洼,过了官道是一座大堤,大堤的前面便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地,沼泽里的水如黄汤一般,平滑如镜。不时有几只燕子从水面掠过,荡起一圈涟漪。

王森穿过官道,走上大堤,看着下面微波荡漾的黄河水,脱下鞋袜,卷起裤腿,下了水。

水中黏糊糊的全是淤泥,王森伸手捞了一把,叹了口气,这开垦荒地说来容易,可一旦做来便难上加难了。

自从大禹治水以来,黄河便和华夏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滚滚黄河水不知带走了多少人的性命,给人们造成多少苦难。

王森以前只在书本上看过有关黄河的危害,现在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在浑浊的河水里洗洗手,走上岸边,坐在大堤上苦思良策。

“粮食,黄河!”王森都有些魔怔了。

远处走来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个个虬衣百结,面有菜色,王森迎上前去,“乡亲们,你们从何处来?”

饥民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瘦高个的青年人,脸上露出愁苦之色,“这位小哥请了,我们本是赣榆县人,家中发了水,没奈何只好冒死出来乞讨,小哥可怜可怜我们!”说着伸出一个破瓷碗,满脸期待。

“好!”王森从伸手摸向腰间褡裢,抠出十多个铜板,分给这群饥民,饥民们感恩戴德,却在这河堤之上坐了下来,拿出一点干粮,众人分了,对着这黄河滩涂,长吁短叹。

“小哥是好人,将来定有好报。阿弥陀佛!”一个满脸皱纹,手如松树皮般的老太太拉住王森的手,千恩万谢,从贴身衣袋中拿出一枚草编的平安符,执拗的套在王森的脖子上,“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小哥逢凶化吉……”

王森看着老人那虔诚的祈祷,心中大动,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只因为自己给了她一文钱,便给予自己最真诚的祝福,如果自己不想点办法去帮助他们,自己的良心过得去吗?

王森看了看这些流民,心中蓦然升起一个念头,这么多的流民,如果组织起来,开垦荒地……

王森想到此处,狠狠咬了咬牙,一跺脚,“大娘,你们等着,我现在就去向知县大人申请援助去!”

……

王森大步来到县衙门口,挺直身子就要往里闯,从两侧闪过两名皂衣衙役,将他拦住,“干什么的,擅闯官府,你有几个脑袋!”

(求收藏,求票票,用票票砸死我!)大文学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小地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小地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再见了,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