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于世
舒颜儿出生于原城大户人家,舒家三代都是开布庄的,家中殷实。舒父只她一个女儿,对她自是百般疼爱,也请先生教她认字背诗,弹琴作画。舒父舒母十分恩爱,一家人和和美美,街坊四邻无不称羡。
在舒颜儿十岁那年,一场大火将舒家烧了个干干净净,家里凡值钱的东西都不见了,祖父也在那场大火中丧了生,只她和父母亲逃出来了……虽报了官亦无济于事,官府称是贼人盗走了财物然后放的火,而贼人无处查找。
后院里被烧了个精光的布匹皆是客人们定好的,等着如期交货,大火之后舒父只能变卖了还值钱的一切赔偿给了那些买家,还遣散了工人。
舒颜儿一家也搬到了城外的一处小竹屋,那是舒父早前请人建造的,他得了空就会在那小住几日。舒父心高气傲,一时接受不了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和父亲葬身火海的双重打击,引发旧疾,卧病在床。舒母便承担起养家的重责,一面照顾舒父,一面照顾舒颜儿。也是那时,颜儿学会织布,替母分忧。
尽管可以织布到市集变卖,然而还是难以维持这个家,幸得舒母的一个朋友常常接济他们,那位朋友便是明月楼的老板窦宜羯。颜儿还记得,窦叔叔一直说不要母亲还钱,可母亲还是将帐一笔一笔的记好,并告诉她只要活一日就要还这笔债。
一年后,舒父终于病好了,也接受了世事无常。他重新承担起照顾妻女的责任,织布卖钱,好在他诚信很好,手艺也很好,之前的顾客又开始向他预定少量的布匹。
颜儿当时不知多开心,以为熬过一劫苦尽甘来了,只要和父母亲平平安安的生活在一起,其他的都不重要。谁知,在她十三岁生日那天,舒父舒母去市集卖布匹,天快黑了还未见回家,她便出门寻找。
走至城外的河边,边上有一双很好看的绣花鞋,舒颜儿心口突突的跳,强烈的不安让她呼吸都屏住了,急忙向四周望去,看见不远处河里漂着两具尸体,看见尸体上裹着她熟悉的衣物,熟悉到有些刺眼……
她当时就像石化般立在那,脑海里开始浮现舒母临出门的画面:舒母一脸慈爱的看着她,对她说,“我们回来会给颜儿带礼物哦。你想要什么?绣花鞋可以吗?”
舒颜儿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身体止不住的颤抖,眼睛里有着强烈的恐惧和伤心。白乐天拍了拍她的肩,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任由得她抽泣。
舒颜儿不再提自己的身世,白乐天怕她伤心也不再问起。
一月后到达上京。
大盛况年二十,这一年战事总算消停了,尽管边境地区还处处流露着不安宁的气息,这上京却是一片繁华太平景象,一眼望去,大小宅院高高低低,街上铺面围着众多男男女女,车马往来不息,热闹非凡。
白乐天的马车停在西市街角,他不能再带着舒颜儿了。
“鉴于你在原城发生的事,以防万一,你不如换个名字在上京重新开始生活。”
舒颜儿淡淡的笑道:“大人虑的极是,其实颜儿本就是我的小名,我本名叫舒青霓。”
白乐天念了一句“青云衣昔白霓裳”,笑道“好名字!”又接着说:“我这里有些银子,你拿去,随意做点什么吧。我在上京就不便带着你了,你万事小心,希望你能对生活有些期盼,好好生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写信给我,寄到京道东路二号门就可以了。”
青霓再三推脱不过,只得接受他的好意,说:“青霓有幸认识你,谢谢你一路上的照顾,保重!”
白乐天走后,舒青霓便找了家客栈住下,休息不过片刻便出去寻差事。除了弹琴跳舞她会做的就只有织布了,幼时也曾在自己家的布庄里做着玩,后来家败了也和母亲一同织布维持生计,一来二去就有了织布这一门手艺。她打听到上京有几家布庄,立即一一去寻访。
凭她的做工,无论去哪一家布庄都是够格的,可试过几家了,偏偏没有一家布庄愿意收留她。每一户皆是用这话搪塞:姑娘手艺不错,可我们这的女工已经满员了。
青霓和衣卧在床上,愁容满面,难道只有去烟花柳巷了吗?突然她想到,布庄招女工皆是由主人家暗中观察选拔出来的,不仅观察手艺,还会看人,以前母亲就会坐在堂屋后面悄悄观察。
她一直被拒,兴许是太过招摇了。
翌日,她去街上挑了块灰色的头巾缠在头上,再加一身素白苏裙,整个人显得清清寡寡的。果然找到一家布庄肯收留她。
布庄管吃管住,每月另发八百钱,青霓想着暂且住下日后再做打算。
住的地方和做工的地方是挨着的,每日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女工们同住一个屋里,各占个床位;做工也是明细分工了的,做完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休息了。这样的生活虽枯燥乏味却也平淡自在,虽然青霓做工做的劳累不堪,还会被她们夜间聊天吵得睡不安稳,可彼此相安无事她就很满足了。
如此过了几天,看似纯朴的一群女人终于对她发难了。她们如此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留神观察青霓几日后觉得她跟她们不是一类人。
比如她们做工高效,完工后会坐着休息,一群人围着聊天说笑,或者去街上逛逛,而她做工慢慢吞吞,等搬工的男人们来了她都还没完成,搞的那些男人会坐在那等她,影响风气,关键是见到她故意与男人说话,像是在勾引。
比如她们吃饭很快,她总是细嚼慢咽,还拿个手绢子插嘴,明明是个女工非得做出小姐的派头。
比如晚间她们都会谈天说地,消遣漫漫长夜,独她一人早早的睡下了,十分的不和谐。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总之是格格不入,出于一种排外心理,她们与青霓就相处不下了,便时不时拿话酸她,或腾些细活让她做。
青霓感觉得到大家对她的不满,她也想融入,可越努力融入越是格格不入,勉强不了。她努力地赶活儿,一会都不敢停歇,做的手脚酸疼都赶不上她们的进度,自己虽会织布,可与她们这些有多年经验的女工相比,速度就慢多了,所以搬工的伙计来了,她只有说抱歉。
她从到这里来就没吃饱过,她们进食太快了,饭后也没力气与她们说笑,加上做了一天的活儿,疲惫不堪,躺下便睡着了。而她们聊天的声音太大时不时又将她吵醒了……
青霓也特意的与她们聊天,称赞她们做工的手艺。她们会流露出得意骄傲的神色,问她以前在哪做工。青霓不想提之前的事,也不能说自己是逃到这里的,便支支吾吾混过去了,她们便觉得青霓狐媚子假道,酸溜溜的说:“从你举止上看,该不会是个千金小姐沦落到我们这里来了吧。”
另一个人笑道:“王姐,别说笑了,她要真是个千金小姐,哪会织布呀?”
青霓也想过跟她们坦诚自己的遭遇,可有一次做工的时候,一个女工瞧着她的脸语重心长的劝她不要在这受苦,凭她的相貌在大富大贵之家做一房妾室是很容易的,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她知道她与这群人是无法沟通的。
从此她不再特意与她们一起行动,而她们呢,也有意疏远她,她渐渐的独来独往,布庄里十几个女工,青霓仿若独自在寂寥无人的大院子里。
那些女工们常常围聚一起拿她取笑,说自从她来了,搬工的伙计都多了几个,每次来都要待好一会,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看,如果来看的人给点赏钱,那我们这布庄不就是青楼了吗。女工们呵呵一笑,好像在枯燥的做工过程中说点这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似的。
青霓置若罔闻,仍旧做自己的事。
这天,青霓正准备去吃晚饭,女工中资历最长的大姐走了过来吩咐她拿几匹布送到西街一家布店去,回来再吃饭。青霓应了,纵使知道回来肯定没吃的了,可觉得出去走走也好。
抱着布匹,青霓穿过大街小巷,转悠半天才找到那家店完成任务。回去的路上,青霓放慢脚步,细看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街景,陌生的让她恐惧,像个三岁孩子走失在街头,找不到回家的路。
突然她看见了自己的“母亲”,正站在路边卖梨。她震惊的愣在原地,这几年的心酸一股脑的全涌了上来,拉扯的那一点点坚强突然化开了,心里酸涩的呛出眼泪来,慢慢走近才看见只是一个与自己母亲长的有几分相似的妇人,打扮的很是朴素,虽有了年纪,面貌仍可观可亲,一双与母亲一样的杏花眼闪动着亲切的光辉。
青霓酸涩一笑,觉得自己母亲还在世的话差不多就是这样,亲切温暖,明亮如光始终照耀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