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孤注一掷
第二日。
太阳高高升起,金营中鼓声大作。
完颜亮伫立龙舟高台之上,一身金色铠甲,金色头盔,腰佩宝剑,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一众文臣环立身后,恭恭敬敬。
金营水寨营门大开,数百艘战船排列整齐,船上金军静静肃立,整装待发。
完颜亮大声道:“我儿完颜孝何在?
一艘大船上,韩飞一身铠甲,双手抱拳,大声道:“儿臣在!”
完颜亮大声道:“完颜孝,朕命你为前锋,率军打头阵,望我儿高歌猛进,勇往直前,建立不世功勋!”
韩飞大声道:“儿臣领命,儿臣一定不负父皇厚望栽培,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大破敌军!”
完颜亮哈哈大笑道:“好!壮哉我儿,雄哉我儿!”走上两步,大声道:“众儿郎,尔等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第一个登岸者,赏千金,升三级!”
金军齐声呐喊,人人振奋。
完颜亮眼看手下兵将一个个嗷嗷直叫,斗志昂扬,忍不住心中得意,正要下令进攻,突然一个金将如飞奔来,神色慌乱,大声叫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后方八百里急报……”
一众金人都是一惊,完颜亮转头望向那人,怒喝道:“什么大事不好,混账东西,怎么回事,快说!”
那金将急奔上前,匍匐在地,颤声叫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完颜雍在上京起兵造反,自立为帝,率领大军从上京一路向中都杀来……”
完颜亮大惊失色,上前两步,厉声喝道:“你说什么,完颜雍起兵造反?他敢!你再说一遍!”
那金将颤声道:“陛下,是真的,完颜雍纠集了一帮乱臣贼子,在他们的撺掇拥戴下自立为帝,聚集了十余万兵马,从上京率军一路南下,好多地方都是不战而降,开门纳敌,完颜雍一路势如破竹,前锋已经逼近中都……完颜雍他还传檄天下,诽谤皇上……”一边说,一边抖抖索索从怀里摸出一卷纸,双手哆嗦着呈上。
乌海快步上前,双手接过,恭恭敬敬捧到完颜亮面前。
完颜亮厉声喝道:“念!”
乌海双手展开一看,脸色大变,颤声道:“奴才不敢……”
完颜亮大怒上前,一把扯过那卷纸,展开刚看了几行,登时脸色大变,双手一扯,撕个粉碎,拔出腰间佩剑,剑尖指天,厉声高喝道:“传旨,班师回朝,剿灭叛贼!朕要将完颜雍千刀万剐,五马分尸,点灯熬油,挫骨扬灰!”
一众金人个个变色,人人惶恐,齐声应诺。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大声道:“陛下息怒,此事需从长议!”众人都是一惊,一望之下,那人正是李通。
完颜亮红着眼睛,厉声喝道:“李通,你又要做什么?找死!”
李通大声道:“陛下,如今完颜雍势力已大,从贼者众,我军此时班师,前有叛军,后有宋军,我军被夹在中间,倘若战事不利,则我军势必腹背受敌,攻守两难,进退失据,到时进不得退不得,如何是好?”
完颜亮眼中寒光暴射,长剑一指李通,厉声喝道:“李通,你敢乱我军心,朕杀了你!”
李通脸色不变,大声道:“陛下,臣一片忠心,只为陛下!臣向陛下献一策,可解今日之危!”
完颜亮看李通神情镇定,毫无惶恐之色,心中一动,略略冷静下来,厉声喝道:“说!”
李通沉声道:“陛下,今日之事,危如累卵,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孤注一掷,向死而生!”
完颜亮目光闪动,紧紧盯着李通,冷冷道:“接着说!”
李通沉声道:“暂且不管完颜雍叛贼,先一鼓作气灭了宋国,然后携着灭宋大胜之威,回过头来讨伐完颜雍逆贼,如此可收全胜之功,成就千秋伟业,奠定万世之基!”
完颜亮心中一动,沉吟无语。
李通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此之时,军心不稳,陛下必须当机立断,杀伐果决,否则军心一乱,大事休矣!”
完颜亮心中一震,再无犹豫,长剑一指,高声大喝道:“传朕旨意,全军出动,务必一战而胜,攻破江南,伐灭宋国!功成之日,所有官兵,人人官升三级,赏金百两!战死殉国者,朕养他全家!”
众金人精神振奋,齐声呐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完颜亮长剑遥指前方,高声喝道:“杀!”
数十万金人齐声呐喊:“杀!杀!杀!”
战船开动,千帆竞发,向对岸疾驶而去。
船队最后面,数十艘战船护卫着龙舟向前开动,完颜亮伫立高台,一动不动,遥望江南。
李通等几个金国文臣伺立完颜亮身后,肃然静立,无人敢出声。
完颜亮回头瞅了李通一眼,李通会意,疾步上前,恭声道:“陛下!”
完颜亮哼了一声,冷冷道:“你说,等朕灭宋之后,再回头收拾完颜雍,胜算如何?”
李通恭声道:“陛下乃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完颜雍乃是乱臣贼子,跳梁小丑,难当陛下雷霆一击。”
完颜亮紧紧盯着李通,低声道:“眼前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朕要你说实话!”
李通默然半晌,低声道:“五五之数,难操必胜。然则这是眼前最佳策略,灭宋之后,陛下可以江南为根基,徐图后计,最不济也可隔江对峙,划江而治。”
完颜亮脸色一变,怒道:“你说什么?朕与完颜雍逆贼隔江对峙,划江而治,各占半壁江山?这江山,这天下,本来统统都是真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通低声道:“陛下息怒,臣所言乃是最坏的结果,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完颜雍定然灭亡,迟早之事。”
完颜亮心知李通言不由衷,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懊悔,恨恨道:“完颜雍这贼子,朕早看出他脑后有反骨,早就想除掉他,可又念在他屡立大功的份上,迟迟不忍下手。没想到朕当日一念之小仁,酿成今日之大祸,悔之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