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契丹治理
赵佶的想法一出口,朝中大臣一片沉默,他不是因为这个决定沉默,而是对大宋现在的战绩感到难以置信。
契丹就这么被打垮了,大宋这就胜利了,是不是太过简单了?
不过转念一想,大宋和契丹又不是没打过,几乎没有胜利过,就算胜利也是局部战场上的小范围胜利。
现在虽说契丹辽阳府和临潢府还没有拿下,但辽阳府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一座孤城,或许都不用打,随后便会投降。
而大定府一战,契丹主力基本覆灭,加上仪坤州直接投降,临潢府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守御。
至于各处相继赶来的勤王军,很多都是偏军,武器装备之类很差,所以只能说雷声大雨点小。
大宋军现在已经凶名在外,那些偏军根本没有勇气选择和大宋威武之师对阵,只能敲敲边鼓呼应一下耶律延禧的号召。
其实耶律延禧也没指望这些人,主力都覆灭了,还能指望这些人打败宋军?
就在种师道大军想着临潢府进发的时候,耶律延禧已经带着皇族开始了千里大逃亡。
契丹皇族心里明白,如果跑得稍微慢一些,他们的结局甚至比不上李乾顺,李乾顺还算有自知之明,同时也有一些骨气,所以他反倒可以安享晚年。
可耶律延禧就不同了,他自知契丹人都干了什么,这一百年中对大宋从来没有干过好事,还一直鼓动西夏也和大宋做对。
种师道也着急,如果非要将契丹皇族收拾也不是没有办法,但还真没有这个必要。
打败西夏,然后俘虏李乾顺,还有一个原因是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对周边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但契丹就不一样了,目前看来,吐蕃、回鹘、女真没有一个国家敢对大宋怎么样,还一味地示弱希图得到大宋的护佑。
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宋如果还要把契丹皇族给团灭了,只会让周边国家诚惶诚恐,那时候他们完全有可能因为害怕而做出一些小动作,大宋也很有可能变成孤家寡人。
大宋的目的是为了拿回属于自的东西,并不是为了断了所有人的活路端掉别人的饭碗。
种师道除了会打仗,对现在的政治形势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也和钟粟有意无意的引导有关系。
再说,就算赵佶真的非要赶尽杀绝,契丹主力都已经不复存在,往后周边各国谁敢收留契丹皇族,到时候还不是手到擒来?
有了这样的判断,种师道反倒不着急了,只要朝廷不给出明确时间节点,他准备尽可能稳住形势,先把当然获得的胜利果实牢牢把握在手中。
很快,他便获悉了耶律延禧离开临潢府的消息,但就算这样,临潢府也不是人去城空,还是需要提兵攻打。
但大宋军主力浩浩荡荡地开赴到临潢府三十里左右的时候,临潢府已经派人带着无数的酒肉前来犒劳,一副喜迎王师的样子。
这样的做法让种师道哭笑不得,天兵所至,契丹已经彻底沦为蝼蚁之辈,除了臣服之外,他们已经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其实最后留下守城的军士是最愿望的,契丹皇族都已经逃之夭夭,却让他们留下坚守空城,等着被大宋军来抹脖子,显然是强人所难。
所以在耶律延禧离开之后,他们很快达成了一直,直接向大宋投降,不但不担心会被宰了,说不定还能捞一点儿好处。
可如果非要坚守城池和大宋军决一死战,那显然是冤大头的选择。
种师道信任接受了临潢府的投降,然后迅速带着大军入城,同时协助大宋官员接管临潢府的民政之类。
之前仪坤州的情况如此,临潢府也是如出一辙。
既然舆图和户册之类已经掌握,自然要尽快恢复生产。
往后这里就是大宋的一片领土,大宋自然要一视同仁做好一切。
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会师之后,种师道很快便吩咐种师中立刻撤军,重新回到河西之地,镇守大宋西疆。
种师道则迅速开始分兵控制临潢府周边各处的地方,虽说这些地方不肯能存在像样的抵抗,但想要长久地统治,还是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存在危险的因素。
临潢府范围算是契丹的核心,只要将这里彻底控制,那便解决了一切问题。
很快,朝廷已经派出了一大批的官员前来赴任,这些人中还包括之前边境大学培养出的不少学生。
就像陆桐、方武这些人,他们在各地已经有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所以现在到了契丹,显然不存在什么问题,当个一任知州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李纲,本来就有突出的表现,再加上蔡王赵似的极力推举,赵佶已经考虑接替张康国的中书舍人,张康国则要去干尚书左丞。
也就在这个时候,曾布突然病倒,几天之后,他以病重为由,向赵佶上了一道扎子,要求能过告老还乡养病。
赵佶又是派出御医诊治,又是赐给了不少宫中名贵药材,不过最终还是答应了曾布的要求。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曾布的一些追随者便准备要联名上书,和赵佶讨要说法。
但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来到东华门的时候,曾布的轿子突然出现了。
众人正在奇怪,曾布则隔着轿子对他们上了一课,并且明确表示,谁如果要去闹事,先把自己的轿子掀掉再说。
这些人至此也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各种不满,悻悻地回去了。
张叔夜的天子之兵已经打到了契丹和女真的边界地带,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女真之前接手契丹分封的几个王爷居然凑足了两万精兵,似乎是要为已经灭国契丹招魂。
对于这种逆天之举,张叔夜和宗泽毫不客气,一阵暴力炮轰,直接打垮了他们的意志,最后溃散的王爷联军居然被完颜阿骨打悉数俘虏,然后全部送给了张叔夜。
此时的完颜阿骨打羽翼未丰,自然不敢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希望能够和大宋和平相处。
这种事情牵涉到了两国邦交,张叔夜不敢做主,和宗泽一商量,又向朝廷上了一份扎子。
从这一刻开始,大宋和契丹的全面战争就算结束了,后面就是剿灭残余力量,对契丹进行全面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