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诸葛亮

闲话诸葛亮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唐)在成都武侯祠前写的《蜀相》诗的下半段,以此缅怀三国时的蜀汉丞相诸葛亮。

就是这么一个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绝顶聪明、足智多谋的人,却偏偏成为三国时期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

诸葛亮从他走出南阳卧龙岗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这一悲剧的结局。

他的悲剧在于,他一开始就看到了尽头,却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此,看着自己的生命,像蜡炬成灰似的一滴一滴耗绝;看着自己所付诸心血的事业,无法挽救地走向倾覆,却回天无力。

他的悲剧还在于,他的儒家人格达到了自我完善的高度;道德风范成为千古不朽的典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也成了忠君事主的完美境界。但,事不得其主,空有一身智慧,却言事两违,意实相乖。使得他不仅未能完成复兴汉室的统一大业,最后还造成西蜀民穷兵疲,国力耗尽。随着他心力熬干地离去,他苦苦支撑的三国演义也就终结了。

晋人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一段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曹操)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从陈寿高度敬崇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屡出奇谋,是指挥战役与治理国家的天才。他能把偏居西南一隅,国力在三国中最弱的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逐渐强大。

尽管如此,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诸葛亮始终无法打破这一格局。为了完成刘备的临终嘱托,一心恢复汉室,诸葛丞相不顾魏强蜀弱的现实,数出祁山,进攻魏国。结果:“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最终,耗尽了自己的心力和蜀汉的国力。还有什么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为之努力的理想,不但不能实现,还逐步走向毁灭,更令人悲伤的吗?这就是诸葛亮最大的悲剧。

有人认为:悲剧是一种美的毁灭。那么,像诸葛亮这样一个具有完美人格,崇高道德,绝顶才智,超凡能力的人,因事不得其主,最后,徒费心力,自己寻求了悲剧性的毁灭。这也许是后来人们对诸葛亮格外缅怀和景仰的深层次原因。

《三国演义》中描述;当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三顾茅庐时,途遇司马徽,水镜先生仰天大笑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其实,水镜先生正好说反了,卧龙先生的悲剧,应该说是得其时,而不其主也。得其时,是因为身逢乱世,方有机会展现其济世治国之才,不然,岂不要终老山野。不得其主,是因为刘备不是一个英主。先以妇人之仁,坐失数次良机;后以匹夫之勇,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使蜀汉元气大伤。而这些重大失误,盖不听诸葛军师之言所致。就连刘备的义弟关羽,也成了诸葛亮诸多重要政策执行中的障碍。由于关老爷不认真执行军师东联东吴、北抗曹操的战略决策,至使蜀汉最重要的东面屏障―荆州,就丢失在这位骄矜的关老爷手里。而荆州易主,蜀汉也就完了。

相反,曹操麾下的那些谋士武将,有谁比诸葛亮高明?但,枭雄是明主,所以,手下的文武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蜀汉,到了阿斗,则更是一代不如一代。空有补天志,一切付东流。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全部努力,不是毁在敌人的人里,而是在昏庸的主子作践下成为了泡影。

成都武侯祠大殿的对联写道:“能攻心,即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审势,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所必备的判断能力。对联也是在提醒政治家们,应从诸葛亮的悲剧中得到启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诸葛亮,一个伪装忠臣的反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诸葛亮,一个伪装忠臣的反贼
上一章下一章

闲话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