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葛亮害了马谡
()说到马谡,很多人觉得他是个纸上谈兵的人物典型,而这种人物的结局绝对是比较
悲惨的。的确,在《三国志》中马谡最终是兵败后被诸葛亮处死(一说下狱后死亡)。
马谡为何落得个如此下场?他的死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让我们从相关的史料中进行了解
和研究,来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
马谡,字幼常,是蜀汉重臣马良的弟弟,襄阳郡宜城人氏,兄弟五人皆有才名。刘
备占据荆州之时,马谡和其兄马良一起被刘备召为州府从事并随刘备一起入蜀征战,先
后担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史书上说马谡才气过人,好谈论军事,诸葛亮非常器
重其在军事计谋方面的才能,常常引见谈论,从白天直到深夜,并委以重任。虽然先主
刘备临终之时曾告诉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诸葛亮一直不以为意。
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和器重在当时的蜀汉是有目共睹的。
从以上一段记载不难发现:能和诸葛亮这样的中国古代第一智者有共同语言,并让
诸葛亮能将刘备说过的话置若罔闻的人物应该是很不简单的,至少具备相当的水平。那
么,马谡到底又做过些什么事情让诸葛亮对他信任有加呢?史书只记载了一件事情:诸
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马谡曾献计: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
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
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促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原公服其心而已。按现代的话说,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对西南少数民族坚持“和抚
”,使其归服的民族政策,具有相当高的战略眼光。诸葛亮采用了马谡的主张,“赦孟
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对其信任和器重是
有一定道理的。再者,我们从马谡被杀后“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马
谡在蜀汉军队中还是具有一定声望的。蒋琬也对诸葛亮说:“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
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这也代表了蜀汉政府的高级官员对马谡
的评价。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当时蜀汉名将魏延、吴壹等人都认为自己将担
任先锋一职,而诸葛亮为何不听众议却提拔了马谡镇守街亭?其中一点重要的原因,正
如马谡自己所言:“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此时的马谡并
非无名小辈,而是诸葛亮手下的高级参谋。在“七擒孟获”之时诸葛亮曾虚心向他请教
打败孟获的方法,马谡提出的以攻心为上的策略,同孔明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对待司马
懿的问题上,他又曾建议诸葛亮在曹魏那边进行离间活动,深得诸葛亮的赞赏。诸葛亮
说马谡“足知吾肺腑”,这才任命他为参军。
但是诸葛亮还不放心,指出司马懿并非等闲之辈,加上其先锋张?,恐怕马谡“不
能敌也”。此时,诸葛亮已有意派马谡去守街亭了,故此用这番话来激马谡,等到马谡
以“若有差失,乞斩全家”之语担保时,诸葛亮下了决心派马谡去守街亭。
马谡不在水边扎营,而到山上安寨,行动失当,终于被魏军击败,自己也因此一命
呜呼。
马谡是人才不假,长于军事谋略而短于现场指挥是不争的事实,兵败被杀也是罪有
应得,但他的死究竟是由谁造成的呢?
答案是:马谡的死是诸葛亮造成的。简单地说,诸葛亮没有正确地掌握人才的局限
性和使用人才的方向性,拔苗助长,最后害得马谡丢了性命。
诸葛亮看好马谡,认为他是人才并委以重任,这并没有错,诸葛亮的错误在于没有
看清楚马谡这个人才并非是文武全才,而有着很明显的局限性。担任绵竹、成都令、越
隽太守之类地方行政长官也许很在行,担任帐前参军,出谋划策也许眼光独到,但未必
就能阵前杀敌,攻营拔寨。在对马谡的培养上,诸葛亮“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反
复观察;在信任方面,诸葛亮也可以说是用人不疑。可偏偏就在使用上,忽略了取其长
处,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发现马谡的不足之处。《宋史》曰:“人才难得,能否不一。”
人才是难得的,但各有其长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看到这些长短之处,把合适的
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显然在这方面,诸葛亮做得不好,把马谡这个人才用错了地方,
同时又来了个拔苗助长,为了让马谡这个很少或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披坚执锐、攻城拔
寨的心腹爱将尽快成长,得到锻炼,立下战功而服众,错误地派马谡亲临前线去镇守街
亭,并希望其能凯旋而归,以事实证明自己的决定和判断的正确性。很显然,诸葛亮对
马谡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全面的,以至于到最后事与愿违,不得不来了个挥泪斩马谡。诸
葛亮的眼泪与其说是,还不如说是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重大错误痛惜小马之死:是
自己害了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