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分析调查
听着店老板的叙述,沈英心中渐渐有了轮廓,有些地方不清楚的,他又详细问了一下,算是大致搞明白了店老板口中几个仓库的位置。在两人说话时,店伙计将沈英要买的东西拿了过来,沈英掏钱,店老板连连推辞说不敢要。
“怎么着,嫌我的钱脏?”沈英沉下了脸。
看到他的脸色不对,店老板不敢推辞,只好接过了钱。眼前这个叫沈英的巡警虽然为人说话还算和气,也没啥吃拿卡要的习惯,但人家毕竟是管着自己的,真惹得对方不高兴,人家有的是手段收拾自己。
不过在沈英要走时,店老板吩咐伙计又拿了条毛巾塞在沈英手里,小心翼翼地说道:“只是个添头,沈警官莫要拒绝。”
沈英点点头,收下了那条毛巾,他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如果自己坚持不收任何东西的话,只怕店老板夜里都睡不觉了。
乱世就是这样,日本侵略者和那些上层“达官贵人”们吃香喝辣,连下面的狗腿子也人模狗样,凡有点权势的哪怕低至巡警这一级,也能鱼肉百姓,最底层的平民们都小心翼翼地艰难生活着,苛捐杂税,流氓地痞,政府大员,地主兵匪,再加上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人民折腾得如同木头人一般,哪有一星半点大国国民自尊自信的风采,店老板谁也不敢得罪卑微做人的态度恰是这种真实环境的写照。
沈英走出杂货店后,又去了报馆一趟,在报童小金子的指点下,弄到一张新安市的地图。这个时代并不象后世,城市地图随处可买,除了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有地图可买以外,其他小城市的地图基本上处于完全没有状态,而新安市地图则是是日本人为了便于统治临时绘制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好在负责编辑印刷校对的伪政府报馆里有着留存,供伪政府官员使用。
因此,别人不清楚上哪搞详细的新安市地图,但沈英却早就通过小金子知道了这事。他到报馆,谎称巡警局领导需要几张新安市地图,便顺利的从报馆拿到了几张地图。
拿到地图后,沈英便回到屋子里,仔细研究起地图来。看完地图,沈英不得不承认,日本民族虽然因为岛国寡民的地缘因素导致了他们在大格局和战略眼光的短视,但在一些局部细节方面,日本人表现出一种偏执般得精细。这份新安市地图虽然只是黑白两种颜色,但市集,街道,河流,村镇,学校等等,甚至连曲曲折折的胡同里弄都标了出来,比南京国民政府印制的南京城地图都要详细得多。
当然,如军事驻地,物资仓库等涉及到军事秘密的地点,地图上是不会标出来的。不过,这难不倒沈英,根据杂货店老板的叙述,他在地图上大致标出几个仓库的方位,然后找出尺子来计算方位,大小,远近。
在观察地图的同时,他又在脑海中分析推理,如果换位思考,自己是日本人,自己应该把军火弹药这种战争物资设置在哪个仓库才合适?虽然,沈英自己并不太懂得军事方面的东西,但在设置物资存储地点时,有些规律是共用的。
首先,军火库这种地方必然不会设置在人多嘴杂的闹市区,因为不好管理,且不利于保密,很容易被他人侦测的地点,而所处地形如果特别复杂的话,又太利于对方偷袭和撤退,因此军火库的首选位置应当处在人烟稀少,道路简单,地形易守难攻的位置。
其次,做为弹药储备中心,军火库的位置必须要交通便利,以方便及时快捷地转运和调动物资,而运转弹药往往需要军用卡车,对路况要求条件相对较高,普通的土路和乡村般的小路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这种路一旦下雨便泥泞不堪,很不利于物资的输送。
再次,做为弹药储备仓库,是很忌讳明火的,防火灭火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其附近最好有充沛的水源地,以便发生火灾,及时扑灭火源,遏制火势蔓延。
最后,军火库做为重要的战争物资,必然需要守备森严,所以其附近最好有驻军部队,以便发生状况时,及时支援,而驻军部队的营地也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综合以上条件推演,地图上适合日军做为弹药储备仓库的地点,应该只有五处,这五处也恰好是杂货店老板所说的适合储备货物的仓库。
沈英看着地图上五处着重标明的红圈,不禁又陷入了沉思。这五处地点有远有近,如果一个个打听,寻找,确认,必然耗费时日长久,显然无法满足刘一刀上级提出的时间期限,所以,还得缩小搜索范围!
想到这里,沈英将目光落在那些道路上,心中有了一个大体思路。
从家里出来,他找到刘一刀。正好,刘一刀也正忙着找他,见到沈英便将他拉至偏僻角落处。
“你刚才到哪去了,翘班也不跟我说一声,所长刚才过来巡岗,幸好被我遮掩过去!”刘一刀见面劈头问道。
“去打听军火库的事情了。”沈英回答道。
“打听到了?”刘一刀急切的问道。
“算是有些眉目了,但还需要确认。”沈英将标红的地图递给刘一刀。
看到地图上的五个红圈,刘一刀眼睛一亮,“我这就派人去探查!”
“不,那样太耗费时间了,我们浪费不起。”沈英平静地说道。
刘一刀认真地看了下地图,脸色也有些难看,显然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要是能缩小些范围就好了。”刘一刀有些为难地说道。
沈英点点头,指着地图上的几条道路说道:“时间有限,所以我有个想法,老刘你这两天多找些人,守在这几条道路口,每天记下来路过的军用卡车数量,一般都往哪个方向去,最后汇总到我这。”
刘一刀想了想,社会闲散人员很好找,只是让守个路口,数个车辆,很多人都能做到,也没啥暴露的危险,这个事情并不难办,便点点头。
“要查几天?”
“快的话,也就三天就能得到结果。”沈英说道。
刘一刀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觉得沈英的办法若真有效的话,算是耗时最短最省力的办法,但他实在有些想不明白,沈英是如何仅凭道路上卡车数量来推断军火库位置的。
“我这就去安排。”刘一刀说道,在答应的同时,他也在寻思,要不要再派行动组的人摸摸这五个点,万一沈英的办法不行,也有个后备,只是时间上恐怕要超出上峰给出的期限了,想到这就有些头疼……
看着刘一刀远去的背影,沈英也暗自思量。这件事交给刘一刀来干是非常合适的,刘一刀行动组有人,也有活动经费,搞这种大面积的蹲点盯稍的事再合适不过,如果自己出面安排找人,则没有这么方便,另外,自己也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搞关注盯稍这事,毕竟,还有个共产党的叛徒需要调查呢。
每天晚上,沈英都将刘一刀汇总过来各条道路的汽车信息进行总结分析。
三天后,沈英将刘一刀叫到自己房间里,将一张地图交给他。这张地图和上次沈英交给刘一刀的地图是同版,唯一的区别是,上次的五个红圈缩小成两个红圈,其中一个红圈在圈内重点打了个叉。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地点就是日军军火库的所在。”沈英指着那个打叉的红圈说道。
“鹤嘴溪!”刘一刀看了看那个带叉的红圈点点头,“我这就派人重点探查那里!”
鹤嘴溪离新安市不远,但位置偏僻,区域较大,人烟稀少,并且那里有条如鹤嘴般的狭长小溪,要探查那里的确很不容易。
“人要多派点,分段摸排。”沈英嘱咐道。
刘一刀点点头,他目前的拥有可靠人手,撒五个点肯定不够,但要把人都集中在鹤嘴溪这一带,只需两天便能把鹤嘴溪摸个遍。
“如果有富余人员的话,另一个地点也需要关注一下。”沈英说道。
“晓得。”刘一刀把地图揣在兜里,向门外走去,全未注意到两人刚才谈话时,地位出现了颠倒。沈英倒更像是情报组长来给组员刘一刀布置任务,而非相反。
送走了刘一刀,沈英长出口气,这三天可把他忙坏了。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街只外,他还要将刘一刀送来的信息归纳推理,不仅如此,他还抽空去了城北门一趟,和黄老三扯了会蛋,向黄老三打听了一下日本军用卡车在加满油的状况下能跑多少里。
黄老三曾经坐过日本军用卡车下乡维持“治安”过,因此对日本卡车的性能多少有些了解,这也成了他经常吹嘘的资本,毕竟,能坐着“皇军”高大上的卡车下乡去维持治安对于他们这些“皇协军”来说,是很有“面子”的事。要知道,在这时代,大多数伪军和保安队下乡征粮或者“治安扫荡”可都是靠着双腿跑呢!
在得到想要的信息后,沈英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整理,他在地图上反复画着路线,并用尺子量出间距,并通过地图换算比例来计算路程,同时又抽空到多家做生意的店铺老板那里确认信息,再通过推理演绎将所有的信息用细小的线索串联起来,终于推算出了日本军火库的大致位置。
剩下的事情就是刘一刀派人确认了,沈英也终于能腾出精力干另一件事情了,因为黄包车夫石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给他送来了一条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