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理寺门前风波
大理寺门口今天突然热闹了起来,一个黑衣少年眼睛上蒙着一条长长的白色布条,布条很宽,几乎挡住了他半张脸。
这个少年身形瘦削,脸色是不正常的苍白,整张脸被布条蒙了一半,只上面几乎挡住了眉毛,下面几乎盖住了鼻尖,看起来应该是个盲人。
五官能看见的就是一个鼻子尖和下面一张小巧的嘴,嘴形倒是生得挺好看的。即使不笑的时候嘴角也微微上翘着,嘴唇微薄,虽然看不到全部的长相,但就只这些也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长相不错的小公子。
本来就看他这长相也不讨人厌,但大理寺门口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停留的吗?
看这衣着虽然很合身,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料子,应该不是什么大官巨贾家的小公子。
那就不要怪守卫赶他走了,这么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他们还真的没放在眼里。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小子竟然是个刺头,不仅赶不走,还一直给他们添乱。年纪轻轻却嘴皮子挺厉害,长得弱不禁风却好像什么都不怕。
一般人见到大理寺的门都得绕着走,可他不仅不闪开还敢和他们顶着干,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最要命的是他们竟然还拿他没办法。
“我们怎么不对了,让你走你不走还在这儿蛮不讲理!现在又成了我们不对!”最开始和少年说话的守卫开口道,他最觉得憋气,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只要出声一吓唬立时就能把来人吓得屁滚尿流。
可这次这个少年就像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怎么吓都不走,还敢和他们这么多人对着干。
整个大理寺都被他弄得颜面扫地,弄不好自己以后在同僚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赶紧出声为自己也为了同僚辩护,让自己的上司别觉得自己这么没用。
“你们对?你们狗眼看人低,还是对吗?”少年语出犀利,他向来的原则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即使口头上的也不饶人。
“你们刚刚还说要抓我,凭什么,就凭我说了几句真话?”少年仰着头,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架势。
周围的人都想给他叫好,碍于不敢和官府对着干,都只得忍气吞声,但表情上却十分的义愤填膺。
还有几个年岁大的怕少年被抓进去丢了命,好心在一边劝道,“孩子,民不与官斗,可别为了一时之气害自己丢了小命啊!”
少年只是循声对着那边点了点头,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梁捕头见这个状况也觉得有些头痛,这少年什么来头?绝不是普通人,一般人哪有这个胆子在这儿闹事!这几个没长眼的,怎么惹了这么个小祖宗。但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有什么背景的人,胆子怎么这么大?
他压了压想骂人的冲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和语气听起来平和一些,“小子,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几个我回去一定好好收拾他们,你也赶紧回家吧。毕竟这里是衙门机构,你在这儿让这么多人围观,说轻了是你年少无知,说重了有聚众闹事之嫌。”
这本是好话,一面给自己人留了脸面,一面也给少年一个台阶。
但这个少年好像就要和他们硬杠上了,就是不走,“你们张口要我走,闭口要我走,怎么不问问我为什么站在大理寺门口不走?”
“这?……”梁捕头被问得愣了一下,好像自始至终他们真的没问过。
也对,要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站在这儿呢,难不成这个少年还有什么冤情要伸斥?
但这里是大理寺,处理的都是和官家有关的案子,不是一般的衙门,不接小案子。是这小子不知道吧!
好心提醒,“你是有冤情吧!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应该到京城衙门,而不应该来这儿!”
少年似也烦了,无心再与他们多话,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一副孺子不可教衣的表情,“这大理寺要是没了宋珏,你们都得喝风!”
“你!你这少年好生无礼,敢对我们梁捕头这么说话,你……”守卫怒了,梁捕头可是他们偶像一样的存在,能得皇上赏识的捕头在南诏可能只有他这么一个人了。如今竟然被一个少年奚落,有两个把手放在刀柄上,准备动手了。
梁捕头瞪了他们一眼,但脸色也不好看,被一个少年这么说他还是第一次。
“你到底要做什么?”声音阴沉,隐隐的听得出里面压抑的怒意。
“这才对嘛,你们要是一开始就问我来做什么,或者有什么事,我不就直说了吗?”说着对着那些守卫扬了扬头,“你们为什么上来就要赶我走?难道就算准了我不配来大理寺办事吗?”
声音由刚才的嘻笑之意,立时变得冰冷异常,身上瞬间散发出一种寒意,让他周围的人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一步,他身边立时变得空了起来。
只有梁捕头站在原地没动,但鬓边也划落了一滴冷汗。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来大理寺有什么事?”梁捕头又问了一遍,这一次竟然透着紧张。
眼前这个少年究竟是谁?他也算是身经百战了,怎么感觉自己反而被他的气势压得几乎连头都抬不起来?
那身上散发出来的竟然是杀气!
要知道,只有杀人如麻,武功极高或者久经杀场之人才会有如此浓烈的杀意,可眼前这个少年?哪个也不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杀气?
少年傲然的站在中央,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人一般,依旧背负着双手,看似随意的一站却潇洒已极,衣袂随着风飞舞,甚至能听见烈烈的声音。
“我叫莫言,云王府的幕僚,奉皇上之命来协助宋大人查案子的,不知有没有资格进大理寺。”说着少年从怀里拿出一块玉佩,将玉佩向前一递,等着梁捕头查验。
“什么?你是?……小莫先生?”吃惊的何止是梁捕头,那些守卫也都张大了嘴,如今小莫先生的名号不仅在江湖中,就是在朝堂之上也有很多人知道。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他是云王的幕僚,毕竟云王——皇上唯一的一个亲弟弟的名头可是南诏国独一无二的。
而他手下最得力的便是一个叫莫言的人,何况很多衙门中的人都了解江湖中的事,现在江湖中风头最劲的便是这个小莫先生。
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个少年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莫先生,难怪会这么难缠,要知道是他,打死也不敢把他往外赶。
远处的一间茶楼上,一个白衣男子和一个金衣男子正一边品着茶一边看着大理寺门口的情形。
金衣男子开口道:“这个莫兄弟,干什么都这么高调,早把玉佩给他们看不就得了,何必和他们费这半天口舌?”
白衣男子极其儒雅的端起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星子般的眼眸一直盯着那个黑衣少年,半晌才缓缓开口,“他这是在给那些人一个下马威,以后还要他们做事,免得不听话。”
金衣男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小子做什么都那么多的弯弯绕!”
这时见到玉佩的梁捕头一刻都不敢怠慢,赶紧侧身将身边的路让出来,“原来是小莫先生,恕我们眼拙,有眼不识泰山,既然您有皇命在身我们哪敢阻拦,您快请!”
那几个守卫也傻了眼,不过好在都是在官场中打滚多年的人,所以只是愣了一下,赶紧换上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就差立时跪下了。
“您大人有大量,别和我们一般见识,我们都是孤陋寡闻,哪知道您这么年轻竟然会是皇上的钦察,该打,该打!”几个人齐齐的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周围的老百姓哪见过这种情况,一个个都跟看大戏似的,都不反过神来,还有的以为眼前的这个少年是神仙。
不然怎么能让官差一下子变了个人似的,之后不久便在京城里流传出一个故事,黑衣神仙斗恶吏的故事,就是以这件事做模版编得神乎其神。
总算大理寺门前的这个小插曲告了一个段落,莫言被人众星捧月般的请进了大理寺。
之前早就有人向大理寺卿宋珏禀报,此时宋珏正坐在正堂之上,见莫言被人带进来,也赶紧起身出来迎接。
虽然论身份,莫言也他没法比,但她有皇命在身,自己当然不能怠慢。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各自落坐。
宋珏之前听说莫言的眼睛因为去营救北荻的十三王爷澹台木齐被毒瞎了,此时一见不由得唏嘘。
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有如此机智和胆略本应造福百姓,可惜了!
可惜了这样一个人才!
而且这个少年怎么看起来有此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再仔细看却又确实没见过,心中不由得有些疑惑。
“小莫先生,宋某与您可否见过?”宋珏倒是一个性情中人,想到什么就问了出来。
莫言淡淡一笑,唇角勾起一个好看的弧度,“当然没有,如果我见过宋大人还至于这么大费周章的进来吗?”
“呵,也对!”宋珏当然知道她所指的是刚刚在大理寺门口发生的事,他虽然没出去,但还是听下人回禀了。
看了梁捕头一眼,后者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感觉脸上好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