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路上
一把短匕!
巴掌长短的短匕,瞧这外型,这应该是手工打磨出来的。
在大宁国,铁制刀具是被严格管制的。
倒也不是不允许百姓持有,而是这些东西很贵。
一般的人家,还真舍不得花这些钱。
陆离的这一把短匕,显然是他自己用不知道从何处弄到的厚铁片日复一日地磨出来的。
“谢谢!”
沈菀小心翼翼地将短匕收好,郑重道谢。
“不客气!”
陆离挥挥手,很高冷地转身走人。
沈菀看着陆离渐渐走远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家伙也不是那么讨厌了。
……
陆离回转自家院子,表情有那么几分的落寞。那一把短匕,是他磨了将近两年才打磨出来的。
“我一定是中邪了!”
陆离望着自己曾经用来放短匕,而今空空荡荡的木头匣子,恨不能抽自己一巴掌。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会担心沈菀那个丑丫头会在路上出事儿。
可惜,东西已经送了出去,不可能再要回来。
“我肯定是中邪了!”
陆离真的抬手抽了自己一巴掌。
这才几天,从他那天碰巧在山里救了沈菀,他身边唯二的两件宝贝,都到了沈菀的手里。
一石弓,是他攒了好久的钱才买到的,打赌输了,成了沈菀的。
短匕,是他打磨了近两年的防身利器,脑袋一时发热,就送了沈菀。
不过,想到沈菀马上就要走了,陆离也算是松了口气。
若是沈菀继续留在靠山村,陆离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能到了沈菀的手里。
“真是老天保佑啊!”
陆离不由双手合十,向天拜了拜。
……
沈菀自然是不知道陆离的这番心思的。
她刚跟沈桂香把路上要吃的干粮准备好,并且全部装了起来。
“走吧!”
路上吃的干粮有了,水囊里也装满了水,沈桂香旋即招呼沈菀出发。
这个时间,已经临近晌午。
村子里的人家都在忙活着做午饭,沈桂香和沈菀的离开,并没有惊动村里人。除了村头的李巧一家子,再就是一个陆离,整个靠山村,没人知道沈桂香和沈菀的离开。
而当沈桂香和沈菀走到村头时,却被李巧给拦住了去路。
“她巧婶子,你……”
“桂香,这个,你带上,就是点吃食。等到了地头,记得让人捎个口信!”
李巧将一个小小的布包塞到沈桂香的手里,不给沈桂香拒绝的时间,话说完,人就跑回了自己的院子,顺手关了院门。
“……”
沈桂香望着手里的小布包,半晌没言语。
“走吧!”
最终,沈桂香没有多言语。
一直等两人远离了靠山村,沈桂香才望着沈菀,轻声道:“二丫,将来,咱们若是日子过好了,一定要报答你巧婶子,知道么?”
“嗯,嗯!”
沈菀猛点头。
这话,不用沈桂香叮嘱,她也会记得的。
原本她就是想要帮一帮李巧,可时间太短,她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法子,只能送了一笔银子。
两人慢慢走着,一直到了风林镇。
风林镇有通往青平县城的马车,只要一个人三十文钱。
沈桂香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掏了钱出来。
马车并不是那种带车厢的高档马车,而是马拉的大板车。人坐在板车上,忍受着太阳的炙烤,汗水不停地流。
沈桂香带了两个水囊,都装满了水。
等她们到了县城,一个水囊已经空了下来。
“先找个客栈住下,咱们得准备辆马车!”
“还得雇两个人!”
到了县城,沈桂香就有条不紊地做出了安排。
“娘,咱们是不是应该先去买两身衣服啊?”
沈菀却在沈桂香带着她去找客栈的时候拦住了她。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这出门在外,你穿得破破烂烂,难免遇到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沈菀可是见过不少。
想当初,她野外考古归来,若是没有及时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走在路上,那是没少遭人白眼。
“对,对,是该买两身衣服。”
沈桂香稍稍一愣,便明白了沈菀为什么这么说。
此刻的她们,虽然穿的衣服很干净,可是这补丁加补丁,若是不换了,不管是去了客栈,还是车马行,都难免被人小瞧。
当然,被人小瞧是一回事,惹上麻烦才是更大的事。
……
半个时辰后,从成衣铺子出来的沈桂香和沈菀都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虽然两人的气色都是一般,但换了新衣裳,多少有了几分的加成,看起来不再那么落魄。
然后,两人才去了客栈,定了一个房间后,又去了牙行。
为了稳妥起见,两人是以大户人家的下人身份登场的。
对外的说法是,要回去府城主人家报信。
出得起银子,再加上沈桂香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些贵气,让两人无惊无险地雇了赶车的车夫。
而这说法,等他们到了安庆府,还是可以继续用。
相应的,车夫是要不断地更换的。
至于南下琼州府的路线,最初是打算走陆路,但考虑到路途遥远,不确定因素太多,她们母女两人又势单力薄,最终改成了走海路。
走近海,即便是遇到些风浪,也应该是有惊无险。
在县城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沈桂香和沈菀就早早出发了。
出县城,奔府城,然后转道泉州港。
……
路上走走停停,一直耗费了三日时间,两人终于平安抵达了泉州港。
很幸运,港口正有一个前往南洋贸易的船队要出发,途中要在琼州暂停两日。
沈桂香和沈菀付了银子,便登上了其中的一艘客船。
这一艘客船上的乘客,九成多都是前往南洋赚钱的百姓。
大宁国并没有禁海,相反,还鼓励百姓出海谋利。而且,每每有民间的船队出海,朝廷的水师还会随行护航。
此番沈桂香和沈菀搭上的这一船队,便有朝廷的水师护航。一共六艘炮船,两艘运兵船,补给船则多达十二艘。
而出海贸易的船队本身,足有五十多艘货船、客船混合。。
庞大的船队从泉州港浩浩荡荡驶出,沈菀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的蔚蓝大海,心中豪情万丈,她的新生,也将随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