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雷雨过后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的青壮年人员大量涌进城里去谋生。一些无法进城的和不愿意进城的农民,上莫村和下莫村两个组二百三十多口人,也就剩下了一百一十多个,且大多数还是老弱病残的及留守妇女和儿童。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多少劳力改造了。常年人不居住在家的房屋已杂草丛生,到处蔓延。原有三米多宽的村级道路两边,现已象锯子状破烂,路面象沙盘一样凸凹不平。一丘一丘的抛荒田,整能分辨出条块,一年一复的杂草替代了过去的面容。村里己没有了过去的热闹与喧哗。因为劳动力的缺少,大多数的村民不再饲养家畜家禽,就是缺不可少的耕牛,也被动力耕田机取代。原有的条条田埂种上蔬菜的情景,只能是过去的回忆。农民自由了,却没有了过去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没有了勤劳节俭的传统观念。周而复始的一日三餐,已使他们感到孤单和寂寞。年长的不厌其烦地带着孙子,还要耕种着田亩以填饱肚皮,农闲时或是在家闲坐,或是悠然地看着电视,如弃重负般地生活着。每年只要不饿着的思想,深深地驻扎在他们的心中,年轻人干什么,不加任何干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村里也看不出有多少变化,反而因劳力的缺失,山塘、水库、村级公路不如以前了。七十年代未,全公社五个大队受益的水库渠道,因年久失修,基本上被泥沙填满,长满了荆刺杂草。山塘也被泥砂做了安乐窝。农闲不再寻事干的村民,因为无聊和寂寞,一个个聚拢在一起,靠打牌赌博打发日日夜夜。
农民自由了,生活得潇洒清闲。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得感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解决了吃饭问题。在一九七五年前,生产队一亩田累死累活才亩产四百多斤,最差的不到二百多斤,如遇水灾、旱灾甚至颗粒无收,还是单产。那时的农民全身心在家生产粮食,还难以够吃,基本上辰吃卯粮。现在好了,一亩田单季产量至少七百斤,搞得好一千二三百斤,如果种两季,产粮更多。
小桥的妻子王春兰,是吉阳县人,是娘家人做的媒嫁过来的,她是小桥的远房亲戚。结婚好些年了,自丈夫出外打工后,因没生养小孩总觉得很寂寞无聊,就回到娘家,在县城一家医院当了一名清洁工,每月工资近千元,由她自已说来,还算可以了。她的工作是两班倒,要是晚上不上班,就住在娘家。她父母生育了她兄妹俩,一家人很和睦。娘家房间很多,她就住进做姑娘时的房里,哥嫂从来不讲什么,任由妹妹来去,就当是妹妹还没出嫁一样。
一住就是几年了,岳父母不见女婿来看过,舅子舅母不见妹夫打过照面,为这事春兰被责问过。在这事上她也不好做答,他愿干他的事也就由着他,做妻子的总不会把丈夫缠在腰带上。
春兰很是想念自己的丈夫,每个月都要寄去一两封信互诉思念,互报平安。近段时间,连寄三封信都没见回信,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俩人是爱得很深的,平时每个月都要互通一封信,这种反常现象,使她茶饭不思起来。妈妈见女儿总是没精打采的样子,以为病了。问明情况后,她建议女儿问一问一同出去人的家人,她想起了小花嫂,便决定有空回去一趟。
一个月后,是传统的“中秋节,”也就是当地说的“团圆节。”春兰买了些糖果和糕点,还给公公和婆婆各买了一件衣服、鞋子,下午两点就回到了家里。公公和婆婆见儿媳回来了,自然象待客一样对待。她是很贤惠的媳妇,见平时老人家很辛苦,就主动收捡、打扫起家里的卫生来。
傍晚,春兰洗好了吃过饭的碗,问公公婆婆收到过小桥的信没有,婆婆听了后,说:“没有寄过信回来。”她知道他们是不管年轻人的事的,就决定去找小花。
公公婆婆见已天黑了,就要她明天天亮再去不迟,她说:“我是今晚的班,叫人代的,明天我必须赶去还班哩。”说罢就要走,婆婆拿了小电瓶灯给她做伴。
到了小花家,她正好在堂屋里坐在矮凳上在吃饭。她儿子莫舒正扒在她腿上好象要睡了。她见春兰婆媳俩来了,哄开儿子后,站起来放下吃剩没多少饭的碗,客气地让坐。还是婆婆老练,见她这样讲礼性,也回礼说:“莫太礼性好了,吃饭如做官咧!你快吃饭,”她说:“不吃了。”说完,抱起要睡的儿子又说:“无事不登门,夜晚了娘俩来肯定有紧要事?”春兰听了,接口说:“我小桥三个多月没写信回来了,我想问问玉林哥写信回来没有?”她爽快地说:“写过呀!还挺勤的呢!”春兰又问:“他提到过小桥没有?”她微笑着带着歉意说:“每封信都提到过,还要我多和你聊天呢!你又那么远,我哪有这个空哟!”
春兰也笑了笑说:“嫂子这么忙,还带着孩子,再说,我回来了应该来找你才对呢!”
稍后,春兰又提问起来:“嫂子,玉林哥信中说小桥什么没有?他们是不是在一起?”
她轻拍着儿子的后背,微笑着说:“也没说别的,只说他近段时间不太舒服,没有上班。”尔后又说:“这样!我把前不久写回来的信拿给你看。”
春兰笑着说:“你家的私信怎么能乱看呢?不怕泄漏秘蜜?”
她把已熟睡的儿子放在床上,从梳妆台的抽屉里拿出一封信来,递给春兰。春兰接过后,从信封里抽出信纸来。一共写有满满两张纸,内容不算多,字迹较了草又写得大个。她认真地默读起内容来:
我日夜思念的花姑娘:
看到这里,春兰笑得差点眼泪水都出来了,说:“日本鬼子才这样说。”接着又往下默读:
你好!
爸爸妈妈和莫舒都好?
我忍不住又提笔写信了,三年的离别,我想你会怪我!其实,你也别怪我,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嘛!古代的“薛平贵与王宝训,”时隔那么多年,不是也幸福地重逢了嘛!虽然痛苦了许多,但是,条件是迫于无奈的。我们比他们幸福,至少有音讯来往,他们却音讯全无,你说是!
关于他们的家事的内容,春兰扫了一眼,在后面几段中看到有“小桥”两个字,就一字不漏地默读着:
小桥老弟这两日心情很好,有说有笑的,我们的心情也跟着很愉快。他说等几天也出去找点事做,我们先是不同意,后来也想通了。一个人总不能碌碌无为?应该要出去闯荡。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就创造出了震惊中外的事迹,好多四肢发达的的人就比不上她。也有好多双手不方便的人,用脚趾夹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有好多手脚都不方便的人,就用嘴咬笔,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这就需要恒心和毅力。花。也许我太激动了,但我想,这也不是不在理,身残志坚嘛!祖国大地有你一方土地,你为什么就不去创造呢?谁又不和你抢。
你常见着春兰妹?有空你多和她聊聊天,我们不在家你就和亲姐妹一样来往,这样,即有了感情,又可以打发寂寞。
好了!话是说不完的,但我近段时间总在琢磨,一个人究竟有好大的创造力,究竟能为国为家做出多少贡献,以我看,这得由命运来计算。
春兰看到这里,一眼的迷茫。他提到小桥要找事做,难道是耍起的?他为什么又说到“张海迪?”莫非他出事了?三个多月没写信回来,其中定有难言之处。
小花见春兰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禁问起她来:“春兰,想什么呀?”
春兰抬起头来,刚想向她提起疑问来,想到婆婆在身边听了反而着急,就强装笑脸说:“玉林哥说得没错,一个人是要活得有价值。”
夜晚聊天是不方便的。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多钟头,为了不打扰小花睡觉休息,春兰婆婆贺大娘催着要回去。春兰拉过小花到一边,轻声说:“我不放心小桥,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求你帮个忙,今晚你写封信给玉林哥,问问这件事。我明天早上到你家来取,顺便寄出去。”
小花答应了写信。春兰在婆婆一再催促下不得不回去。
回家的路上,婆婆问她玉林的信中说了小桥什么?春兰告诉她大多是他们的家事,附带提到过小桥,但也没说出什么,大体上还很好。
夜,静悄悄的,但春兰的心并不平静。她了解心爱的丈夫,他不回信的原因,是不愿意说假话,他这是用沉默来面对现实。
她拿出纸和笔,又给他写起信来:
桥:
你还好!
近几日我在苦苦等待着你的回信,希望你能给我“只字片语,”可是,望眼欲穿,只看见空中鸟儿飞过,只听到大地上的风声雨声。你回来?我不愿意为你过多的担心,我不想过你所说的那种好日子,我宁愿过相生相伴在一起的苦日子。
你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