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韦老汉生病(一)

第二章 韦老汉生病(一)

()时过仲春,乍暖还寒。小玉吃过早饭后闲来无事,想着自老公他们三人到广东打工后还没见过小花嫂子,就拿着正在编织的毛衣到她家聊天去。

俗话说:“吃今月、耍二月、阳春忙忙三、四月。”要是在生产队的时候,因为粮食产量低要勤积肥,又要为防当年的旱灾在雨水多前修好水利,在过了正月初三就要不分天晴下雨出工劳动了。那时要分任务挑塘泥、清沟里的淤泥、挑猪牛栏秽倒到田里去做底肥,还要修塘坝水库、挖地种植农副产品等。由于时下农副产品价值不高了,人们也懒得再种。原有的土地因多年没种也已经荒芜,就是水利条件不好的田也抛荒了许多。还有很多农户就是自己吃的蔬菜,也有很多人不种了,说是到道子上买方便些,要钱也不多。现在大多的农户耕田已用机耕,说是养牛划不来,天天要一个劳力去打点它,一个组也难看到三条牛。养牲猪也是划不来的事儿,一头养上个四五个月利润不到两百元。现在的人讲实在,喜欢现劳现得,所以出外打工的多了。现在有很多农家人的奢望不高,大多数人家的生活,如果老天爷保佑,身体平安,有吃有点节余,那日子过得也算是快活。

不知不觉间,小玉就到了她的家门口。她家是四扇三间红砖瓦房,看样子才建了没几年,基脚旁边的黄泥土还很新鲜。大门口和门口的晒谷坪,打扫得很干净,两边用竹块和木桩围成了一个围栅。屋门外十米远处,砌了一个约两米高的“一”字围墙,围墙门正对着堂屋的大门。两个围墙大门墩上面,用混凝土倒了一块一米宽的雨棚板。板下面有根尺多宽的混凝土大梁,刻着“幸福之家”四个红底隶体字。围墙的门墩上贴着一幅已褪了色的春联:一岁连双岁岁岁六畜兴旺;五更分两年年年五谷丰登。

小玉朝里喊了声:“嫂子,小花嫂在家吗?”第一声见没人应,接着就走进围墙门内喊了声,还是没人应。她迟疑了会,又向前走了几步,但看到她家大门上己是落着锁,这时才知道她外出还没回家,即转身怏怏不乐地就要回去。

走出围墙外还没二十米远,她迎面见着小花抱着小孩回来了。她一接近她,便嗔怪地说:“嫂子啊!你到哪里去了?我可在你家等了半天了!”

小花微笑着说:“我昨天回娘家去了。”然后又问:“你有事吗?”

她装着不高兴的样子说:“人家是特地来拜访你的咧!”

小花又笑了笑说:“难怪清早听到喜鹊叫,原来贵客要临门!”

“巧合!尽吹牛!”她笑得几乎弯下了腰来。

她接过小花递给她的钥匙开了门,小花就抱着已睡着的儿子安放到卧室的床上,转身挪凳让小花先坐了下来。由于小玉是新年第一次到她家来,就很客气地给她先沏了杯茶,后又拿出一盘春节用剩的瓜仔和糖,放在一条凳上招待。

天气还是有点冷,小花从厨房里提出了藕煤炉。昨天晚上是她公公看家的,早上换过煤球,自然火还旺。因用藕煤炉烤火有刺鼻的气味就改用炭盆烧木炭来取暖。她夹了一些木炭放在炭盆上,又夹了一砣燃烧着的煤球放在炭上去引燃。事罢,她想来俩人的男人同去广东有些时了,随后就问小玉:“德林写过几封信回来了?”

她放下正在编织的毛衣,然后就伸手拈了几粒瓜仔嗑起来。她边嗑着瓜仔边锁着眉头不解地说:“才去了多久啊!就写过几封信了!”略会又带着嘻笑的口气说:“天天写呀!他可没那么多情。”其实,她只有昨天才收到一封信。

小花也笑了笑,然后转身去卧穿看了看床上睡着的儿子,见还在安睡着就回身说:“新婚夫妇情浓嘛!是有可能的哟!”

“是你自已想男人了!以为别人也一样呀!”她也嘻笑着说。

“难道你不想呀?”小花神秘地探身前问,稍后又说:“说句实话,他信上说现在做什么事?”

她吐了一口瓜仔壳后说:“他呀!说是在一个模具厂打工。”

炭火已着了,小花就夹了藕煤放进炉里然后就提到厨房去了。她这时也站了起来,一边嗑着瓜仔,一边在屋里转悠着看她的家什。

她的整个屋里分为五间。左边前间是卧室,一张四尺二宽的席梦思床上,叠着一床很厚的棉被。窗边有张梳妆台,上面放着一把牛角梳。后间只放着一个组合柜,式样一般,看样子是在家具店买的。右边前间是谷仓,后间是厨房。堂屋里有张小吃饭桌,两张藤椅,三条长凳,五条孤方凳。房子的建筑面积不大,约120个平方。收捡得很整洁,从这方面看,她是很勤快的。

“炭火燃起来了,坐!”小花从厨房里出来,拍打着身上的灰尘,接着又说:“哎!不好意思,我家什么都没置。”

“要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占当!我家也没置。”她宽心地说。

俩人面对面地坐下,说笑着对丈夫的思念,也谈了今后的打算。春耕生产就要做计划了,小花问她公公残疾不能劳动还要人照顾,婆媳俩人怎么办?她叹了一口气,说:“我娘家人答应帮忙的。我打算种少些田,够全家人吃,有点余粮养家禽就行了。”小花说她在家种田的难度要大得多,有老又有少。虽然公公婆婆是分开过,但还是要操心的。她俩谈着谈着,就说了些笑话,都把各自梦里与丈夫温存情节也说了出来,后来也谈扯到张三与李四的风流韵事。小玉开玩笑警告小花,说是漂亮女人是最惹祸的。小花也笑着回击了她,说她才是最迷男人的心的人。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得很是开心。

不知不觉已快到中午了,炭盆里也加了两次木炭。她见时间不早了,说要回去。小花礼貌地要留她吃中饭,她摇了摇头后告诉她说:如果婆婆不在家是要回去照顾公公的。小花也不好再留。

小玉腋下夹着正在编织的毛衣,嗑着临走时抓的瓜仔,在弯曲的小路上慢走着回家。在走到离自家不远的对门岭山脚下时,见堂弟韦小林正急匆匆地朝对面走来。

俩人一碰面,小林就急着说:“嫂子!快回去!伯伯生病了,还发高烧呢!”她听了,心急地跟在己转身的小林背后快速地往回赶。

小林比德林少四个多月。他在十九岁高考时没考上大学,也不愿再复读了,说是读了也考不上。他父母拿他没办法,也没再硬要他读。他没读书了农业也懒得搞,整天在外游手好闲,扯胡子、打麻将、刁牌、打三百分等样样都来。他上有两个姐姐,自己是老满。姐姐没出嫁时把家里的一些事都包了,他倒安逸。现在俩个姐姐都出嫁了,反而多了两个壮劳力帮手,倒使他玩得更开心了,经常在外混得夜不归宿。俗话说:“十个孩子爱满崽,”说得也有些实在。他父母对他的所作所为先是说一说、训一训,后来见说教得多了还是原状,认为他也老油条了也懒得再管。但小林也只是爱打牌玩玩,其他的违法乱纪现象从来不参与。他的父母还认为他年轻不懂事,因此也由着他、顺着他,说他只要不犯偷盗、抢劫、打打杀杀就行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莫家村的留守女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莫家村的留守女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韦老汉生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