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有危险,就不去了吗?
徐庶的意思,陈庆之和冉闵都懂,只是如何说服严真才是这个计划的重中之重!
“至于如何说服严真,我心中已有谋划!”徐庶的看着他俩的神色便知道他们心中所思。
“明日我便会出发,二位将军要记得,最大限度的保持巴东现在的情况,封锁消息!第二,巴西郡一旦有消息,我会叫踏白来报,到时候具体如何做我自会吩咐踏白。”
陈庆之看了看冉闵,知道冉闵心中也有疑虑,“元直先生,此去巴西郡定然会有危险,若是严真配合还好,若是那严真不愿,怕是先生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再者,如此重要之事,当禀告主公之后再行事!”
冉闵点点头,“是啊!先生,以我等军势,实在没有必要操之过急!”
徐庶摇摇头,“二位将军多虑了,身为主公谋士,自当为主公谋划,且机会稍纵即逝,巴东一郡在手,封锁消息的话能瞒得过十日八日,但是若想长久,必然不太现实。”
“我军兵事自然强盛,但是后续力量远远不足,真正能拉上益州战场的在一个月之内也就不到万人,还得留下一半拱卫南郡。”
“刘益州一旦发现巴东之事,定会倾尽整个益州之力来夺回巴东,到时候怕是带甲者会不下十万,二位将军账下之后四千人可用,即便加上柴绍过几日送来的兵员,怕是加上降卒也不会超过万人。”
“而若我等手中只有巴东一郡,益州会从水陆两路来进攻,二位将军固然有勇有谋,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若是丢了巴东再想拿回来可是难之又难了!”
二人仔细琢磨徐庶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所有的关键就在于益州什么时候能够发现巴东沦陷,越晚发现对刘琦来说越好,但是若是半月之内被发现踪迹,怕是会有麻烦。
“益州天府之国,刘益州虽然病倒不起,但是手下幕僚众多,益州世家跟雁城之间的商事又极其频繁,虽然我等尽心谋划,但是迟早会露出马脚。”
冉闵思索了一下,“那先生即便说服了严真,我等也抽不出来士卒去应对益州的攻伐!”
徐庶笑了笑,“这便是我要找严真的原因,南郡抽不出来,可是巴郡有兵啊!”
“若是此时不拿下巴西郡与巴郡,主公手中的地盘还是太小,能来增援的又都是降卒,我不放心,第二,若是等到明年再战,攻伐巴郡怕是又会徒增许多伤亡。”
“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用益州的兵力来抵挡益州,若是能够说服严真,那严颜便是骑虎难下,再加上州牧在益州的经营,沈弥、娄发、甘宁手下诸多将士,他不反也得反,以他之力来牵住益州的兵力,一到明年开春,新军训练完成,我等便拥有了足够的实力来应对!到时候,巴郡可得,益州也会归入我们的手中!”
徐庶一番话说完,留给了冉闵和陈庆之思索的时间,二人也不是俗人,自然明白徐庶所说都是真的,若是益州真的兵分两路来夺回巴东郡,一面攻城,一面攻占渡口,到时候手中的兵力确实不够应对,来三倍五倍的兵力他们二人不虚,但若是十倍、二十倍呢?
“只是先生此去,个人安全确是难以保证!”整个谋划中,其实最危险的从他们变成了徐庶,徐庶成,三郡可得,可若是不成,其实面对的还是现在的局势。
徐庶笑了笑,“二位放心,身为主公的谋士,我自有自保之策!主公手中的筹码可不少,即便不成,那严真也不敢拿我如何!”
然后又恢复了正色,“再者说,即便有危险,若是需要二位将军去做,二位就不去了吗?”
这句话让陈庆之和冉闵有些没话说,讲道理,换做他们,若是真的能有这种事,即便放下的自己的性命,那又如何!
而徐庶能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也知道,怕是再说也不会改变徐庶的想法了。
“先生此举,冉闵钦佩!”冉闵说完躬身一拜,陈庆之自然也是一躬身。
徐庶赶紧搀起二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事已至此,二人也只得同意,三人又连夜将徐庶的谋划细细的讨论了一番,都感觉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各自回府休息。
第二日,徐庶便装作商贩前往巴西郡,而冉闵和陈庆之则叫人将徐庶的去向传信给了刘琦。
而巴东郡这一夜发生的事在第二天完全看不到任何一丝痕迹,郡守府还在运转,商队还像往常一样来往,除了渡口的东州军换成了陌刀营!而城防则交到了白袍军的手中。
……
雁城。
自从打算招募新兵之后,刘文静和张居正便真正的忙了起来。
刘文静虽然则规划上来讲,只是负责南郡的商事,但是他在雁城的时间最长,自然要比刚来的张居正了解情况,所以暂时雁城的政务还在刘文静的手中,而张居正则是辅助。
招募新兵的告示一出,刘琦有点懵,什么情况?
整个雁城都兴起了一股参军热。
要说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战争不都是很厌恶的吗?
原定在雁城招收四万新军,让刘琦没想到的是,光报名的就有六万多,近乎于雁城四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整个雁城的青壮年大部分都报了名。
还是郭嘉替他解释他才明白。
一来雁城民心可用,虽然在雁城经营的时间只有半年,收拢的大部分都是难民,但是雁城带给他们的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谁能想到乱世之中竟然还有雁城这样的地方!
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生活条件好了,自然无比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是有人敢打雁城的主意,怕是全城的百姓都会站上墙头。
不过这就是大汉朝的老百姓,也是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一个特色。
这些刘琦想不到,作为一个穿越者,对汉末的民生的概念只停留在四个字,叫做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