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三少帝 高贵乡公 赴难
第一百二十二章三少帝高贵乡公赴难
曹髦面对司马师的专权,心中异常不满。而司马昭的政治野心,也在逐步膨胀。
有一年,在宁陵的井中,两次出现黄龙。此前,在顿丘、冠军、阳夏等地方的井中,也曾多次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形。很多大臣都来祝贺,说,这是吉兆啊!
曹髦不无愤慨地说,这哪是什么好兆头?龙,代表了高高在上的君主。现在,龙既没有在天上出现,也没有在广野中出没,而是多次屈身于井底,这绝不是好的预兆。
曹髦睹物思情,写了一首《潜龙诗》,既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也是一种要向司马昭清算的决心,抒发了胸中的愤懑。
诗中写道“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不久,这首诗,传到了司马昭的耳中。司马昭明白曹髦在诗中的寓意,加紧了对曹髦的防范。
眼看着,自己的一切,渐渐都被司马昭控制了,再不想办法,自己就会成为曹芳的翻版。曹髦终于忍不住了,要和司马昭拼命。
曹髦招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就这样甘受他的欺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我决定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王经劝道,司马氏一家,已经控制了朝政,大家早就不顾什么君臣义理了,争相为司马氏卖命。现在宫廷里的人手和器械有限,难以成事。还是先忍忍吧,免得没有除掉司马氏,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深的灾难中。
曹髦此时已经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将已经写好的告示,一下子甩到了地上,说,这事就这样决定了!就是死了,又能怎样?何况我不一定会死呢!
曹髦先向太后请示,这也许是临死前的诀别。
王沈、王业急忙向司马昭汇报,让他做好准备。
曹髦亲自率领一帮敢死队,呐喊着,向司马昭的府邸冲去,途中,碰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带着部队来拦截。
曹髦手下的人大声呵斥,皇上在此,谁敢挡驾?
司马?的部下,没见过这阵势,吓得都跑散了。
中护军贾充,匆匆忙忙带着大队人马,在南大门挡住了曹髦。
曹髦挥起宝剑,亲自搏战。有皇帝冲锋陷阵,底下的人,谁不豁出性命,以一敌十。
贾充的部队,在曹髦的进攻下,不敢还手,就像被捆绑住了一样。谁敢和皇上过招啊?不是自寻死路吗?眼看着,大家就要散伙了,打是找死,不打是等死,不如跑了,还可以保住一条现成的性命。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舍人成济,不知如何是好,就向贾充请示,情况紧急,怎么办,大人得拿个主意吧?
贾充说,司马大人养你们这帮人,不就是为了现在的吗?该怎么做,还用来问我吗?
成济得到贾充的指示,冲上前,给曹髦来个透心凉。
一代皇帝,就这样,惨死在刀刃之下。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髦的手下,架不住贾充等人的攻击,都逃散了。只有曹髦一个人,还舞着剑,坚持作战,口中称道,我是天子,谁敢应战?
谁敢啊?
贾充把成济叫来,说,司马大人一旦失败,你们还不被满门抄斩吗?
也是,曹髦一旦成功,估计也会有许多人,被送上断头台。
成济问,是杀了,还是活捉?
这也是天真,都这份上了,还做如此问?要是活捉,谁敢处置啊?还不是给司马昭惹麻烦?
贾充说,杀了,以绝后患。
成济兄弟还真是楞,为了讨好贾充,不惜手刃君父。
事后,司马昭还故意作态,一下子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说,天下的人该怎样说我呢?
为了摆平此事,司马昭可谓用心良苦。首先,为了平息民愤,将罪行加在成济兄弟头上,满门抄斩。王经的一家,也受到牵连,关入大牢。另外,司马昭又杜撰了曹髦的劣迹,说曹髦对太后悖逆不道,还想对大将军动手。现虽自寻死路,也应该给予同情,用王礼埋葬。
对司马昭来说,成济本事立了奇功,挽救了司马昭的危机,却被送上不归路。冤啊!冤得活该!有了成济这个替死鬼,贾充就保住了。以后,有用贾充的机会,还多着呢。
在出葬的那天,只有几辆车,载着曹髦的灵柩,出城下葬。车上也没有插任何旗帜,冷冷清清的,也没有举行仪式,比平民的葬礼,还要寒酸。
不过,许多老百姓闻讯后,匆匆赶来观看。大家相互指点着,说,这就是那位被杀的天子。
一位天子,为了捍卫祖辈打下来的江山,不惜用龙体,挡住对方的利刃。这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值吗?当然值。曹睿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一次做人的尊严。
在当时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大魏的命运,完全操纵在司马昭的手里。
等待,就是一种等待死亡的痛苦,这种痛苦,是一种漫长的死亡,每时每刻,都要承受这死亡的痛苦。
高贵乡公,是个有血性的人,明知道成功率很低,也要豁出来,试一试。成功了,就会搬走压在大魏身上巨石,失败了,不过是提前结束了这个政治游戏而已。
曹髦靠着自己唯一的纸质挡箭牌――皇帝,险些也打破了司马昭的政治阴谋。在这次力量一边倒的较量中,可以看出,司马家族,不仅完全控制了大魏的军政,也收买了大多数人。司马昭的野心,也进一步公开暴露出来。
曹髦是好样的,至少,大家都知道了,大魏还有一位有骨气的皇帝。少康虽未做成,但杀生成仁,也是一种最好的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