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曹植 (九)

第一百三十五章 曹植 (九)

()第一百三十五章曹植(九)

曹植无心于争权夺利,不想做皇上,但并不代表泯灭了报国之心,不代表不想有所作为,总想为了大魏,为了曹家,做一些实事,于公于私,都合情合理。这位有才华的青年,不愿以曹家子弟的地位,坐享其成。

在前一章节里提到,曹植多次向朝廷请求为国效力,都被婉言谢绝了。但曹家的两代皇上,都因为戒备心太强,不敢然曹植有机会接触军政大事。什么原因,还不简单?就是担心曹植的能力和影响非同凡响,一旦放手让他敢一番事业,估计谁都很难有能力去驾驭和控制了,其结果就是曹植有夺取皇位的可能性。两代皇帝都有小人之心,也是无奈之事,为了朝廷的稳定,为了自身的地位,不得不防。

曹植在四十来岁的时候,去世了,与他的曹丕大哥,活得寿命差不多。一位满腹经纶的名人,永远成了历史,这多少有些遗憾,心里的抱负不能施展,对于曹植来说,是多么痛苦啊!

曹植在政治上,与曹丕相比,是一个完全失败的人。但论起在文学的造诣上,远远超过了曹丕,也超过了曹操。曹植在“三曹”中的造诣最高,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因为曹植,叫响了“三曹”的牌子。也许是因为政治上的不得意,曹植也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情,特别是后人,更是对曹植无限的怜惜。曹植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传说,只得大家回味。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丕在登上王位后,想找借口除掉曹植,以试探曹植的才学水平是否属实为由,多次让他即兴作诗,要是做不出来,就要斩首。

不过,在《太平广记》中,引用了《世说》――不是《世说新语》――一文,记载得更为合理。文中说,有一次,曹丕与曹植坐着同样的一辆车里出去游玩,碰见有两头牛在墙角边对决,结果,一头牛被顶进一口井内。曹丕借此情形,要求曹植根据情形,立刻做出一首诗。当然,这难不倒曹植。但曹丕为了刁难曹植,增加了种种限制,不允许在诗中说“牛”、“井”、“斗”、“死”等字眼。同时,在时间上也做了严格规定,限制在马走一百步之内,若完成不了,就砍去脑袋。说实话,曹丕是否做了手脚,有意让马跑得快些,或让裁判,多数几下马步,就不得而知了。

谁知,曹植很快就提前完成任务,还余勇可贾。又在剩余的时间里,有感于兄弟之间的争斗,做了一首短小而著名的小诗,被后世称为《七步诗》。

当然,更多的人会相信《七步诗》的故事,说曹丕有一次召见曹植,特地出了一道难题,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情景诗一首。如若做不出,就会戴上假才子的帽子,判以欺君之罪。结果,曹植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了一首诗,并在一定程度上,让曹丕感到羞惭不已。

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不信。一个堂堂的皇帝,自身也是才子,怎会以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对付自己的弟弟曹植,要是这样的话,就显得太幼稚了。一是,曹植的文才,曹丕是知道的,不会自讨没趣,即使曹植做不出来,就因此治罪,太有失大魏体统了;二是,曹丕真的想给曹植定罪,完全可以从别的方面,比如作风问题,或文字问题,找找茬;三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历代的皇上,可以用赐酒赐食赐剑等方法赐死,或让曹植被迫“畏罪自杀”,岂不干净利落。何必要多此一举,让自己落一个千年笑柄。要是想将曹植处死,就会一不做二不休,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用其他的方法,置之死地而后快。曹丕要是真的动了邪念,却半途而废,留下曹植的性命,不就等于为自己增添骂名和烦恼吗?

曹植与曹丕的矛盾,主要是在政治上,而不是亲情上,更确切的说,是政治压倒了一切,也压倒了也能见的至情。曹丕要动曹植,完全可以动用政治的名义,耍花招,只会画蛇添足,反而达不到最佳的效果。与其这样,还不如用羁縻的手段,做冷处理。

总之,曹丕大可不必用这种方法,达到目的。曹丕的鬼点子多,绝不会为自己留下不能容人的口舌。

当然,我不是对曹植《七步诗》的著作权加以怀疑,只不过,这首诗的背景,绝非如人们所传说的那样。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种传说的,曹植的文才,只有放在这种情形之下,才正好能够借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这挺能反映大家对弱势个体的同情和支持。爱心,在普通的群众心里,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

传说是美丽的的。就像月宫里的嫦娥,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绝非真有。就因为是传说,才赋予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一旦用科学的真实,去评判事物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味,反而没趣了。除非是科学的爱好者,智商高于情商,是无法体会这种乐趣的。

关于曹植的另一传说,就是与甄宓的一段情事。这大概是起源于曹植的另一传世名作《洛神赋》。因为这篇文赋,写得太美了,大家都在猜测,文中这美丽的女子,究竟是谁,要是能亲眼一睹芳容,该是多美妙的事情啊!

由于大家都想急迫地看一看文中的女子是谁,就开始在曹植的周围,一一排查,进行原始的人肉搜索。最后,大家把目标,锁定在甄宓身上。因为当时的美女,在江南,就要属二乔了;在河北,就非甄宓莫属。当然,二乔早被东吴包圆了,只有这位甄宓,才可能是真实版的洛神。

在《洛神赋》新鲜出炉前,大家都对甄宓的美貌,耳闻而难以目睹,只好在脑子里空想了。现在,出了一个文字版的美女,大家也是心往神驰。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正好可以拉郎配,对号入座,更激起了大家的兴趣。

有了这种想法,大家自然会联想翩翩,将才子佳人的故事,安置到曹植和甄宓的身上,演绎出一段绯闻。看来,古人也有这种爱好,一直遗传到现在。可惜现在一些人,品位不高,为了自身的名利,或为了破坏别人的名利,把这种能力发挥得很到位,可惜,缺少了一些古人的淳朴和雅趣。

曹植的《洛神赋》,即使与甄宓有关,也不会像人们传说的那种,最多是一种赞赏而已。不过,《洛神赋》作于黄初二年,曹丕都已经做了几年的皇帝,曹植不可能这么大胆地写这样的文章,要不然,又会闹出什么“洛神门”了。

曹植的故事,暂时到此结束,以后还会有机会提到的。因为曹植不是一个孤立的人物。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曹植 (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