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曹操之二十七 官渡之战(三)

第二十七章 曹操之二十七 官渡之战(三)

这边的曹操已经准备好了,对方的袁绍,也开始行动了。在这时,极有可能,袁绍的爱子,已经身体康复了。袁绍又能调整好心态,重新把心思又投到战场上了。

首先宣战的,应是袁绍。他四处发布檄文,散发传单,揭露曹操的罪行,号召天下人群起而攻之,既可在舆论和精神上打击曹操、孤立曹操,又为自己的出兵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穿上义师的军装,壮壮军威。顺便提一下,这篇著名的檄文,名叫《为袁绍檄豫州文》,为陈琳所作。这个陈琳,就是被后人称为“建安七子”之一,一位在当时享有盛誉的文人。他曾劝阻何进与袁绍,不要借助外面的军事势力,来铲除宦官。可惜,忠言逆耳,不被重视。在这篇檄文中,陈琳把曹操的祖宗八代,都列为开骂的对象,虽损了一点,但文笔不凡,写得极富感染力。曹家的阴事、丑事、缺德事,所有见不得人的事,都被抖搂出来,并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总之,怎样把曹操骂到位,就无所不用其极。文人的笔头厉害啊,杀人不用刀子。怪不得,古人劝诫大家要避开武士的锋端、文士的笔端、辩士的舌端。而这笔端,更是了得,一旦发力,即使在千里之外,照样拥有有广泛的杀伤力,且自内而外,能经久不息,无人能防守。据说,曹操原本有顽固性头痛的毛病,这次在官渡之战开战前,又犯病了。恐怕再加上紧张的心病,导致病得不轻。幸亏及时有了陈琳的文章,犀利异常,就像手术刀一样,把曹操头痛治好了,让曹操有精力对抗袁绍。可见,这文章效力非凡。歪方法治歪毛病,歪打正着,奇方奇效!有趣!骂就骂两句吧,曹操的脸皮不会搁不下。大人物谁没这个本事,就别想办大事。只不过,陈琳骂了曹操的长辈,着实令人气恼不过。

袁绍看看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进军黎阳,准备渡河。同时,袁绍派遣郭图、淳子琼、颜良进攻驻军于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沮授说颜良性格暴躁,虽然无疑高强,不可独担大任。但袁绍非常欣赏颜良,没有听进去。

在颜良的猛攻下,这边刘延告急。曹操准备救援,荀?说,我们的兵力少,不是袁绍的对手。必须先分散对方的兵力,才有可能解除掉白马之围。兵不厌诈,不如虚张声势,直抵延津,伪装要北渡黄河,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担心后方安全,必然会派重兵,赶到河对岸防守。我们再趁其不备,直入白马,以解刘延之急。袁绍果然上当了,曹操早已率领急行军,在离白马十里路的时候,颜良才得到军情,急忙前来迎战。河对岸的袁绍,还在严阵以待,没想到曹操惯用的围魏救赵,这次竟是个虚招。袁绍再想回过头来救白马,已经为时过晚。

曹操深知颜良是袁绍手下得意的名将,不可小看。谁打头一阵,谁是合适的人选?曹操想到了张辽和关羽。这两位老兄,武艺十分了得,在加上他们都是投降不久,深受厚恩,急于报答。让这两位上阵,万无一失。果然,关羽不负众望,单枪匹马,望见颜良的麾盖,直冲过来,在万军之中,几个回合,便杀了颜良。主将一死,袁军就乱了,哪里还有还手之力?白马之围,自然被解开了。曹操把城里的百姓,沿着黄河,迁到西边安全的地带。

白马之战,可以说是官渡之战中比较重要的一战,虽对袁军的主力,没有大的影响,但对最初的战局,至关重要。在曹营中,有许多将官,面对袁绍的大军压境,内心有些动摇,甚至不少人,与袁军暗通往来,随时都有可能变节。白马的危急,如果得不到迅速解决,必然会加速曹军阵营内部的分化,不免有人会倒戈投降。这种局面一旦产生,就会像瘟疫一样,慢慢感染开去,让军心很快崩溃,失去战斗力。白马之战,虽称不上大战,但对双方的作战形势至关重要。曹操重视了,听从谋士的建议,分散对方的军力,用精锐部队,一战告捷。而袁绍固执己见,没有予以重视,没有把这次作战,提到该有的地位,导致首战失利。袁绍也没有认识到,这次失利的危害;更没有想到,这一次小小的较量,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原本于己有利的条件,将大好形势,慢慢葬送了。

颜良的殒命,就像一个阴影,罩在袁军的头上,成为永远也抹不去的黑色记忆,影响全军的作战情绪。毕竟,颜良的声望甚高,大家对他都寄予厚望。谁知,一上场,还没几下,就彻底玩完了。颜良在曹军的想像中,原是威名显赫,很是有威慑力,没人敢撩拨他。现在竟然被轻易拿下,曹军的士气,一下就上去了。不过如此嘛!看来,袁军的其他将领,也好不过哪里去。这样一反一正,军心士气,一下就颠倒过来。曹军的气势,开始得到有效的抬升,敌我双方的斗志,逐渐逆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曹操之二十七 官渡之战(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