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辰儿请安
这天晚上,御书房的灯像往常一样亮着,女皇依旧在伏案持笔批阅奏折。
御书房的灯添了好几回,此刻,夜,已经很深了。
御书房外,一个灯光在缓缓地移动,一个娇柔的男子在身旁宫婢的提灯指引下,提着食盒缓缓地向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前,一个守门的太监见到有人前来,立马提起了精神,他慌忙走了过去,上前阻拦道:
“李贵侍稍后,老奴这就前去禀报。”
说完,那太监便去了。
李贵侍因为刚刚被阻拦,很不高兴,心中愤愤道:
“凭什么他高皇后不用通禀就能直接进去,本宫却不能。他李家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凭什么连这点权利都没有。”
如今,连一个小小的太监都敢拦他的路。
他不甘心,为什么?为什么?
很快,那太监就出来了,向他行礼道:“女皇陛下请李贵侍进去。”
李贵侍听道这,“哼”的一声,瞥了那太监一眼,趾高气昂地走进了御书房。
那个太监见此,慌忙地给李贵侍让了路。
作为太监,这点眼色还是要有的,毕竟在这宫中,得罪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以后免不了是要吃苦头的。
此刻,御书房,书桌前,无数本奏折摆满了整个御书桌,女皇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时地扶着额头,显然她正在为秋猎的事情而烦心。
李贵侍进了御书房后,看到了女皇立马恢复了一副乖巧的模样,轻声细语道:
“女皇陛下安好,奴家给女皇陛下请安。”
女皇抬头看了一眼李贵侍,不仅问道:
“起身吧,这么晚了,辰儿找朕有何要事?”
听闻最近朝堂上在商议有关秋猎的事宜,他本想从女皇口中套出几句话来告知家中母兄,但如今他看到满桌子的奏折,便也猜出了女皇并没有做出什么重要决定。
据李若辰多年观察,若是女皇在思考某件事心中尚无定论时,她会拿朝臣的奏折反复推敲,奏折是平铺着放在桌子上的。
但是一旦女皇心中有了概论,她会批阅一本奏折然后规规矩矩地放好,桌子上会是整整齐齐的。
此刻李若辰见女皇陛下眉头紧蹙的样子,便没有多说别的话题。因为他知道,就算他现在问也问不出个什么结果来,于是,他便只是答道:
“辰儿知道陛下近日来为国事操劳,无暇顾及饮食,所以辰儿便亲手为陛下做了莲子粥,还请陛下食用。”
女皇见李若辰说明了来意,再看他面色很是担忧的样子,女皇心里不禁一软,便道:“辰儿辛苦了。”
“不辛苦,只要女皇陛下安康,辰儿便心满意足了。”
见女皇没有抗拒他深夜前来,李若辰便主动打开了食盒,端出了一碗莲子粥,恭敬地递到了女皇的面前,“女皇陛下,趁热喝。”
女皇从李若辰手中接过了莲子粥,拿着汤勺开始食用。
此刻,在这寒冷的夜晚,在女皇忧心的时刻,李若辰奉上了一碗暖暖的粥,女皇心里甚是欣慰。
女皇品尝着李若辰做的莲子粥,一勺勺地把粥送进了自己的口中,赞赏道:
“嗯,辰儿的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李若辰听到女皇的夸赞,开心道:
“陛下喜欢就好,辰儿很是开心,以后若是女皇陛下想喝,便派人告知辰儿一声,辰儿给陛下送过来。”
女皇看着李若辰开心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辰儿初次进宫的样子,那时,她第一次见他,他也是这样满脸微笑地望着她。
但是想起了如今的朝局,女皇心中不禁哀叹:“你若不是李家的儿子就好了,那么朕还可以再多给你些宠爱。”
天辰国人人皆知,尚书李瑜势力庞大,朝中亲信遍布,甚至达到了可以与刘丞相比肩的地步。女皇知道,朝廷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她不能再放任李家继续发展下去,威胁到皇权。
所以,这些年,她处处打压尚书府,也正因为如此,辰儿的家人也极少来宫中探望。
此刻,看到辰儿一副单纯乖巧的模样,她心中着实不忍。
其实,她很想问辰儿是否想让家人进宫探亲,但是她又害怕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
李若辰看着女皇陛下心有所思的模样,问道:“陛下若是有什么烦恼,可以说与辰儿听,辰儿愿意为陛下分忧。”
女皇放下了手中已经喝完的莲子粥,听着李若辰善解人意的话,犹如一股暖流注入了心间。
女皇顿时觉得这么多年她愧对了李若辰。
当年,辰儿正直大好年华,却被李瑜送进宫中,成为了她的贵侍。
多年以来,辰儿侍奉自己细心周到,无怨无悔。虽然自己比辰儿大了许多岁,但是辰儿却从未在意,对待自己犹如妻主,她可以看的出来,辰儿对她是真心实意的。
女皇起身,合上了还未批改完的奏折,看着李若辰道:“朕听到辰儿这话已经非常高兴了。”
“朕也许久没去你那儿了,今晚就去你那里,陪陪你,可好?”
李若辰听到这话心中欣喜无比,缓缓地依偎在女皇的怀里。
“陛下,你都好久没来了,辰儿想你了,怡儿也想她母皇了。”
听李若辰这么一说,女皇这才记起玉怡来,玉怡是女皇的幼女,也是她和李若辰唯一的孩子,女皇当然对她宠爱无比,但是又极为严格。
记得上次,女皇去双云殿时检查玉怡背诵天辰国的朝纲,玉怡因为贪玩没有背完,她一气之下,罚她去祠堂面壁思过,要求她七天之内写完一千遍,否则不准出祠堂。
那天,辰儿在旁边苦苦哀求她:“怡儿年龄还小,不能受如此重罚。”但是,她却狠下心来,对辰儿的哀求置之不理。
天辰国规定,皇家子嗣和朝廷百官必须熟知天辰国的朝纲律例。每年,朝廷都会派出监考官来检查文武百官对朝纲律例的熟知程度,没有达到要求者将会被罢黜官职,驱逐朝堂。
朝纲律例是国家的法律,是人人皆要遵守的,是国之根本,是社会之基,每年的朝纲修改都是女皇亲自参与,可见其重视程度。
所以,作为皇家子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女皇看着依偎在自己怀中的辰儿,宠溺地道:“朕知道了,走,我们这就去看怡儿。”
女皇携着李若辰出了御书房,向双云殿走去。
双云殿中,灯火通明,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伏案在桌子上,手里拿着毛笔不知在描摹着什么。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向她喊来:“怡儿,快出来,母皇来看你了。”
那女孩听到父亲的喊声立马放下了手中的笔,跑出了殿门,问道“父亲,母皇真的来了吗?”
李若辰看着自家女儿急急忙忙的模样,宠溺地说道:“怡儿,慢点,小心门槛。”
玉怡听到父亲的提醒,这才注意到脚下的门槛,可是,已经晚了,她的脚被高高的门槛绊到了,身体正在倾斜,“啊……”
“怡儿,别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女皇一把接住了玉怡,玉怡就这样跌倒在了女皇怀里。
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玉怡连忙挣脱女皇的怀抱,委屈地道:“母皇,对不起,怡儿知错了。”
女皇看着自家女儿那委屈的小模样,笑了笑,哄着道:“好了好了,母皇又不是真的责怪你。”
女皇说完便抱起了玉怡,走进了殿中。
“怡儿又重了。”进殿后,女皇把怡儿放下,抚摸着她的额头。
“那是不是母皇抱不动怡儿了。”
女皇笑着:“现在还能抱得动。等以后怡儿长大了,母皇就抱不动了。”
这时,女皇无意间瞥见了一旁的桌子,桌子上还铺着几张纸,凌乱地摆放着,于是,便问道:“怡儿在写什么?告诉母皇。”
玉怡听到母皇问话,立马想起了她桌子上画的画,就连忙跑去把那幅画藏在了身后。
女皇看着她的小动作,无奈地笑了笑。
“怡儿,母皇看到了。拿出来让母皇看看。”
女皇向玉怡伸出了一个宽大的手掌。
李若辰在一旁看着,心想:怡儿画的到底是什么?
李若辰在一旁开始揪心起来。
怡儿这才从祠堂出来没多久,可不能又被罚了,否则后宫中的那些侍夫们又该来看他的笑话了。
怡儿看到自家母皇脸色变得严厉起来,便慢慢地把身后的那张纸拿了出来,怯弱地交到了母皇的手中。
女皇拿起那张皱巴巴的纸张,展开,看到上面画了三个人,其中一个女子抱着一个小孩,旁边站着一个男子,那男子依偎在女子的身边,他们都笑着,笑得很开心。
女皇瞬间就明白了,这分明画得就是自己、辰儿和怡儿啊。
李若辰看着那画面,内心被触动了。这就是他一直所期盼的,这幅画道出了他的心声啊。
女皇看着玉怡,眼睛湿润了,她抱起了玉怡道:
“怡儿,你若是好好读书,母皇就会时常来看你的。”
听女皇如此说,怡儿立马搂住了她的脖子,乖乖地道:“怡儿答应母皇,以后一定会好好读书。”
这是女皇对玉怡的期望,也是对她所有子女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