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双树巧奇遇
时值孟冬,寒风凛冽.
小乞丐抬眼望天,空中黄沙漫漫,漠漠黄土地,一片荒芜景象。
此地处祁连北麓,名曰双树镇,以此向北少有山地,乃战时大明卫所军营出中原平外族必经官道。
双树镇依北坡缓降之地而建,比邻官道,傍依小溪,小溪自祁连山脉流出,有水流淌时宛若大漠银蛇弯弯曲曲伸向西北官道隘口。但到双树基本已无水,此地经年荒芜人烟,更少草木,唯独这两棵胡杨经年累月长成参天大树,故名双树,途经此地之军队因双树乃是绝好的地理参照物,才得以保留至今。
出此祁连山脉,过隘口便是茫茫大漠,直至百里外边关戍城。
寒风吹落双树残存的仅有的几片树叶,好似也带走了小乞丐全部希望。
再观小乞丐抬望眼时,双目炯炯有神,似有夺神摄魄之魅,闭目时暗月无光。面如冠玉,两腮微红,如不是荒漠风沙肆虐,总难掩盖其绝世风标。发如乱草,身着百衲衣,仅有的一丝棉絮也白花绽外,条条褴褛,好一行乞模样。
双树镇依坡而建,都是土屋,乃明军出中原休憩补给之所,后有老弱病残之军士留守看管,亦有随军家眷经年滞留,或是男儿战死沙场再回故里也是生死两难,形成今日之双树小镇。所盖土屋,亦无定制,三三两两,唯一一所像样建筑乃一会所。前后两厅,两边各有一执事房,却无围墙,两大厅是战时存放贵重物资之用。
几月前,有一游方郎中留宿此执事房,此地甲长姓张,见其谈吐文雅,问其亦无归处,便好意挽留于此地,因此镇无有识文断字之人,镇中有十几个大小孩童,祖辈目不识丁,怎可误了小辈。有孩子愿意攻读的每家出些米面而已。先生姓王,名宣,字允平。年约六旬,老态龙钟,面含慈祥,干干瘦瘦,颌下一绺花白须髯。身穿灰色儒袍,头束发髻,道貌岸然,颇有一番仙风道骨之态。
先生便留居此地,用闲置会所北厅置些土石块用作板凳,地面放些沙土用于写画。
此时已是长河落日,边塞之地尤其阴冷,王先生踱步屋外,抬首望天,观天象今夜必有雪至,不觉心中忐忑不安,略有心事,便踱至官道旁边,见小乞丐猥琐会所檐底墙角,瘦体瑟瑟,眼望长空。不免心中凄然,便招手唤来,手抚小乞丐蓬松乱发,我见犹怜。
王先生领乞丐入其所居住的执事房内,屋里一土炕,炕上有一破旧棉被一个包裹,几个煮饭瓦罐,两个石凳,再者别无旁物。先生拉乞丐炕沿坐下,从瓦罐中掏出一团玉米饼递给小乞丐食用,小乞丐抬眼望着先生,已是眼含泪花,狼吞虎咽顷刻间便吃完。伸舌舔掉嘴角的残渣,一脸感激的望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