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花明
“二当家,那烧掉的四船白粮实际上只有不到三千担,另外七千担则早已被窦山悄悄藏了下来。”
刘喜的一番话如石破天惊,让景贤、懋修两人大喜过望,连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初窦山利用自己掌管码头、装运漕粮的便利条件,让自己的心腹刘喜等人提前准备了大量的草料沙土,装入麻袋之中,然后找机会掉包了七千担白粮,若不是怕漕运衙门查验,换掉的可能更多。
所以烧掉的漕船上实际上只有三千担用来掩人耳目的白粮,其余的都是装满沙土草料的麻袋,不过这一切都随着那场大火化为灰烬,沉于江中了,真可谓是天衣无缝。若不是张懋修等人的突然介入,这窦山恐怕真会钱权两得,成为最大的赢家。
听到这个消息,景贤高兴坏了。对漕帮来说查明漕船失火真相固然重要,但当前最重要的则是补上这一万担白粮,这样才可以让师傅免了牢狱之灾,也是解决当下危机的最直接的办法。可从杭州到苏州,现在竟找不到一千担白粮,这里面固然有萧玉、张豚等人暗中阻挠破坏的原因,但更多的则是去年粮食欠收,致使无粮可筹。所以事情发生了这么长时间,但在筹集粮食这件事情上,偌大的漕帮竟没有一丝的进展。如果事情真是这样下去,那等待漕帮的乃是无情的大明律法,还有等着落井下石的张鲸、萧玉了。
所以听到刘喜说窦山私藏了七千担的白粮,为筹粮绞尽脑汁毫无结果的景贤怎能不激动?这就像溺水之人抓到的绳子,可是救命的希望,自然会牢牢地抓住。如果真能拿回这些粮食,可就解决了漕帮当前最大的问题了。想到这儿,景贤对窦山都有了点感激之情来。
“刘喜,你可知道这些粮食被窦山藏到了哪里?如果真能找到这些粮食,那你可是立了大功。我做主,对你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并且还会给你大笔的钱财。”景贤大大地向刘喜许诺。
刘喜心中大喜,知道自己这一票压对了。但可惜的是自己没有负责粮食的运输,所以不知道这些被换下来的粮食到底运到哪里去了。
得知刘喜并不知道粮食的去向,景贤很是失望,就好比前一秒知道自己中了100万的彩票,后一秒却发现彩票找不到了。景贤此时大概就是这种心情。
懋修虽然也极希望刘喜知晓一切,但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能从刘喜这儿知道窦山私藏了七千担白粮已是意外之喜了,不应苛求太多。但他还是打算再仔细问问刘喜,说不定还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出来。
“刘喜,你不用着急,现在仔细想想当时还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比如窦山有没有提过什么人名、地名,或者当时调包粮食的人是什么口音?有没有你认识的?”
“对呀,对呀,你快想想,肯定能想到有用的事儿!”春妮在旁边也催促道。
听到懋修温和的问话,看到春妮殷切的眼神,刘喜心中也安定了许多,他知道自己回想起来的越多,说的越细,对漕帮有利,对自己更有利,便冥思苦想起来。
世上事最怕“认真”二字,当刘喜非常非常认真的回想起当日给粮食调包一事的时候,还真想到了一些东西,他不知道有用没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漕粮起用之前的哪天下午,窦山安排刘喜等亲信值守码头。刘喜知道今晚必定有事,于是事先从酒楼采买来了大量的酒食,说是自己明日就要出发去京城了,和兄弟们聚一聚,值守的帮众便尽兴喝了起来,到半夜时分的时候,一个个都喝醉了,刘喜担心有人中途醒来,又给众人用了迷药,这下真是万无一失了。
按照计划,这时窦山领着十多人进入码头。黑灯瞎火的,刘喜也没看清来人是谁,窦山也没有介绍,只是让他打开闸门,将停靠在码头上的三艘漕船驶将了出去,之后不久又驶入了三艘漕船。看这三艘船的规制,以及吃水的深度等等,竟与之前驶出的漕船一般无二,但刘喜知道船肯定已经调包了,自然船上所装的粮食也肯定不同了,不过窦山不说,他也不敢问。
那些人显然跟窦山很熟,也不说话,只悄悄的做事,看其动作显然是做惯了水上的事的,不一会便打理好了一切。临走之时走在后面的一人向窦山抱拳,刘喜刚好站在不远处,他隐约听到那人说“大哥,玄修走了。”之后便一去不复返,刘喜到今天再也没有见过这些人。
听到“玄修”这个名字,景贤觉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而懋修、谢媚则同时反映了过来,这不是窦山给谢媚交代过的自己若是三日之后还没回来就去修和观找的道人的名字吗?
这可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喜真是名副其实,果然是一员福将,给懋修带来的惊喜是一重又一重啊!
本来这修和观是打算抓到窦山之后再去找的,现在看来则是非去不可了,而且还得尽快,免得夜长梦多。窦山现在已被拘押了,万一他说出了藏粮的事,以熊雠的精明,必定会转移粮食,或者干脆一把火烧了它。
所以懋修当即安排由景贤和张驰继续留在这里,以防窦山回来,或者守株待兔,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而为了安全,谢媚则另外找个住处住下,等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定行止。
景贤本来也想与懋修同去修和观,可懋修担心那个玄修认识他,为避免打草惊蛇,只能让他留在了苏州城里。懋修和阿岩则在刘喜的带领下去修和观查看玄修的踪迹,如有可能最好能擒获他,拷问出粮食的下落。
计议已定,懋修、阿岩也不耽搁,在刘喜的带领下,三人便直奔南门外的修和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