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班师

第十八章 班师

()雁门郡治,阴馆城下

蔺平昂首站立在北门外,极目眺望着远方,那满含喜悦与期盼的眼神诉说着这个雁门郡掾心中的那份激动与自豪,并北之战有我雁门儿郎逞威,身为雁门郡掾的蔺平没有理由不感到自豪与荣耀!自从闻报参战的雁门将士即将凯旋班师的消息之后,蔺平这几天几乎每天早上都要来到阴馆城北门站上那么一会儿,蔺平是真的想一眼就能看到那凯旋而归的雁门英雄儿郎们!想到这里,蔺平不禁微微一笑,手抚颌下清须,轻声自语道:“玄德大人真乃英雄也!此生能得遇如此英雄人物,吾愿偿矣!”

迎着那初升的朝阳,蔺平轻轻的点了点头,感受着那缕缕温煦的阳光,轻舒筋骨,“算日子,我雁门儿郎们今日应当回来了....”念到此处,蔺平又一次将那殷殷真切的目光投向了那北方寥寥的地平线处......

骏马疾驰,荡起阵阵雪雾,带着无尽的喜悦与骄傲,詹钧凝望着那屹立在不远处的城池,不禁纵声长啸,“太守大人领得胜之兵还师雁门!”身为全军的前锋,詹钧此时却是只嫌的胯下的这个老伙计跑的太慢,那直入云霄的烈烈长啸声传遍了雁门的碧空雪原,传遍了那尽在翘首期盼子弟兵归来的雁门父老弟兄的耳中......

“快!快!快!擂得胜鼓!召集城中所有属官来城门迎我雁门儿郎凯旋归来!”看着那一面面猎猎狂舞的汉家战旗,听着那直入云端的男儿长啸,蔺平欣喜若狂!

看着平日里儒雅非常的郡掾大人既然如此的失态,那肃立在城门口的军士们却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他们与郡掾大人一样都已经了那巨大的喜悦之中,听到蔺平的命令后,军士们转身箭步飞奔入城,边跑边放声大喊:“太守大人领我得胜之兵还师雁门了!太守大人领我得胜之兵还师雁门了!”

这一刻,阴馆城沸腾了!当听到军士们那一声声高昂的“太守大人我领得胜之兵还师雁门了!”,汉家百姓们再也控制不住心头的那份期盼与激动,潮涌着汇聚向北门而去.....

当蔺平领着所有留守阴馆的雁门郡属官站立在北门恭迎大军班师回城的时候,自发前来迎接雁门子弟兵归来的父老百姓已是人山人海,蔺平环视望去,不禁微微一笑,此乃民心也.....

旌旗烈烈,战马长嘶,一袭袭血染的战甲在朝阳的映耀下竟焕发出一阵阵夺人心魄的光芒!一杆杆雪亮的枪戟,闪烁着刺眼的寒芒!,战士腰间那一柄柄厚重的战刀与手中拿一面面威武的战盾,呼应着汉家儿郎那如山如岳的沉稳与坚毅!声声战号宣示着勇士们得胜还师的自豪与骄傲!隆隆战鼓昭告着汉家儿郎冲天的豪情与光荣!迈着稳健的步伐,一万三千余名汉家将士踏冰履雪凯旋班师!

那那杆血染的汉军大旗迎着阵阵长风飞舞在阴馆城下的时候,当那战罢归来的一万三千多名汉家儿郎看着阴馆城下那如山如海的父老乡亲的时候,这群血性男儿胸中的那份激动与自豪顿时从心底汹涌而出!军人,就应当保家卫国!军人,就应当扬我国威与塞外!男人,就应当在外虏侵我家园之时,拿起那饮血的刀枪以我之血、以我之躯保卫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爹娘妻子!而这些,我一万三千余名雁门将士做到了!我大汉男儿做到了!

烈马长嘶,战袍激荡,一勒胯下战马,刘备神色激动的看着那如山如海的人群,不禁心潮澎湃!一扬手,昂声传令:“传令全军将士,整肃队伍!我三军将士万万不可负雁门父老一片赤诚!”

“诺!”略带颤音的激动声中,典韦慨然应诺!“传太守将令!全军将士整肃队伍!我三军众将士勿负雁门父老一片赤诚!”

“整肃队伍!”

“整肃队伍!”

“弟兄们!都都给俺老张拿出冲天的精神来让咱雁门父老看看!”

“儿郎们!拿出我们百战百胜的英雄气势告诉我雁门父老,有我等在,父老可安!!”

那一声声的昂然喝令声喊出的是汉家儿郎的精神!喊出的是汉家儿郎的气势!也喊出了各部将官的心中的那份豪气与张扬!

随着各部将官的声声喝令,一万三千余名汉军将士迅速整齐队列,昂首挺胸,以最昂扬的姿态迎接着雁门父老的检阅!

轻提战马,来到城门处,刘备翻身下马,环视四周恭声说道:“备领三军众将士谢过诸公及众父老如此厚待!”话音未落,便对着蔺平等雁门诸官佐及众百姓躬身而拜,深施谢礼,几与地平!

身后,一万三千余名汉家将士俱是随着刘备对着那前来迎接自己的众父老乡亲躬身下拜,深施谢礼,“谢诸公及众乡亲厚待!”一万三千多声答谢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冲天而起,那整齐洪亮的男儿答谢声直入云霄,荡起的是这一万三千余名汉家男儿的拳拳赤子之情!

听着那震天的答谢声,蔺平不禁双眼微润,带着十成的诚挚,双手一揖,亦是躬身下拜,几与地平,恭声谢道:“平领我雁门众父老,谢诸将士奋死杀敌、保我家园不破之功!”

“谢诸将士奋死杀敌、保我家园不破之功!”虽然显得有些嘈杂,甚至还有那么一些凌乱,但那字字真情的道谢声却是饱含着雁门父老对这一万三千余名汉家子弟兵们由衷的敬爱与关心。wWw.BxwX.Org笔下文学

双眼含泪看着眼前这感人的一幕,我不禁思绪万千,这一生这一世此身能为大汉之军人,我虽死无憾!还有岳元帅,虽然他身死风波,为千古遗恨!然而我想,当元帅看到自己以身守护着的是这些淳朴善良的父老百姓的时候,他心中一定也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的!还有我的那一世,我亦为自己曾经选择身着军装,做一名中**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不管是哪一生哪一世,我都为自己是一名汉家男儿,为自己是一名中**人而感到自豪,而感到骄傲!此生有此抉择,有此之名,有此之任,虽死无憾矣!

看着那正与雁门父老行礼的大哥以及其他众袍泽兄弟,我暗自点头,大哥、二哥、三哥、子陵兄、文若先生、公达先生、子都老兄,就让我们携手并肩努力改变我们的命运!不要再空遗余恨,成为千古一憾!还有文远老哥、公明老哥,我也不会让你们为自己今生的这一次新的选择而后悔的!

正思间,却看到大哥已经在雁门众官佐的陪同下,站立在城门处的一个高台上,身边环立着雁门众文武将官,不禁微微一笑,我也健步走到台旁,站立在大哥身旁,与大哥相视一笑,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的看着身前那如山如海的人群......

一整衣甲,看着台下那如林的旌旗、如海的刀枪,看着那一万三千余名昂首肃立的汉家将士,神色肃然的看着台下数万军民,刘备不禁心潮汹涌,接过典韦递来的一盏盛满烈酒的大碗,烈烈长风中那袭随风激荡的淡青色战袍为刘备平添了几分英武之气,稳稳心神,刘备朗声颂道:“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乃是霍去病所作《琴歌》亦称《霍将军渡河操》,其意在以战止战!在这里借给刘大...)刘备那充满感染力的洪亮声音顿时回荡在天地之间,回荡在这数万名雁门军民心中,数万军民肃然而立,满怀着崇敬与激动之情看着正昂然屹立在高台之上的那个英武挺拔的太守大人,“想我巍巍大汉立朝四百余载,百姓安乐,威加海内!忆当年我汉武皇帝之时,先有卫大将军、霍骠骑率我汉家数十万虎贲之士痛击匈奴于漠北之地!后更有陈汤将军‘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烈烈豪言!此诚乃我大汉天朝之盛威也!而今日,鲜卑和连贼子趁我大汉黄巾之乱初平、国乱岁凶之时,妄加兵祸于我大汉,犯我边关,毁我家园,杀我百姓,掳我父老!此乃鲜卑贼子衅我大汉天威之狂悖之举!此乃鲜卑和连贼子欺我汉家无男儿矣!然并北之役,仍有我汉家虎贲十三万,为社稷战!为黎民战!为家乡父老战!为我汉家男儿凛凛血性战!为我汉家烈烈雄威战!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曾记当日,备有一言,愿与诸公共踏弹汉山,共饮弹汉山!今幸有我雁门两万虎贲儿郎全力一战,使备得行此言!而不负诸公及我雁门众父老之重托!今日我三军儿郎回师之时,更有我雁门父老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此乃我汉家虎贲之荣!亦为我刘备之荣!”

数万军民此时此刻都是屏气收声,神情激动的注视着高台上的太守大人,不少人眼中早已是噙着点点泪光。

“备在此谢过我雁门众军民!来啊!为我得胜还师的汉家虎贲满上一碗烈酒!”激昂声中,刘备高举手中酒碗!

一万三千余盏盛满烈酒的大碗从雁门父老手中传到了一万三千余名汉家将士的手中。

“汉家虎贲请满饮此碗烈酒!”说罢,刘备双手捧碗,高举过头,遥敬三军将士,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

“谢太守大人!”一万三千余盏大碗高举向天,一万三千余名汉军将士同时干尽碗中烈酒!

片刻之后,一万三千余名将士仿佛是心有灵犀一般,同时仰天狂吼,“汉家虎贲,所向披靡!!!”那如雷鸣般的狂吼声,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这第二碗酒,备要敬此役之中战死沙场的我六千九百七十八名雁门将士,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为我等赢来了今日之光荣与骄傲!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捍卫了我大汉男儿的血性与尊严!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保护着我大汉的父老乡亲!烈士忠魂,护我旌旗!袍泽英灵,一路好走!!”一仰头,和着滚滚热泪,将那碗中烈酒一饮而尽!

烈士忠魂,护我旌旗!袍泽英灵,一路好走!

“这第三碗酒,备要敬我雁门父老兄弟,是你们养育了我雁门的豪杰儿郎,是你们的父兄用热血与性命捍卫着我大汉烈烈雄威!众乡亲,干!!!”

黎民为重,父老为重!

“这第四碗酒,备只有一言!”顿了一顿,刘备目光炯炯的环视着台下数万军民,一字一顿的朗声说道:“汉!军!威!武!!!”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天地之间!

“汉军威武!汉军威武!汉军威武!”数万军民振臂高呼,那阵阵呼声响彻天地,直入云霄!

看着高台上那神采飞扬的大哥,我不禁欣慰一笑,这才是我心中那个天下英雄刘备刘玄德!

赞赏的看着高台上那英气焕发的主公,荀攸不禁微微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看了看荀?,却发现荀?也是带着同样赞赏的神情看着那正屹立在高台之上的刘备,荀攸与荀?不禁相视一笑,此真乃吾主也!

.......

旌旗飞扬,乐声阵阵,烈酒飘香,欢歌笑语中汉家子弟兵与雁门父老把酒同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书武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重书武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八章 班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