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维为将者之尊严
周仓得知曹丕已死,曹睿继位,又喜又叹。喜的是,曹魏不稳,统一天下时日不远;叹的是曹丕武略不如曹操,但算得上明主,可惜早早的去了。
曲平积极建议出兵上庸配合周信拿下汉中,然后夺取长安,将曹魏困于司州一隅。
此计不失为上策,然周仓心中另有盘算,他唯恐曹睿会放弃陈留、颍川坚守虎牢关,腾出兵力增援上庸,曹魏兵力越收缩就越是恶仗,中原大战能够取胜是调动魏军然后一口口啃下来,故把郭淮歼灭于颍川更有利于今后战事。
冯戬、曲平仍守新城防范夏侯尚,周仓以韩龙为大将,陈仍为中军,典满为先锋,裴峰为后应,延当年曹操南下荆州之路,走博望本叶县杀向许都。
郭淮在许都得闻曹丕驾崩心骇不已,对曹睿提拔自己为车骑将军掌东线战事感激不尽。然他更加惶恐,陆逊、徐晃攻打陈留,伍纲攻打颍川已有多时,仰仗兵力充足、将士卖命才得以守住,自己与夏侯尚共破于禁于宛城,军心大振,汉军攻势放缓,好不容易博得喘息之机,曹丕死讯散播必然动摇军心,汉军士气恢复,怕是强撑不了太久。
钟毓、郭奕认为此时的中心不该在陈留、颍川一线,齐劝郭淮保存兵力,退守虎牢关,依仗虎牢之险东守西攻,形成东西割据,腾出人马再战宛城经略荆北,以待天时。所谓的以待天时,即趁周仓年老,将重心放在荆北,若果能击败周仓,甚至有所斩获将对曹魏极其有利,而汉将走向下坡路。
虎牢关位于成皋,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十八诸侯伐董卓被阻于此关,若不是董卓听李儒迁都长安而弃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攻破。郭淮深以为然,一面上表奏请一面派人往陈留告知太守王昶等做好准备。
奏表至洛阳,大将军曹真以为东守西攻之策可行,当务之急是在西线的司马懿尽快拿下凉州,而司马懿亦上表准备出战请求支援,点名要上庸的司马望,还请派司马孚为其后援。虽然对司马懿征调族人有揽权之嫌,曹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只是把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留在身边认散骑常侍。为下一步经略荆北,曹睿令夏侯儒、卢毓、李典等往上庸助夏侯尚。
诏书下达,郭淮开始组织撤民、撤军。不料惹怒一人,大叫:“气煞我也!”
曹仁死后,陈留便由王昶、曹彰、夏侯霸三人共同掌兵,三人俱通晓军略而且脾气相投,故陈留安稳。曹睿以郭淮为车骑将军掌东线,曹彰第一个不服,黄须儿叱咤北疆何来郭淮?郭淮之父郭蕴不过曹彰手下雁门太守,曹彰贵为皇子,听从叔父曹仁倒也罢了,那郭蕴可是出名的长败长腿将军,为何曹彰要受其子节制?这岂不是奇耻大辱!曹彰不是为挣车骑将军,也不是为挣揽兵权,而是羞于为郭淮之下。
夏侯霸一再劝解:“伯济与其父不同,资历虽浅,多有战绩,在汉中镇退刘备,在汝南力敌周仓,前又有宛城斩杀于禁之功,深通韬略,素服军心,由其领军不失为上好人选。”
其子曹楷说道:“天子诏书,我等又如何不从?天子中意此人,父亲等该尽力维护才是。再则,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都是为我曹氏江山,又何必计较。”说来奇怪,曹彰长子竟与曹仁次子重名,辈分差了一辈本该曹彰之子更名,但曹彰乃是曹操亲子,轮血缘又要比曹仁近,于是乎也就稀里糊涂的各用其名。
曹彰心中憋屈,只能压住心头怒火。
不几日许都传来消息,夏侯渊长子夏侯衡也就是夏侯霸的长兄病故,夏侯霸赶赴许都料理丧事。天子诏书下达,老家谯县已落入周仓之手,只能令侄子夏侯绩扶棺去洛阳,自己又急往陈留赶。曹睿厚葬夏侯衡,以夏侯绩为虎贲中郎将。
陈留,太守王昶与曹彰、荀悦、王祥、王览、卫臻等商议退军事宜。曹彰异常冷静:“文泽可与诸人令大军及家眷、百姓先行,我与子率本部万人及三千骑断后。”
夏侯霸未赶回,断后也只能交给曹彰,王昶令王祥、王览先带家眷、富商大户入司州,普通百姓能带走多少算多少,青壮优先;令荀悦、卫臻各领一万五千万人分别驻扎成皋、荥阳,自己带万人奔虎牢。
待王昶等人走后,曹彰令其子曹楷先行,曹楷不答应,执意曹彰先行。曹彰怒道:“你要忤逆吗?”
曹楷大惊,噗通跪倒:“父亲何来此言?”
曹彰长叹一声:“我好为将,力搏猛虎自谓勇武。失并州本已是我心病,封地任城落入敌手,上不能卫国下不能保家,试问还敢称英雄乎?人不笑我,我自耻之。叔父曹仁在世,我忍辱以图雪耻,奈何先后两帝不肯用,偏受旧部之子节制,颜面何在?今天子下诏再退出陈留,为将者当披坚甲,握利器,我弃王位甘愿为将,难道也不成吗?天子诏,我不敢违,然我当维为将者之尊严!”
什么是维为将者之尊严?曹楷哪里还听不明白,曹彰已是萌生死志,痛苦流涕:“父亲乃是千圣之躯,万不可如此轻视,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必执于一时之得失。”
曹彰惨然一笑:“你去吧。听闻典韦死后,周仓曾言他: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我当为鬼雄也。”
曹楷痛哭不起。曹彰怒道:“难道你想我无为老死于榻上?我曹彰之后,只会战死沙场,哪怕尸骨无存,也决不能贪生苟且于世,违此者革出宗府!不为我曹彰子!”
曹楷含泪对父亲三叩首,起身恋恋不舍领军而去,路上遇到夏侯霸,夏侯霸听后唏嘘感叹,知曹彰之志不可移,不如遂了他最后的心愿,与曹楷一道奔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