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多烦忧
洪武二十五年,自四月朱元璋派蓝玉率兵征西番,大军西出之后,内地防务较空,月鲁帖木儿利用这一绝佳时机在建昌发动叛乱,会川知府土官王春、柏兴指挥使贾哈喇、苏州土官忙兀他也蜂起响应,纷纷加入叛乱行列。
月鲁帖木儿联合德昌、会川、迷易、柏兴、邛部并西番土军万余人,杀官军男妇二百余口,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率众围攻建昌城。
一时间建昌一带形势骤变,川滇震动。
明土官指挥使率兵出击,双方激战,月鲁帖木儿联军终不敌明军,被斩首八十余级,擒获军领十余人,只得退驻阿宜河,改变战略,转攻苏州。
联军集结大量兵力,与率精兵出西门迎战的明指挥佥事鲁毅交战,逼得鲁毅退至城中。
就在联军围城并认为此战志在必得之时,鲁毅派猛士王旱突入,使得久攻疲惫的联军阵脚大乱,明军乘势出击,联军只得撤逃。
月鲁帖木儿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朱元璋任命蓝玉为总兵官督军平叛,四川都指挥使瞿能为副总兵,调京卫及陕西兵,并从云、贵、川调兵从征万五千余人援战,并悬赏千金取其首级。
瞿能率各卫兵至双狼寨,擒伪千户段太平等,月鲁帖木儿败遁。
瞿能督兵继续追捕,进至打冲河三里所,月鲁帖木儿与之遇,大战,又败。
被俘五百余人,溺死者千余,牛马无算。
瞿能复驾桥于打冲河,遣指挥李华引兵追托落寨余孽,进至水西,斩月鲁帖木儿把事七人,其截路寨土蛮长沙、纳的皆中矢死。
此时蜂起响应的王春、忙兀他等或降或被杀,月鲁帖木儿势单力孤,只得遁入柏兴州。
瞿能率大军进至柏兴州,月鲁帖木儿欲遁去,又恐明师穷追,于是遣人伪降作缓兵之计,瞿能未识破,接受了他的归降。
月鲁帖木儿乘机率众逃去,准备东山再起。
鉴于建昌的战略地位,明政府思量后最终决定斩除祸患,于是派蓝玉率大军进入柏兴,遣百户毛海用计诱捕了月鲁帖木儿及其子胖伯,收降其部众,不过这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且说这月鲁帖木儿反叛,究其原因不过是与其所受的待遇不公有关。
自明立以来,月鲁帖木儿本是臣服于明,并向明进贡,朝廷任命其为建昌卫指挥所并给予优待,但是实际权力却握于同为指挥使的安配手中,后者被授右封印署事,具有统治建昌卫之实权,这种待遇上的差别让月鲁帖木儿颇为不满。
此外,洪武十八年月鲁帖木儿请求朝廷批准其留京享福,并为此进奉贡马三百余匹,但是这一请求却遭到了明廷的拒绝,让月鲁帖木儿尤为失望。
可以说,月鲁帖木儿归顺明朝后对权力和待遇的不满,是其发动叛乱的主要原因,虽这件事发生在了一个离朱元璋相关度极小的一个人身上,可朱元璋确实推己及人,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孙子身上来。
自从大儿子朱标死了之后,太子之位悬缺,孙子们都还好说,这几个儿子却一个个都不得安生,秦王更是闹出了嫁祸的笑话来,起初秘情处将消息报上了他还不敢相信,直到叫来了秦王,他才不得不信。
秦王朱樉本是秘密进京,得到朱元璋的召见之后就知道自己一切都完了。
令他出乎意料的是,原本让他十分恐惧的杀伐果断的父皇居然没有问罪与他,甚至连打骂都没有,只是勒令他滚回他的属地地去。
对此,却让朱樉高兴的以为,这是朱元璋对他的默许和宽容。
次妃邓氏更是直接缝制起了五爪龙床和皇后的礼服,在家偷偷穿上,躺在龙床上,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当上皇后,母仪天下。
许淮等人回到京师之后,许淮便去找了洪世贤,将此次在溧阳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告诉了洪世贤,纪无名也一并的交到了洪世贤的手里,当然,许淮这里的事无巨细并不包括罗椿,在罗椿跟洪世贤的谈话里,罗椿是殉职了的。
其实,就算许淮不告诉洪世贤,这些事情洪世贤也是知道的,洪世贤只是在拿许淮是否主动去坦白来定义许淮的将来。
事实证明,许淮的猜测是正确的,洪世贤也并未去追究罗椿是真的死了还是假的死了。
抛去许淮这里的感情不算,总归罗椿以前是直接向圣上负责的,也是洪世贤的上司。
正是因为罗椿死了,洪世贤才得以坐上秘情处的头把交椅。
许淮一心想要的是让朱元璋直接立朱棣为太子,听说了秦王朱樉的事情之后,他便对他稍微放了心。
即便洪世贤说此番圣上并未怪罪秦王无召私自入京的事情,怕是有意传位与秦王,许淮嘴上不说,心里却在默默的盘算着,邓次妃的黄袍龙床之事爆发的时间。
即便现在没有,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回京后的第三天,许淮去了一趟太子府,去见了黄子澄,黄子澄依旧是***的忠实拥趸者,知道黄子澄的态度之后,许淮便也没有再暴露自己的想法,只是又去找了一趟朱允炆。
他问朱允炆,对家天下的看法,朱允炆倒是很快就明白许淮的意思,只道自己不会去求也不会去忤逆父亲和爷爷的意思。
仅是这样的回答,许淮便直到朱允炆大抵是不会主动去拒绝朱元璋的定立了。
朱允炆从小受的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他的身份是长子的长子,也和朱元璋给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的目标是一致的,日后的订立势必会落在他的身上。
许淮很想告诉朱允炆,他的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还有他继承的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并不适合治理家国,安邦定外,他的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势必要为将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
可这些话,许淮自是不能说出口,明示暗示,也不可为。
现在,许淮唯一的办法,便是从朱元璋或者朱棣身上来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