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谥号

第19章 谥号

熊通要称王,必须像周天子一样有个名号,比如周昭王、周平王之类的,显得很正式、很有存在感。

这个名号一般生前是没有的,是在你身故将葬之时,由太子和大臣按照你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这个评定的过程叫做“议谥”。

所以一个王的名号也称为“谥号”。

也不仅限于王,先秦时期各国诸侯、大臣也有得谥号的资格。

一般来说,你没死就没有谥号,你死后你是什么谥号你也不知道。

也有例外,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都不是谥号,是自称,因为谥号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开始有的。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代君王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如果你这一生奋发有为、道德博厚,就给你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比如成康之治的周康王的谥号“康”,就表示“安乐抚民”。

如果你这一生好乐怠政、残暴不仁,就给你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比如被“国人暴动”赶跑的周厉王的“厉”,就表示“暴虐无亲”。

如果你这一生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就给你平谥,即同情类的谥号,比如被周夷王用水煮熟的齐哀公的“哀”,就表示“遭难已甚”。

作为一个帝王,你想死后获得一个上谥,在位时必须勤勤恳恳、奋发图强,才能有一个好的名声流芳百世,否则就要遗臭万年,所以历朝历代帝王对自己的名声还是很看中的。

传说楚成王之子楚穆王弑父篡位,当楚穆王准备谥楚成王为“灵”时(表示“死而志成”),岂料楚成王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似有所语,楚穆王马上反应过来——谥号评的不好,马上改谥为“成”(表示“经纬天地”),是为楚成王,他才心满意足的瞑目。

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

楚国熊仪时期便已经有了谥号,不过楚国的谥法与当时中原的谥法有所不同,楚国是按照你下葬的地方来谥你的号,比如熊仪在“若”这个地方安葬的,他的谥号就是“若”,是为“楚若敖”。

熊坎在“霄”这个地方安葬的,是为“楚霄敖”。

熊眴在“蚡”这个地方安葬的,是为“楚蚡敖”。

所以现在有很多学者根据他们三个人的谥号来推断他们当时的楚国国都所在。

虽然一直推断到现在都没个准数。

熊通称王后,也准备学中原的流行做法,按是非功过的标准给予谥号,目前要做的,就是先给上代君王谥号,所以上代楚王熊眴就有两个谥号,一个是早先按楚国谥法谥的“楚蚡敖”,另一个是按中原谥法谥的“楚厉王”。

按照上谥、中谥、下谥来分类,“厉”属于下谥,是批评类的谥号。

看来熊通和他哥哥熊眴的关系并不怎么好。

同一个谥都有不同的意思,《逸周书·谥法解》对每一个谥号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比如“厉”这个谥号——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等等。

所以“楚厉王”中的“厉”的意思又不同于周厉王的“厉”,“厉”用在周厉王身上就是暴虐无亲,用在熊眴身上就是杀戮无辜。

按照熊通弑君夺位、僭号称王等一些难以启齿的事情来说,死后谥号估计也不好,比“厉”还差那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熊通考虑再三,决定自己给自己谥号。

在谥号这一方面,熊通一如既往的发扬了皮糙肉厚不要脸的精神,直接给自己谥号为“武”,按照《逸周书·谥法解》的解释——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威强睿德曰武;除伪宁真曰武;威强恢远曰武;帅众以顺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刚强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除奸靖难曰武;拓地开封曰武;肃将天威曰武;安民和众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杀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敌无避曰武;德威遐畅曰武。

都是褒义词,随便选。

如果不是斗伯比拦着,熊通会给自己谥一个比“武”高一个档次的“文”。

谥号就先介绍这么多,其复杂程度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的,再说下去我们的熊通同志(现在应该称呼为楚武王同志)就有意见了,毕竟这几章的主角是他。

公元前704年,具有反叛精神的楚人熊通因为种种原因,开了诸侯僭号称王的先河,是为楚武王。

从熊通篡位开始算起,公元前704年也被记为楚武王三十七年。

熊通称王与他的曾祖父熊渠不同,熊渠是“不以中国之号谥”,意思是不跟周朝的体制接轨,我行我素,任性完了再来接轨。

熊通则是货真价实的称王,中原有周王,南方有楚王,熊通等于是与周天子平起平坐、另立山头的老大。

好酒也怕巷子深,当了老大,自然要昭告天下,不能藏着掖着,于是武王准备搞一个盛大的封王典礼,除了细心安排典礼议程外,还认真的同斗伯比商议邀请诸侯国名单。

按照原来的计划,是打算周王室给封侯的,武王也准备到时候广发邀请函邀请中原诸侯参加封侯典礼。

现在自己给自己封王,再邀请这些中原诸侯显然是不符合社交礼仪,邀请了他们也不会来,来了就是叛国,就是伙同敌国,回去了就会被当成中原诸侯首要攻伐的对象。

于是,斗伯比给武王列了一个名单,名单上有随国、黄国、巴国、庸国、濮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轸国、申国、邓国、鄾国、江国,共14个诸侯国。

武王瞟了下,名单上都是些平常有利益冲突的周边关系户,大部分都属于武王即将征伐的对象。

武王一反常态的拉不下面子,询问斗伯比,今天别人来给你道喜、会面、结盟,明天就去攻打别人,情理上说不过去。

斗伯比对故作矫情的武王认真的阐述了想法,在他看来,封王典礼的目的不仅是昭告天下,楚子已自封为楚王。同时也观察中原诸侯反应,顺便暗示他们,楚子都可以称王,你们侯爵、伯爵也可以称王,引起中原大乱,更有利于楚国发展。

其次打探各诸侯国虚实,利用外交手腕,趁机拉拢、要挟、离间周边诸侯,或者进行间谍活动,为下一步军事行动做好政治准备。对那些不来会盟的诸侯国有充足的理由进行征伐,尤其是汉阳诸侯。

斗伯比说完,武王连连称好,还不忘强调自己的硬派作风——用楚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残酷的祭天仪式和盛大的封王仪式,来震慑各诸侯国。

会盟的地点在沈鹿(荆门市钟祥郢中东)一带,史称“沈鹿会盟”。

这次诸侯大会可以视为楚国称霸汉水流域的标志性事件,也被后来的史学家证实是春秋史上第一次诸侯大会,所以各诸侯参与性非常高,并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本次的封王典礼。

典礼有极其残忍的用罪犯举行的祭天仪式,看的诸侯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忍直视。

然后是威武雄壮的大阅兵仪式,整齐划一的三军方阵,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战车、武器、攻城设备等,看的诸侯们暗暗称奇,兀自寻思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加固城墙。

接下来是隆重的会盟仪式,各国诸侯不仅向武王敬献了代表本国最高诚意的金银玉器,也带来了最美好的期盼和祝愿,祝福美丽的楚国更加的繁荣富强。

最后,武王在祭司的祝福下,受封武王名号,各国诸侯被迫订盟并尊熊通为王,将整个典礼推向了高潮。

整个仪式盛大而奢华,诸侯们的积极性也很高涨,武王开心的笑了。

开心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封王典礼成功而圆满,第二个原因是随、黄二国没来。

随、黄二国没来,武王感觉自尊受到了极大的藐视,都是街坊邻居的,这么大的喜事不来凑份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由于黄国太远,没能及时赶到,情有可原,也就暂时搁一搁,因为武王目前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伐随。

至于随国,武王是相当重视的,一直想与随侯交换下对于开发汉东经济区的意见,准备借此次会盟的机会,深刻的与随侯聊聊,结果随侯没来,也没来上份子。

随侯明白,按着武王的性子,来了就基本上回不去了。

既然随侯不来,那么武王就打算带着诚意,亲自登门拜访随侯,是为亲征。

公元前704年,沈鹿会盟闭幕没多久,性急的武王便任大将斗丹为先锋,自己统帅三军,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向随侯兴师问罪。

季梁觉得楚国此次前来兴师讨随,没有上次好忽悠,建议随侯依仗城垣高大,坚守不出,并迅速联系贰国、轸国等汉阳诸侯,对楚军形成夹围之势,迫使楚国退兵。

少师认为堂堂大随,精兵强将,何须求救于他人?

随侯下意识挺胸点头,觉得少师说的有理。

季梁又出一计,先行向楚国卑词求和,楚国态度傲慢,必然不允,这样随军便意识到唯有死战别无他路,如此一来,将士就会勇气倍增(“弗许而后战”)。另一方面,楚军会因为随国的求和而懈怠斗志,轻敌必然大败(“怒我而怠寇”)。

少师笑道,大敌当前,何须长他国志气,灭自己威风?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就会丢失战胜楚军的机会。

随侯安慰季梁:“大夫多虑了”。

季梁眼看无法遏止,便结合实际的向随侯提出了新的作战方案:楚人以左为上,其左军必为精锐,派一员猛将猛攻其右军,楚军右军疲弱,必然失败,偏军一败,其他士兵必然跟着溃败。

少师义正言辞,战场瞬息万变,两强相遇勇者胜,不与楚军正面作战,而专攻狡诈之术,胜之不武。

随侯支持少师意见:“真乃大丈夫”。

孙子曰过,对比实力,要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孰就是哪一方的意思)这七个方面来综合对比。没有认真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综合实力,就是盲目,带来的后果就是自负。

随候自负了,随即出城迎敌。

远望楚军队形松散,和队列整齐的随军相比,随侯很得意,少师也笑了,季梁没笑。

季梁不仅没笑,还告诫随侯,楚军连年征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万不可被楚军的假象所蒙蔽,其中肯定有诈,可派前锋探下虚实,再行发动攻势。

随侯再一次被季梁的忠言有所感动,认为季梁在蛊惑军心,含着热泪将季梁绑了押回城内,待退敌后另行处置。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握全局,并志在必得的时候,也就是他思想松懈最容易出错的时候。

随侯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典型,因为楚军一触即溃,随侯大喜,和少师一起乘胜追击。

孙子还曰过,“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不过那个时代孙武还没出生,随候也没系统的读过兵书,以为打仗就是打群架,便一直追,追到一个怪石叠生、树木茂密之地,楚军突然停下来不跑了。

随候觉得楚军体力消耗过多,正是歼灭的好时机,下令全军出击。

楚军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看见随军成功的进入了包围圈,认为该停下来反攻了,再跑就跑出包围圈了。

中计了。

战斗结果毫无悬念,进入包围圈的随军大败,随侯在士兵的死命掩护下,褪衣弃车逃脱,一气呵成。

少师也在士兵的掩护下逃离战场,不过他的运气不好,掩护他的士兵是楚兵,掩护他的目的是邀功领赏,刀剑无眼,活人比死人值钱。

斗丹把刀架在少师脖子上,请少师再讲几个寓言小故事,少师估计太紧张,结结巴巴的发挥很不好,斗丹也觉得没有上次在宴会时讲到那么风趣幽默,就顺势杀了少师。

随候逃回国内,急忙召见季梁,深刻反思自己不该听信少师,以致让随国处于危难之中,急求季梁想办法退兵。

季梁见大军兵临城下,此时派救兵已然不现实,求和乃是唯一方法,随候允。

临危受命绝不退缩,立马寇前毫无惧色。季梁视死如归,孤身前往楚军大营,他很清楚,此一去生死难料,但义概莫如生死际,生死之义,当为国请命,为民请愿,舍身犯险,唯保家国。

季梁,随国贤大夫,在当时社会浓郁的天命神权气氛之中,勇敢地冲破神论的氛围,首先提出“夫民,神之主也”这一哲学思想,大胆否定天命神权思想,认为统治者唯有“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才能“庶免于难”,为起于青萍之末的无神论思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我国哲学史和无神论发展史上都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政治上,季梁向随侯提出“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主张。所谓“修政”,即对内整顿国家政治;所谓“亲兄弟之国”,即对外与汉阳诸侯互相亲善。

军事上,季梁也有自己独特而朦胧的思想,意识到政治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顺便提一句,孙武的很多军事理念都受了季梁的启发。

但是,毫无慧眼的随侯也大胆的抛弃了季梁的一系列治国理念,现在很后悔。

正是因为季梁太优秀,武王想杀他,有他在,随国便是威胁。

关键时刻,斗伯比否拒了武王这一想法,随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该杀,但不能杀。少师阿谀奉承、唯利是图,有他在,便可操作随侯,让随国作为楚国的傀儡国,不能杀,但被斗丹杀了(“去其疾”)。季梁标榜“民本”,极受百姓爱戴,乃天下文人政客典范,杀他无异于自绝与中国。

汉东诸侯,以随为首,如果将随国灭国,随国的“亲兄弟之国”人人自危,必然团结一心,仗着地形优势拼死抵抗,楚国打通随枣走廊、控制江汉平原将遥遥无期。

同时,随国是忠义守信之国,建议武王采纳季梁建议,同随候签订盟约,让随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承认楚国在汉水流域的主权地位。

随国一旦归附,必会带动汉东诸侯一一臣服于楚国,楚国也可腾出精力,积蓄力量以观中国之政。

武王采纳了斗伯比建议,也被季梁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同随候订盟后退军。

随始附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楚二三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楚二三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章 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