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品级,爵位,俸禄

明朝官员品级,爵位,俸禄

前言

现在很多网上资料都说明朝一石约为155斤。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在此处,本人进行纠正。明朝时的一石的确约为当时的155斤。而是明朝的一斤不是500克,而是594.6克。折算后,明朝万历年间,一石约为现在的94.4公斤,188.8市斤。一石=十斗,一斗=十升。另考虑近年物价上涨,大米平均价格早已不是很多网站所说的1.75元/斤或2元/斤。经本人市场调研,2011年下半年,全国一线城市大米平均价格为2.4元/斤。

明朝官员品级,月俸(万历制)

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石这里读dan,第四声)

加官:太师,太傅,太保

文官:内阁大学士(以尚书,侍郎加殿阁大学士,入阁办事。累官为正一品,其中为首者称内阁首辅大学士,乃实际上的宰相),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

武官:五军大都督府左右大都督

官阶:升授特进光禄大夫,初授特进荣禄大夫

勋:左,右国柱

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

加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武官:大都督同知

官阶:升授光禄大夫,初授荣禄大夫

勋:国柱

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

加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文官:六部尚书,左右都御使,袭封衍行公(孔子后人)

武官:都督俭事,正留守,都指挥使

官阶:文―加授资德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初授资善大夫武―加授龙虎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初授骠骑将军

勋:文―正治上卿武―上护军

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

文官:布政使

武官:都指挥同知

官阶:文―加授正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初授中奉大夫武―加授奉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初授镇国将军

勋:文―正治卿武―护军

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

文官:太子宾客,六部左右侍郎,左右副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詹事府詹事,京府尹,按察使

武官:副留守,都指挥佥事使,卫指挥使

官阶:文―加授正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初授嘉议大夫武―加授昭武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初授昭勇将军

勋:文―资治尹武―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

文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行太仆寺卿,苑马寺卿,布政司参政,都转运盐使

武官:留守司,卫指挥使同知,宣慰使

官阶:文―加授大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初授亚中大夫武―加授安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初授怀远将军

勋:文―资治少尹武―轻车都尉

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

文官:佥都御史,通政使同知,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少卿,少詹事,鸿胪寺卿,京府丞,按察司副使,行太仆寺少卿,苑马寺少卿,知府,道员

武官:卫指挥佥事,宣慰使同知,提督四夷馆少卿

官阶:文―加授中议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初授中顺大夫武―加授广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初授明威将军

勋:文―赞治尹武―上骑都尉

从四品(月俸二十石)

文官:国子监祭酒,布政司参议,盐运司同知

武官:宣慰副使,宣抚使

官阶:文―加授朝请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初授朝列大夫武―加授信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初授宣武将军

勋:文―赞治少尹武―骑都尉

正五品(月俸十六石)

文官: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春坊大学士,翰林院学士,庶子,通政司参议,大理寺丞,尚宝寺卿,光禄寺少卿,六部郎中,钦天监正,太医院使,京府治中,宗人府经历,上林院监正,按察使佥事,知府同知,王府长史

武官:仪卫正,千户,宣抚使同知

官阶:文―升授奉政大夫,初授奉议大夫武―升授武节将军,初授武德将军

勋:文―修正庶尹武―骁骑尉

从五品(月俸十四石)

文官:侍读侍讲学士,谕德,洗马,尚宝少卿,鸿胪少卿,六部员外郎,五府经历,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

武官: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招讨,宣抚副使,安抚使,团练指挥使

官阶:文―升授奉政大夫,初授奉训大夫武―升授武毅将军,初授武略将军

勋:文―协正庶尹武―飞骑尉

正六品(月俸十石)

文官:大理寺正,詹事丞,中允,翰林侍读,翰林侍讲,国子监司业,太常寺丞,尚宝司丞,太仆寺丞,行太仆寺丞,主事,太医院判,都察院经历,京县知县,府通判,上林苑监副,钦天监副,春夏秋冬中五官正,留守司经历,都司经历,断事,神乐观提点,僧录司左右善世,道录司左右演法

武官:长官司副诏讨,宣抚俭事,安抚同知,兵马指挥,百户,典仗正

官阶:文―升授承德郎,初授承直郎武―升授承信校尉,初授昭信校尉

勋:云骑尉

从六品(月俸八石)

文官:赞善,司直郎,翰林院修撰,光禄寺丞,光禄寺署正,鸿胪寺丞,大理寺副,京府推官,布政司经历,布政司理问,盐运同判官,知州同知,盐课司提举,市舶司提举,河梁副提举

武官:安抚副使

官阶:文―升授儒林郎,初授承务郎武―升授忠武校尉,初授忠显校尉

勋:武骑尉

正七品(月俸七石五斗)

文官:都给事中,监察御使,翰林院编修,大理寺评事,行人司正,五府都事,都察院都事,通政司经历,太常寺傅士,大常寺典簿,营膳司所正,京县丞,府推官,知县,按察司经历留守司,都司都事,副断事,审理

武官:兵马副指挥,安抚使俭事,蛮夷长官,把总

官阶:升授文林郎,初授承事郎

从七品(月俸七石)

文官:翰林院检讨,左右给事中,中书舍人,行人司副,光禄寺典簿,光禄寺署丞,詹事府主薄,詹事府主簿,京府经历,钦天监灵台郎,祠祭署奉祀,州判官,盐课司副提举,布政司都事副理问,盐运司经历,卫经历,宣慰经历,招讨司经历,

武官:蛮夷副长官

官阶:升授征仕郎,初授从仕郎

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

职官:国子监丞,五经博士,行人,部照磨,通政司佑事,京县主簿,保章正,御医,协律郎,典牧所提领,营缮司所副,卫知事,府经历,县丞,煎盐司提举,按察司知事,宣慰都事,王府典簿正,王府典宝正,王府奉祀正,王府良医正,王府典膳正,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至灵元府崇真宫灵官

官阶:升授修职郎,初授迪功郎

从八品(月俸六石)

职官:清纪郎,翰林院典藉,国子监助教,国子监典簿,国子监博士,光禄?事,光禄监事,鸿胪寺主簿,京府知事,运司知事,钦天监挈?正,祠祭署祀丞,布政司照磨,王府典膳副,王府奉祀副,王府典宝副,王府良医副,宣慰司经历,神乐观知观,崇真宫副灵官,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玄义

官阶:升授修职佐郎,初授迪功佐郎

正九品(月俸五石五斗)

职官:校书,侍书,国子监学正,部检校,鸿胪寺署丞,五官监候,五官司历,营缮所丞,府知事龙江司副提举,县主簿,长史司主簿,长史司典仪正,长史司典乐,牧监正,茶马大使,赞礼郎,奉銮知事,宣抚知事,安抚知事,颜料局大使,皮作局大使,鞍辔局大使,宝源局大使,织染所大使,承运库大使,宝钞广惠大使,广积库大使,赃罚库大使,京府织染局大使,十字库大使,典牧所大使,会同馆大使,文思院大使,杂造局大使

官阶:升授登仕郎,初授将仕郎

从九品(月俸五石)

职官:翰林待诏,司谏,通事舍人,正字,詹事府?事,司务,学?,典籍,鸣赞,序班,钦天监司晨,漏刻博士,司牧局大使,牧监副,圉长,大医院吏目,提举司吏目,盐课司吏目,州所吏目,副教授,染造大使,织染局大使,府仓大使,司库司大使,司狱副使,巡检副使,茶马副使,教坊司韶舞,司乐,按察司检校,府照磨,宣抚司照磨,典仪,副教授,草场大使,军储大使,御马大使,都督府大使,门仓大使,军器局大使,典牧所副使,会同馆副使文思院副使,伴读,颜料局副使,承运库副使,宝钞广惠副使,广积库副使,赃罚库副使,十字库副使,广盈库大使,太仓银库大使,大仆寺大使,京府库大使,都税大使,宣课大使,柴炭司大使,京府织染局副使,皮作局副使,鞍辔局副使,宝源局副使,织染所副使,正术,正科,都纲,都纪,太常寺同乐,都司运司府学京卫宣抚宣慰司学教授,司牲司大使,杂造局副使,节慎库大使,营膳所丞

官阶:升授登仕佐郎,初授将仕佐郎

爵位,俸禄

宗室男性爵位,俸禄

朱元璋定制皇嫡长子立太子。

亲王: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注:1.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2.亲王封号一个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亲王死后由皇帝赐予谥号,称呼时采用封号加谥号加王的方法:如朱?,封秦王,谥号愍,习惯上称为秦愍王。

3.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宁靖王等。

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年俸数额:

亲王:一万石

郡王:二千石

镇国将军:一千石

辅国将军:八百石

奉国将军:六百石

镇国中尉:四百石

辅国中尉:三百石

奉国中尉:二百石

注:1.此外国家还为宗室修建宫邸、坟墓,提供随从官员、仆役以及其他待遇。

2.明初,宗室封爵中亲王名高位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洪武年间,朱元璋授予亲王以兵权。特别是分封在北方沿边的藩王,不仅拥有直属的护卫军,还经常统率大军出征,称为塞王。其中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朱棣即位后,逐步解除藩王兵权,加强对宗室的限制和监视,从而形成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3.明中期,宗室受封人数不断增加,禄米成为明政府的沉重负担。藩王也竞相非法占田,少者几千顷,多者数万顷,减少了明政府的赋税收入,激化了社会矛盾。万历以后,为解决这些矛盾,朝廷被迫开放宗室出仕的禁令,允许镇国将军以下参加科举考试以期宗室自养,而不再寄生食禄,但收效甚微。

宗室女性爵位,俸禄

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姐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俱授金册,年俸二千石,婿为驸马都尉。

亲王女为郡主,年俸八百石

郡王女为县主,孙女为郡君,曾孙女为县君,玄孙女为乡君,婿皆为仪宾。余递减有差。

异姓爵位,俸禄

1.明朝异性爵位分公,侯,伯三档,废子,男两档。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

2.公、侯、伯封号各分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称奉天靖难推诚;其余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称宣力武臣,文臣称守正文臣。年俸以功为差。

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侯:一千五百石至一千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伯:一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折算

1.官员:正一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39421.44元,年收入为473057.28元。

从一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32624.64元,年收入为391495.68元。

正二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27640.32元,年收入为331683.84元。

从二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21749.76元,年收入为260997.12元。

正三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15859.2元,年收入为190310.4元。

至从九品官员月收入大约为2265.6元,年收入为27187.2元。

2.宗室:宗室成员按年俸计。亲王年收入为4531200元(高的离谱啊!)郡王,公主年收入为906240元,镇国将军为453120元,辅国将军,郡主为362496元。至奉国中尉90624元。皇亲国戚,国之蛀虫!

3.异性爵禄:异性爵位俸禄也是按年俸计,公爵年收入2265600元至1132800元。侯爵年收入679680元至453120元,伯爵年收入453120元至317184元

明朝官员俸禄实际水平

看完以上内容,基本会认为,明朝官员的待遇相比唐,宋,雍正之后的清来说,的确不如。但也不至于像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所说的“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可是的确如顾老先生所说,明朝官员所拿到的俸禄往往远不及以上所述。具体细节请诸位往下看。

明代俸禄类别繁多,在各朝有较大的差异,大体分为本色和折色两大类。在具体发放过程中,呈现出十分繁杂的特点,尤其是俸禄的折支是一种严重的变相降俸。明代最常见的折支有米折钞、米折物、米折银等几种形式。下面分述之:

1.米折钞。洪武七年(1374年)设宝钞提举司,第二年印制“大明宝钞”,通行民间。但由于宝钞的发行不设钞本,发行额没有限制,且又易于伪造,致使“大明宝钞”迅速贬值,形同废纸。通货膨胀直接冲击了明代正常的俸禄体系,折钞与减俸无异。官俸折钞始创于明太祖,史载:“洪武时,官俸全给米,问以钱钞兼给,钱一千,钞一贯,抵米一石。”洪武九年二月令:“文武官吏俸、军士月粮,自九月为始,以米、麦、钞兼给之。其中陕西、山西、北平给米十之五。湖广、浙江、河南、山东、江西、福建、两广、四川及苏、松、湖、常等府给米十之七。其余以钱钞准之。储麦多者,则又于米麦兼给。每钱一千,钞一贯,抵米一石;麦减米价十之一”。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定钞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充禄赐”。至洪武二十二年九月,乃命:“庄浪、河州、洮州、泯州、西宁、凉州、宁夏、临洮八卫官吏月俸,每石折钞二贯五百文”。总体而言,明太祖时期,米折钞制仅是局部施行,且折支比例无常。折钞全面施行则是从明成祖统治时期开始的。其定例如:“在京文武官一品、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品、四品米钞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钞,七品、八品八分米,二分钞。每新钞二锭折米一石。该各衙门按月自赴该库关支。”至于折钞的具体数额在各朝略有异:永乐时,每米一石钞十贯;洪熙时,每米一石给钞二十五贯,在洪熙元年颁布的《郊恩诏》之谕令日:“天下诸司文武官吏俸给,每石折支钞二贯五百文,近年米价腾涌,日用不给,除原本色米外,其余俸米每石折钞二十五贯,候年丰粮积,再行定夺。”宣德初年,“米一石用钞五十贯”,宣德八年,每米一石减至十五贯。正统中,每米一石钞十贯;成化时,每米一石钞十贯。据洪熙元年尹松的上书:“四方米贵贱不同,每石四十五贯者有之,六七十贯者有之,官员俸米所折之钞仅能买不及其所折数目之一半。”综观有明一代,米钞兼支例几经变化,愈折愈少,脱离市场行价,以致“卑官日用不赡矣”。

2.米折物:胡椒、苏木、绢布等。永乐初年,决定京官俸给,“春夏折钞,秋冬折苏木、胡椒。五品以上折支十之七,以下则十之四至十之三”。永乐二十三年,令在京文武官员折俸钞俱给胡椒、苏木,胡椒每斤准钞一十六贯,苏木每斤八贯。宣德九年(1434年),进一步提高胡椒、苏木价格,胡椒每斤准钞五十贯。与永乐二十三年相比,均提高了6.25倍。而八年的米钞比例为钞十五贯折米一石,这意味着相当于胡椒每斤折米6.67石,苏木每斤折米3.33石。成化二年,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胡椒、苏木作为一种调味品和染色品,大抵从外国进口;在明朝人眼里,是只有宫廷才能享有的一种奢侈品。将这种奢侈品作为俸禄发放,且朝廷规定的折色比例远远低于市场行价,官员用薪俸所折之胡椒、苏木在市场上只能换回极少的必需品。实际上朝廷是用这种折支的办法掩盖其对官员俸禄的克扣。折绢布始于明宗宣德六年,规定:“以承运库中的生绢折支在京文武官员的俸给,绢每匹折米二石。八年,令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每钞十五贯折米一石,仍以十分为率,七分折绢,三分折布,绢每匹准钞四百贯,布每匹一百贯。”此即所谓的米折绢和米折布;不难看出经过折算后,绢一匹折米26.7石。布一匹折米13.3石。到了成化七年,户部尚书杨鼎请“以甲字库所积之布估给。布一匹当钞二百贯。是时,钞法不行,一贯仅值钱二三文,米一石折钞十贯,而布值仅二三百钱,布一匹折米二十石,则米一石仅值十四五钱”。成化十六年,又令“以三梭布折米,每匹抵三十石,其后粗阔布亦抵三十石”。然而当时,“三梭布一匹,极细者不过值银二两,而米价遇贵则有一石值银一两者。今布一匹折米三十石,轻重已自悬决,后乃至以粗阔棉布值银三四钱者,亦抵米三十石,则是粗布一匹而价银至三十两,自古未有也。牛bb小说阅读网www.bxwx.org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明福将关二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大明福将关二郎
上一章下一章

明朝官员品级,爵位,俸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