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孤家寡人
现在土地问题缓解并在改善,经济比重朝廷占多数,经济上的红利又圈在朝廷手里,国家的经济和物质产出处于鼎盛时期,应对天灾的能力超过任何时期的农耕王朝,老百姓和多数商人的民心站在朝廷这边,政治上、经济上、民心上都不存在阻力,现在最大的阻力是权贵和官僚自己,因为这次官制改革,改的是他们的权力。
因此改革官僚问题,最好是先解决土地问题,不能解决土地问题,也先缓解土地问题带来的社会民生尖锐的矛盾,然后在改官僚,而且是要慢慢改,不要兴师动众。
同时由于农耕王朝经济的一元性(农业经济),导致改革文章只能在农业领域绣花,因此改革最好要经济多元化。
如南宋时期的经济变革,其实是1+0.5,在不动农业的情况下,加大海外出口,从而缓解农业领域无法改革,但必须获得经济增长的弊端。
但南宋的经济弊端也很严重,土地问题和经济资源分配改革力度不足,这就导致南宋外贸垮掉之后,南宋经济迅速萎缩,国力崩溃式的瓦解。
所以王朝末代改革多数以失败告终,很大程度上还是一元经济的结果。如果有工业,就能两条腿走路,改革就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但是,如果工业不掌握在国家手中,就会迅速资本化,造成农业和工业的双重社会矛盾,最后必然是资本主义革命。
桑劲川口中的动摇根基,不是动摇国家的统治根基,而是动摇官僚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中饱私囊以权谋私的根基。
一旦官僚改革,他们将丧失维系自己经济利益网络的控制力,他们当然不想失去这些好处。
“桑大人,现如今的朝廷是给了时间、机会和好处,让官僚配合改官制,如果官僚不配合,那么机会和好处分文没有,朝廷的重拳将无情而至,本王说得出来,自然也做得到,到时候可别怪本王没给机会。”
“郡王的意思本官都知道了,能否容本官与诸位从长计议。”
“可以,时间还有,但本王与陛下的耐心是有限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希望桑大人与楚大人顺天应人,不要逆潮流而动,被时势所唾弃。”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不可复得,历代王朝往往都是快断气的时候才想到改革,几乎很少有王朝会在上坡途中改革弊端,就因为上坡的日子太舒服,盛世繁荣糜烂了统治阶层的心智,造成了错觉和幻想,总以为只要维持现在的体系和政策,就能一直持续眼前的繁荣,其实根本不可能。
社会和国家体系就像一台计算机一样,一个程序下运行时间长了,一定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内存和文件丢失,而垃圾内存就好比是国家体系和政策运行久了,产生了的社会积累矛盾和利益矛盾,文件丢失就像是官僚腐败,法律丧失监管和自我修复能力,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系统崩溃。
因此国家和计算机的系统一样,没隔一段时间都需要维护清理,反映到现实中,就是政权不断根据社会和国情变化,对政权自己和社会进行改革。
不同时期,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发展,思维的发展,永远会出现新的事物和积累性问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新的改革去解决和规范起来。
但是,却很少有王朝在鼎盛时期进行改革,因为改革会有阵痛,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开明之君,有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因此往往头两代皇帝开创江山,后面的皇帝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坐吃老本。
不过也不得不佩服中国的皇帝,基本上开国皇帝和二世之君只要奠定了开国的局面,基本上后来的皇帝只要不是太夸张出阁,都能坐吃老本两三百年,两三百年后国家才会垮,也可见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还是相对稳定和靠谱的。
中原王朝五千年历史,差不多五百多年有战争。欧洲正好相反,两千年的历史,只有五百年相对没有战争,原因就是他们的政治体系有问题。
暂时弹压了桑劲川、楚岳涛,沈云卿仍然需要时间观察官僚和权贵的态度。
户部这边其实没什么权贵在背后支持,因为薛伯充和户部早在二十年前被女帝挑唆的闹掰了,这些年一直游走在沈云卿和大财阀之间,雨露均沾,所以这是目前较为有利的情况。
也是当初对户部采取的一个策略,切断户部与权贵的直接关系,减少日后对户部开刀的阻力。
而吏部那里主要是怀王。工部比较好摆平,因为工部在全国没有太多的放缺和包袱,主要是少数县令、六曹、极个别的州刺史。
而且工部的发展,一直在沈云卿干预下,因此工部官僚体系从三十年前开始,就是披着羊皮养的虎狼,体系虽然是王朝体系,但是模式却比较灵活。
兵部那边主要是薛伯充和各地的司马、一些县尉、六曹,阻力不是很大。
而且这次官制改革兵部的受益面较广,因此兵部阻力不是很大。
刑部一直比较弱小,这次改革刑部是受益者,阻力不会太大。
礼部是顽固派,不完全依靠谁,也不完全脱离谁,游离在各个权贵派系之间打转转,这次官僚改革礼部的变动不大,收益最小,最后肯定要出来挣扎。
至于其他各寺各监各署,在地方上的权重都不大,主要集中在京畿,但是这次官僚各个,各寺都会受益,中枢和地方权重都会扩大,因此各寺基本上都是受益者。
所以沈云卿一早,就将各方派系势力的利益点,精算的清清楚楚,只要不让各派系形成合力,摆平官僚只是时间问题。
下午稍晚,周晟打着探望的名义过来走动,其实还是为的这次官改,还有周婷玉和赵安宁的婚事。
官改这件事上对周晟现在的影响不大,因为周晟只在莱州放缺,莱州放缺的时候,沈云卿就考虑到了今天,因此改来改去都没什么问题。
周晟是担心他日后登基之后,官改会带来什么影响。
说实话,官改的对政权而言只会让政权更健康稳固,对政权本身是有益的。但是这次官改成功后,对皇权将被削弱,这件事沈云卿没有告诉林毅贤,目前更不会告诉周晟、周赋父子。
沈云卿这些年逐渐发现,中原历代王朝崩溃的主要病根,一是农业经济中的土地问题无法良性循环,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永远会积累然后爆发。
因为人口增长是无限的,土地是有限的,而地主的扩张在监管不力之下,就会丧失控制,压迫到农民。
因此在人口大幅增长,而耕地相对有限,本身就会压迫农民,这个时候地主再扩张,就会进一步压迫到农民,如果碰上天灾人祸和官僚腐败,就是四重大山压迫农民。
这个问题在农业经济系和王朝模式下是非良性,不可持续的循环,总有一天是要爆发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皇权带来的特殊政治关系,既皇帝和皇室、贵族的关系,皇帝和内阁的关系,皇帝和官僚的关系,皇帝和法律的关系,皇帝和老百姓的关系。
皇帝需要同时兼顾家长(家长制)、统治者、官僚、司法和群众的角色,无论怎么平衡,都平衡不了,只要农业经济一出问题,以上关系就会出现重大的失衡。
于是带来皇帝会逐步抛弃以上的角色,先抛弃群众的身份,然后抛弃司法的身份,直到开始牺牲官僚,最后只剩下统治者和家长的身份,终极形态就是孤家寡人。
因此皇帝制的良性循环也有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中原王朝皇帝制多数时期总体还算是稳定的。
第三个问题是人治问题,概括的说,是皇帝本身的问题。
如果皇帝本身出了问题,那么这个政权就是有问题的。而明朝之前,君权还有宰相制约。明朝开始,宰相制度被废黜,导致君权丧失制约,因此明朝中后期,一旦皇帝出了问题,国家政权恶化速度比历朝历代都快,甚至连个调整的机会都没有,一路红灯直到殡仪馆。
清王朝也是,虽然清王朝有一个宗族政治牵制,但是宗族很大程度上又成了统治集团的病灶,垮起来比明朝还要夸张,是整个中华民族大集体的全面崩塌,是文明体系的系统性崩溃,惯性力太强,力度太大。
明朝至少还有时间修正,清朝是一点修正的时间都没有,近ICU既送殡仪馆,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沈云卿现在已经不把希望寄托在维持皇权政治良性延续的层面,而是维系周家在这个政权中的地位。
这次官僚改革,最终会影响到皇权,虽然官僚改革让权力架构更合理,皇帝更容易各个击破各个权力派系,但同时会有一个超大政府和强势内阁的出现,分君主的权。
皇帝日后将丧失多数的政治和司法特权,但受到政治和司法的保护,并作为国家象征和内阁仲裁者存在,通过掌控部分经济命脉,参与国家治理和调控。
日后出了问题,垮也是垮的内阁和政府,推翻的也是政府和内阁,而不是推翻皇帝。
皇权的改革将在官僚改革、土地改革完成后酌情推动,周晟身上恐怕无法实现,只能寄希望于周赋或者更下一代人完成,沈云卿最多邦周家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