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年轻的团队
他们不经意间提到了那场灾难,沈威教授说:“我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科技水平和观察能力,要放开的想,放开的说。加伟说的有道理,史前人类也许是由于自身的某种原因而灭绝了。就像900年前,我们这一代人也差点灭绝了一样。”
“教授,这条信息我们回不回?”林姗姗问。
“暂时不回。一、情况没弄清楚,是不是发给地球上的人?我们贸然回复说不定他们接收错了会引起灾难。二、即使是发给地球人的,我们也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情况,无法回复。三、不知道这条信息是什么时候发出的,也许是几万年前,今天回复没有任何意义。先观察观察,看看有没有后续。”沈威教授说。
“好的。”林姗姗说。
沈威教授接着做出三条决定,一是把两面墙的电子信号隔离开来,万一有一面遭受攻击不会影响到另一面,然后重新接收来自“天华一号”的视频信息;二是他要立即去一趟国家天文科学院,把这条来自150亿光年前的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设法由天文科学院牵头组织专家讨论,尽快拿出权威意见;三是在沈威教授离开实验室这段时间,弟子们继续紧盯“天华一号”和来自150亿年前的那条消息,实验室工作临时交由徐加伟负责。
徐加伟是沈威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他年纪虽不到30岁,但学术水平在国内天文界已小有名气。他对沈威教授说:“可是天华小智只听您的指令,万一有请示怎么办?”
“我此去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天华小智还有两项指令没完成,一个是拍摄比邻星近距离行星系图并且算出一系列数据,还有一项飞到三子星中间测算一系列数据。这两项工作没一个月完不成。所以不用担心它来讨指令,哈。”沈威教授笑着说。
“那好,请教授您放心,我保证做好工作。”徐加伟说。
“你们继续讨论,我回来后要听你们讨论结果的汇报。”沈威交代好工作后出去了。
沈威教授走后不久,技术员马彪把两面墙的电子收发系统隔离开了,来自“天华一号”的视频信息恢复出现在墙面上。
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最大的马彪才33岁,最小的林姗姗只有27岁,他们是沈威教授从全国各地经过层层筛选过来的顶尖青年才俊,研究方向就是在外太空寻找能源--不是寻找居住地,那是另外团队的任务。地球能源总有一天要消耗殆尽,自从900年前石油抽空后,人们把可燃冰作为新能源。400年前召开的一次世界科技大会上,中国科学家毅然提出一个课题--“到地球外找能源”,他在会上说:“我们的目光不能老盯在地球上,因为地球之所以成为地球,是因为它是由许多合理的物质组成的,我们消耗完它的合理物质,它必定会报复我们人类。在移民外星球还没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尽快一致行动起来,到地球外找能源。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和有益的探索,我在这里不妨解一下密,我们在火星外的小行星带捕获并且带回了一颗直径100米左右的小行星,通过实验室研究,证实从中提取出的材料可以经受得住在超光速状态下飞行,这种物质地球上找不到。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小行星带里有许多我们需要的材料,小行星带有这么多的物质,我们何不把它开采出来为我所用?这样一举两得,既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又为我们除去了相撞的后患。”各国科学家对中国的这一倡议非常感兴趣,那个傲慢的M国被自己设计制造的全能智能人灭国之后,世界太平了,在这样事关地球生存、人类延续的大问题上,科学家们更是步调一致,积极响应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倡议,认为只要这一成果成为现实,人类再也没必要在地球上开采能源,更没必要搬家,人和自然会极其和谐,宇宙这么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会上很快达成一致,举全球之智,先在火星上创造出一个局部的生存环境,再就近开采小行星。
这样盯着两面墙看着未免有些枯燥,林姗姗说:“我们找点话题说说话吧,你们说,教授这次去国家天文院,专家的研究结果会是怎么样?”
马彪说:“结果无非是两种,联系,不联系……”
林姗姗说:“你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
“其实,教授的话语权很强,联系不联系基本上教授说了算。”马彪说。
林姗姗说:“徐加伟,你最了解教授的心思,你说说看。”
徐加伟笑着说:“教授让我们讨论下一步行动,结果我们讨论起教授的想法来了。”
“教授只叫我们讨论,没说叫我们讨论什么呀,我们讨论教授的想法也是一种讨论,哈哈。”坐在边上闷头喝茶的陈杰说。
“好啊,大家都说讨论教授的想法,那就先讨论这个吧。”徐加伟也想打破沉闷的气氛,驱赶一下实验室的枯燥,说,“我先说,你们也要说的哦。我猜,教授的第一感觉是想联系,理由是,一,你们注意到没有,他刚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很兴奋,后来镇定下来了,这时候他心里其实开始分析了;二,他要我们放开的想,想听听我们的观点,他是想从我们这里得到点启发,我们教授向来很谦虚的,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我们,如果他想放弃联系的话,他就没必要听我们说这么多,他自己也没必要做出暂不联系的三条决定,直接否定掉好了;三,这么焦急的要出去汇报、研究,也就说明他是主张联系的。”
“那他是不是想去找联系的理由?”陈杰说。
“不,他是去寻找不能联系的理由,只有把不能联系的理由都找出来,然后再一一否定掉,剩下的就是联系了。”徐加伟说。
“我同意。教授的风格就是这样的,用反证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观点。尤其是在这么大的问题上,哪怕有一个不能联系的理由否定不了,教授也不会答应联系的。”林姗姗说。
“对呀,当时我说去替代天华小智,教授就是用这样的反证法,否定不了我不能去的一个理由,哪怕我有千万个能去的理由,他也就不同意我去了。”徐加伟叹了口气。
“那,加伟,你的意见呢?联系还是不联系?”林姗姗说。
“联系,不但联系,我还想飞过去呢!”
“啊?!”
“这有什么好吃惊的?”徐加伟说,“我相信这条信息是真的,那艘飞船肯定在那里,人家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
“也许人家的星球到那边不用150亿光年,还有人家的技术比我们快,我们现在成熟的也就只有10倍光速,按照这个速度15亿年后才能到达,且不说15亿年后人家是否还在这个位置等你,你能活得了15亿年吗?”林姗姗说。
“你这观点有极大的局限性,第一,你只站在地球的立场上看问题,在地球上生活,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一旦脱离了地球,在太空中超光速状态下生活,也许人就停止生长发育,这样人的寿命不就延长了?第二,100倍光速的实验不也成功了吗?”徐加伟很乐观的说。
“100倍光速还在实验室中,即使立即得到应用,你到那边单程也需要1.5亿光年,等你回来地球是否存在还不知道,即使存在,人类可能也消亡了,万一新一代的生物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人,也许人家会把你当做天外来客,关在实验室里供未来的新生物当实验用。如果地球没有了,到时候你就成为永远在太空中飘荡的幽灵了。哈哈。”林姗姗调侃说。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哈哈,多谢小美女提醒,不然一念之差就成千古之恨。”徐加伟也调侃说。
陈杰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以我之见,联系一下也无妨,万一对方有更快捷的路径提供给我们呢?人家的技术肯定比我们先进,但去是千万不能去的,很显然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程。”
“要是这条信息只是路过,而不是发给我们的,我们贸然回复岂不是干扰了人家的正常联络。”马彪说。
“马彪,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发的信息让人家搞不清我们的具体方位?”徐加伟说。
“为什么?”
“如果这是一条恶意消息,人家是测试我们的方位,然后来攻击我们,那我们就在劫难逃了。我非常反感一千年以前我们的先人通过旅行者2号携带的东西告诉天外生物地球的方位,这不是好事,这也许会给地球带来灾难。”徐加伟说。
“技术上能做到。”马彪说。
“为什么说这有可能是一条恶意消息,我是这样认为的,既然人家能发文字信息,为什么不同步发视频和音频呢?”徐加伟说。
林姗姗说:“加伟我看你越来越像教授了,把一些看似没必要并且不可能的事情都考虑得这么周全。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点怪怪的,我的意见也是先不急,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确保无误后再发,但最终我还是同意联系,不过这个过程一定要谨慎。”
徐加伟高兴地说:“那我们的意见一致了,大方向是同意联系,但不急。”
“不对。”林姗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