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求王爷迎娶小女
散了朝,姜问之刚欲走。
“太师留步,太后有请。”
“太师这段时间受累了。”太后起身去迎,被姜问之避开了,她便坐回了上座,着宫女上茶。
“陛下仁慈,还臣公道。”
长乐宫内,姜太师坐在下座不卑不亢,任由高座上的太后说着安抚的话,而身侧的贡茶是碰也没碰。
太后眯着眼瞧着他,依旧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三个月的牢狱之灾也无损他的风骨。
姜问之这人看似云淡风轻,却是一身傲骨,可她最厌恶的便是这身傲骨。
只想将它敲弯了打折了。
太后收回目光,护甲搭在手上轻轻拍着发出清脆地声响,她语气温和像是担忧,“听说姜家小姐还在摄政王府上,虽说是未婚夫妻,到底还未成亲,同住一府免引人非议。”
姜问之不在意旁人挖苦挑剔自己,但姜幼胭不同,再则,因为摄政王在护着,旁人也不敢说三道四,太后却是故意提此事。
姜问之的目光已经有些冷了,他垂眸等着太后的下文。
太后掀了眼皮看着他,嘲讽地一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来哀家许久不曾见过姜家小姐,上一次见还是玉雪可爱的团子,竟有近十年不曾见过,人老了就喜欢看些鲜嫩的小姑娘在眼前晃,可惜宫里人丁单,多少有些清冷了。”
闻言姜问之立刻抬起头看向太后,他的目光很冷,带着告诫。
可对上他的冷眼,太后却笑得愈发亲和,可落在姜问之眼中却像淬了毒,“原先还想着小姑娘年龄正好,可与仪昌为后,哪知无缘,如今看着倒是仪昌福薄,到底不及摄政王……”
说完她便吃吃得笑了眼里却嘲讽得紧:姜问之啊姜问之,看不上本宫孤儿寡母,你不愿自己的女儿为后,如今到是眼巴巴地扒着摄政王府,可惜了,到底进过教坊司。
“还望太后注意言辞。”姜问之警告。
“哀家倒是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太后直视着他,状似不解,忽而又问,“不知姜家小姐可愿进宫陪陪哀家这老太婆待上一段时日。”
“太后!”姜问之冷呵。
太后像是被吓着般,抬手抚住自己心口,而后才悠悠道,“姜太师怕什么,哀家还能欺负小姑娘不成。”
“太后喜欢热闹,如今正是赏菊吃蟹的时候,办个花宴正好将适龄的官家公子小姐聚起来。”姜问之拱手,先陪了礼,“小女近日风寒,不宜冲撞太后凤体。”
“微臣还有公务在身,先行告退了。”姜问之又是一礼而后便向外走去。
太后笑着瞧着,也不拦着他,只是忽然开口,“姜问之,你将女儿护得可真紧。”
姜问之身形顿了一下,依旧往外走去。
太后笑着看着人没了影,才一挥手把茶杯狠狠向地上砸去。
“可真是好得很。”
长乐宫的侍女太监顿时跪了一地,鸦雀无声。
姜问之面上带着霜,他知道自己留不了胭儿了,原先还想在弥留之际放在身边多看着些。
树欲静而风不止。
教坊司的事倒底是心头痛,是他害了胭儿。
能护着胭儿的也只有——摄政王了。
姜问之让马车转去了摄政王府。
“王爷,姜太师求见。”
“哦?快请进来。”宇文崎当即放下公务,起身去迎,“老师为何来得这般突然?”
“臣不请自来,想求王爷一件事。”姜问之姿态放得很低。
宇文崎惊讶了一下,不过转瞬便又猜到了原因,今日散朝后太后请太师前去叙旧。
不知那个疯女人又做了什么。
“臣求王爷迎娶小女。”
出乎宇文崎预料之外的请求,让他微怔,不过转念倒也不难猜测,“可是太后说了什么?”
“是本王顾虑不周,当时是权宜之策无意坏了姜小姐名声。理应尽快迎娶姜小姐。”
“多谢王爷,”姜问之又是一礼,这次躬身的弧度远比方才更深,“还望王爷护胭儿无恙。”他看着宇文崎,目光恳求,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疼惜。
见状,宇文崎亦是严肃,语气诚恳,“本王自然会护她无恙。”
送走了姜问之后,宇文崎便唤管家着手准备聘礼,自己则备车去宗人府挑选吉利的日子。
——
姜问之回府后便立刻召了姜暮笙,彼时姜暮笙正指点着姜幼胭练字。
姜问之示意他坐好,神态严肃,在他疑惑的目光中才开口,“阿蛮,不日,摄政王便会来府上下聘。”
“父亲为何!”又急又气,姜暮笙忍不住咳嗽起来。
“阿蛮。”姜问之唤了他一声,姜暮笙身形一顿,小声地咳着。
“胭儿在摄政王府上住了三月有余,即便是未婚夫妇,也于理不合。”
“父亲,你知道的那只是儿时玩笑。”
“如今俨然人尽皆知。”不待姜暮笙反驳,他又开口,“只有摄政王能护着胭儿。”
闻言,姜暮笙紧了紧掌心,不再说话。
“阿蛮,胭儿的婚事,也是你母亲希望的。”
姜暮笙微怔,“母亲?”他记忆中的母亲很模糊,一堵墙隔绝了他对母亲地孺慕和依恋,只有胭胭出世时,他才瞧见那个女人慈爱的目光,她看着胭胭,恍若珍宝。
他抿了您唇,长眸微敛。
姜问之颔首,看着他垂眸的模样,无声地叹了口气,但他知道,阿蛮是愿意听更多关于她的事的。
即便她不爱这个孩子。
姜暮笙的确想听更多的关于她的事,他见过她的次数寥寥无几,因为她恨他,即便如此,姜暮笙对母亲更多的却是怜惜。
姜问之目光陷入追忆,“摄政王的母亲是你母亲的手帕交,她们的性情不同,你母亲外柔内刚,虽然体质羸弱,性子确坚韧。
而摄政王的生母,则与之相反,她行事如风,为人更是风风火火,内里却柔软脆弱。”
阿崎的生母,姜暮笙抿了抿唇,他在母亲画匣里见过她的画像,一身戎装,风华绝代,眉眼飞扬,和后来的沧桑枯败截然不同。阿崎的眉眼很像她。
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姜问之凤眸渐垂,神情若悲,“她们年龄相仿,性格互补,也互相欣赏,彼此扶持。
你母亲还怀着胭儿时,便为她和阿崎指腹为婚。”
姜暮笙手指蜷了蜷,他重复了那句,“指腹为婚。”
“是。”姜问之从回忆中走出,他看些低眉的姜暮笙,缓缓道,“至于胭儿幼时抢了阿崎的玉佩,也是缘分天定。”
“阿蛮,胭儿与阿崎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