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 后梁朱温(上)

终结者 后梁朱温(上)

朱全忠(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相较于“朱全忠”,我们可能更为熟悉“朱温”这个名字。不过,朱温就是朱全忠,朱全忠也就是朱温。朱全忠这三个字,是唐僖宗所赐。

早年参与黄巢起义,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后人称其为后梁太祖,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但因后梁连年战事,民不聊生。朱温生性残暴,杀人如草芥,其夫人张氏在世时尚能劝止,死后却大肆**,甚至**,连儿媳都得入宫侍寝。乾化二年(912年),被第三子朱友珪刺杀,享年61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葬于宣陵

总结朱温一生,在治理国家方面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这应该肯定。但朱温的滥杀无辜,荒淫无耻也是历史上极为突出的,为历代人所不齿。称帝后,对外作战时,朱温也实施了一套安邦定国的措施,以期江山永固。他转变了只重军事的做法,认识到民众和土地对稳固政权的重要性。因此,他尽最大努力去恢复生产,奖励农耕,采取了一些与民休息的宽容政策,中原的经济得到一些恢复。同时,为保证地方行政的顺利,朱温又下令给各地将领,不论其军阶多高,部队多少,在行政事务方面一律居地方官之下,听从地方官吏管束、安排。

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地方治安的稳定,使军队的作用发挥在保民上,而不是割据一地扰民乱国。朱温又吸取唐末地方将领无法节制终成大祸的教训,对手下大将严加防范,一旦有骄横的人出现,立即除掉,或杀或囚,以绝后患。但朱温却没有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多疑和嗜杀的品性,相反,嗜杀自始至终还表现为滥杀无辜。朱温对部下、战俘、士人均滥杀成性。战争时期为整肃军纪,利于调遣,从严治军是应该的,但朱温却严得残酷,杀得残忍。五代时期的法律严酷得令人发指,在中国法制史上五代就是以法律严酷而出名的。为保证战斗力,对待士兵极为严厉,每次作战时,如果将领战死疆场,所属士兵也必须与将领与阵地共存亡,如果生还就全部杀掉,名为“跋队斩”。

所以,将官一死,兵士也就纷纷逃亡,不敢归队。朱温又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如果思念家乡逃走,或者战役结束后私自逃命,一旦被关津渡口抓获送回,必死无疑。无独有偶,现代史上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也是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以这种野蛮的方式提高战斗力。只不过吴佩孚的“效率”更高,让督战队手持大刀到前线执行任务,一遇退缩者,就地砍头。吴佩孚就这样在军阀混战中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败在了勇猛无敌的叶挺手下,虽然枪毙许多连营长也无济于事。

毛**曾经评价他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唐僖宗赐名之时,正为黄巢之乱而头痛不已。被迫逃出长安而“出幸”成都的唐僖宗,猛听得黄巢手下大将朱温降唐,喜不自禁,一高兴就钦赐了这个名字。

僖宗赐名,意在加冕朱温为朝廷效力,但僖宗当时太过兴奋,没来得及周全考虑。所谓“全”者,“人王”也;所谓“忠”者,“中心”也。既是人中之王,又位居中心,那朱温将居于何位?僖宗一语成谶,唐朝三百年基业,终断送于该人之手。

朱温之人,性素反复。起初,因为“娶妻当得阴丽华”而投奔黄巢。黄巢待他不薄,从一员无名小兵到同州刺史仅用了五年时间。同州刺史没做多久,又弃黄巢而降了李唐。唐朝对朱温更是厚爱有加,投降不到半年时间,就已被封为汴州刺史,兼宣武军节度使。此后,朱温尽管一升再升,但最终还是篡夺了唐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宋朝不演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朝不演义
上一章下一章

终结者 后梁朱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