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之初,性本善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之初,性本善

“你好,我叫汪寒。是共产党独立大队的。我想在村里建一个学堂,让无所事事的孩子们能够读书识字,以后有所作为。

听说你以前是大学生,所以想请你帮忙教授他们。”

汪寒轻声的说道,并将自己的来意说明。

“不好意思,我们家里情况有些特殊。父亲以前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还受到了身体上的折磨。现在我只想在家好好照顾父亲,其他的事情恐难办到。”

苏紫淡然的回答道。

“听说你以前也是参加过爱国游行运动的进步学生。

现在国难当头,我们每个人都要放下自己的私心,为国家和民族做些什么。难道你就这样消磨时光,将美好的青春浪费啊?”

汪寒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西陵下宿命的伫望,且醉作一砚梅香淡墨,一半凝魄,一半氲散。

画船听雨,深巷杏花,那种遥远的记忆,三分入画,只一回首,便成烟云过眼,随流年辗转而去,却无能为力。存于心,镌于忆。

过去已经过去,回忆只能追忆。

汪先生还是请回吧。”

苏紫温文尔雅的柔声说道。

“哎,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做打扰啦。

不过刚才我在院外听到一首江南小调,非常的好听。歌声如你的人一样,温婉如玉,再下不才,不敢在苏先生这里卖弄学识,也不敢在夜莺黄鹂鸟的歌声前献丑。

但是我也有一首江南的民歌,想唱一下,请你这个江南传统的文人世家指导品鉴一下可否?”

汪寒见苏紫聪慧睿智,加上父亲的变故,一时不好说动,只好用另外一个办法来迂回。

苏紫喜欢唱歌,喜欢江南小调。那么后世而来的汪寒也算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歌曲,所以提出以歌会友,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哦,想不到汪寒先生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只会排兵布阵打战,竟然也知道江南民歌小调?小女不才,也想请教听闻一下。”

女孩一听汪寒不再纠缠请老师的目的,而是说自己会唱江南民歌,不由有些诧异同时也有些好奇。

一个大男人,会唱江南民歌?那就听听试试呗。

“好。那我就献丑啦。”

汪寒匀匀嗓子,开始了表演。

这是一首扬州民歌,《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这首《茉莉花》民歌,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而且汪寒柔中带刚的唱法更加突出了这首民歌的特点。

果然这首《茉莉花》一下子打动了苏紫,听到这首曲调悠扬从未听过的江南小调,苏紫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突然之间有了一种神圣的光芒。

甚至连原本闭着眼睛的苏清扬听到这首歌曲之后,两行清泪滑眶而出。

这首歌曲让他想起来了以前的妻子,想起了和爱人在一起的时光。

苏清扬嘴里呢喃着说道;“去吧,孩子。我的明天已经过去,你的明天才刚刚开始。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看见好久都不曾经说话和情绪压抑的父亲,竟然流下了热泪。苏紫一下子扑在苏清扬的身上,放声的哭泣。

为了父亲的病情,主要是父亲的情绪,苏紫照顾了好久。如今父亲终于又开口说话了,父亲终于想开了。这怎不令人热泪盈眶呢!

汪寒就这样站在两人身边,不动如山。不说话,也不去打扰。

他知道这个女孩心里的苦楚,也知道苏清扬有着中国文人的气节。

现在让他们释然,放松放开心结。

不知过了多久,汪寒耳边传来了苏紫如黄鹂一般清澈的声音。“好吧,我答应你。我该怎么做?”

汪寒心里大喜,但还是故作淡然的说道;“知识就是力量,孩子们就是我们的未来,就是国家的希望。

我们不能让小鬼子在我们的国家横行霸道,暴虐,杀戮。我们要反抗,要斗争,要战斗,要用我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我们的家园。并将小鬼子们赶出中国!

平时教授孩子们读书识字。以后有可能的话,你有一身好医术,希望你加入我们。”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我先教授孩子们吧。”

苏紫说道。

“行。一言为定!”

第二天,汪寒亲自来迎接苏紫。此时苏紫戴上了一个口罩,将脸上的伤疤挡住。然后随汪寒一起来到了村里的祠堂。

这个祠堂昨天汪寒叫人来打扫清理过。并制作了几张桌椅板凳,还有一个木板做成的黑板用来写字。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等。

而在老村长的通知下,村里各家各户的孩子们也兴高采烈的来到了祠堂里面,叽叽喳喳的坐在小板凳上,迎接这他们的老师。

对于农村的孩童们来说,读书识字他们并不知道就是读书学习文化,但是孩童们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是好奇和喜欢。

可能他们以为读书学习是件很好玩的事,但是上了两天以后就知道读书其实很受束缚,远没有在野地里玩耍自由自在。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从此高老庄的祠堂里,就想起来了孩童们稚嫩的读书朗读声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抗战之独立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抗战之独立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之初,性本善

%